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窯瓷器鑒定——器形與釉色的特徵(1張圖片)
  • 21年12月15日 18:24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哥窯瓷器鑒定——器形與釉色的特徵

哥窯,不是地名的代稱。宋代,在浙江龍泉縣有兄弟二人,在此燒製瓷器都取得了成功。長兄在琉田燒的瓷器稱為哥窯,小弟在龍泉燒的瓷器稱為弟窯,也稱章窯。二窯皆民窯之巨擘,足與官窯相抗,被列為我國五大名窯之一,進貢宮廷使用的名瓷。

近年來,浙江考古界對龍泉地區哥窯瓷產地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但所發現的瓷器,與傳世的哥窯瓷相比,有較大的差別,哥窯窯址在哪裡?還待今後考古發現。

哥窯之器,釉色以青為主,亦有米白、蛋白、粉青、灰、灰綠、奶酪黃等。哥瓷釉比較厚,最厚處與胎的厚度相等,這是區別其他青釉瓷的依據。哥瓷的另一特徵是以開片紋而著稱。多數開片呈網紋冰裂狀,少數有裂成很細的小塊,即所謂「百圾碎」。一般有兩種裂紋,即紫黑色裂紋包圍著金黃色細絲紋,即「金絲線」、「鱔血」。有些器物上的細紋是無色的;有的只有一種紫黑色的裂紋。哥瓷的第三個特徵是「紫口鐵足」,口緣釉薄露胎,胎呈黃褐色,其足部不掛釉,呈鐵黑色。弟窯的瓷器胎薄如紙,光潤如玉,青色無斷紋,與哥窯有明顯區別,雖是哥弟不能混為一談。

哥瓷品種較少,多為小件,如小洗、小水丞、小筆架、暖硯、瓷枕、貫耳瓶、朝天耳三足爐等為常見器皿,造型敦厚古樸。由於傳世少,歷代視為珍品,後人為了滿足收藏者的需要,歷代都有仿品出現。元末明初和清乾隆時仿製的哥瓷比較好。如明仿宋哥窯雙耳爐,大小與宋哥窯相似,釉色青灰,釉面開片紋與真品極為相似。

由於仿造時間早、仿得逼真,幾百年來一直作為宋代真品收藏在清代文獻之中,直到1958年經孫瀛洲等鑒定專家甄別為明代仿哥窯器。

如何鑒定哥瓷真偽,除上述哥瓷的幾個特徵外,還要從造型上去分析。真品器形各部線條圓滑優美,有自然古樸之感,體胎較厚重,釉色溫潤如玉,面釉層較厚,仿品與此相反。清末至民國以哥瓷釉為地子,繪粉彩、五彩、青花的瓶、碗、碟、盤、文具等,工藝粗糙,繪畫呆板,多數為景德鎮產品。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