袞服的歷代織法
  • 20年2月14日 02:33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袞服的歷代織法,袞服是動時穿用的禮服。中國傳統的袞衣主體分上衣與下裳兩部分,衣裳以龍、日、月、星辰、山、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紋為飾,另有蔽膝、革帶、大帶、綬等配飾。那麼袞服的歷代織法是什麼呢?

關於袞服的歷代織法,有研究者認為,緙絲“通經斷緯”的技法,起源於漢魏。

1959年,考古學家在新疆巴楚西南脫庫孜來古城遺址中,曾發現過一塊用“通經斷緯”技法織成的紅地寶相花緙毛殘片,按時間推斷,和1906年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在新疆古樓蘭發現的一片具有“通經斷緯”技法和希臘風格的毛織人像不相上下,均為漢代中朝。1973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又在吐魯番阿斯塔那一帶,發現一套緙絲織成的絛帶,經推斷為盛唐時期的產物。

至宋代,緙絲在中華內陸盛行開來,今天我們還可以從《紫鸞鵲譜》、《紫湯荷花》、《紅花樹》等著述的封面或卷首中,找到以緙絲為裝裱的實物,而關於緙絲在宋代盛行的文字證據,也同樣可以找到。在莊綽所著的《雞肋篇》中曾有這樣的記載:“定州織刻(緙)絲,不用大機,以熟色絲經於木杼上,隨所欲作花草禽獸狀。以小梭織緯時,先留其處,方以染色線綴於經緯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連,承空視之,如雕鏤之象,故名刻絲。如婦人一衣,終歲可就。雖作百花,使不相類亦可,蓋緯線非通梭所作也。”莊綽為宋代人,可見緙絲“通經斷緯”的技法,已為他的同代織匠所用。

明代初期,禁用緙絲做服,以示節儉。至宣德年間,隨著節儉之風被享樂腐化所代替,緙絲才重新發展盛行起來。朝廷設內織染局,專以緙絲“通經斷緯”的技法製造袞服。由於袞服的製造工藝複雜,造價昂貴,即使最熟練的織匠,每天最多也只能織一寸二分,織完一件袞服,大約需要10年時間。定陵出土萬曆皇帝的這件十二章福壽如意緙絲袞服,應算是目前我國所見到的唯一的緙絲袞服珍品。到1983年,定陵博物館委託南京雲錦研究所研究複製一件,該所積三十多年的經驗,花費了整整5年時間,終於織造完成,填補了明代龍袍織造技術失傳三百餘年的空白。

這件袍料的全名為“孔雀羽、織金妝花、柿蒂過肩龍、直袖、膝欄、四合如意雲紋紗、袍面料”。為恢復龍袍的本來面目,必須對原物進行“追色分析”和“經緯分析”。具有30年織錦經驗的南京雲錦所老藝師王道惠,在色如灰土的龍袍前夜以繼日地描摹48天,才完成了龍袍的摹稿,錄下精確的數據。一件龍袍重900克,而挑結的花本即重幾十公斤,用線121370 根,首尾長達五十多丈。孔雀羽更要經過精心挑選、劈絲、搓接成線,與彩色絲線盤織成雲龍圖案,再與真金線交織在一起,別有一種高貴華麗的裝飾效果。難怪有關專家認為,這件明代皇帝龍袍的複製品在選料、織紋、色彩、圖案和織造技藝都與歷史真品相同,堪稱“傳世稀珍”,並在1984年第四屆全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評審會上獲得殊榮——金盃獎。

以上就是關於“袞服的歷代織法”的相關介紹,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