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著名的瓷器是什麼(共11張圖片)
  • 22年11月12日 00:1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唐朝是瓷器製作的蛻變時期,在這個時期,我國的瓷器水平有了質的飛躍,不僅更加精美,也標誌著中國瓷器時代的真正到來。在過去,中國的陶瓷是不分的,到來唐朝之後,陶與瓷才真正的區分開來,漢代時期雖然也有瓷器一說,但因為當時的燒製溫度不高,瓷器非常脆弱,只能算是原瓷,只有到了唐代之後,瓷器的各個方面才發展成熟,最終進入瓷器時代。

唐朝最著名的瓷器是什麼

唐朝最著名的瓷器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唐三彩,它雖然是陪葬品,但色澤鮮艷,而且以黃色、綠色、青色為主釉色,因而被稱為是唐三彩。唐三彩在當當今時代的價格極高,有的甚至有市無價,這樣的寶貝在最開始時並不受國人的喜愛。我們都知道,中國人比較迷信,對於一些逝者用的東西都比較忌諱。

而唐三彩正因為是逝者的陪葬品,因而最初眾人得到唐三彩的時候都會覺得晦氣,有的甚至會直接砸碎。也因此,中國的唐三彩大量消失,到現在能夠看到的極少。

唐三彩的分佈區域主要在長安和洛陽,在長安被稱為是西窯,洛陽則被稱為是東窯。因為唐朝時期盛行厚葬,無論是貴族還是百姓都是這樣,因此,即使再貧瘠的家庭,也會陪葬一兩件唐三彩作為陪葬品。再加上當時的人們都認為人死之後,回到另一個世界,為了讓逝者在另一個世界過的舒服、過的富裕,很多家屬都會給逝者陪葬人物、動物、碗盤、傢俱、房屋以及其他用品等,以期讓逝者在另一個世界過的更好。

唐三彩的造型中以馬俑為多,造型也是多種多樣,揚足飛奔、徘徊佇立、引頸嘶鳴等,各不相同,但都栩栩如生,讓人看了讚歎不已。

至於人物造型,多以婦人、胡俑、文官、武將以及天王等為主,這些人物等級和社會地位不同,因而刻畫的性格、色彩也是不同的,婦人一般都是面圓,色艷,梳著各種髮髻,穿著非常艷麗的衣服,文官看起來彬彬有禮,武官則威武霸氣,胡俑高、深目,天王怒視,氣勢威嚴,是我國古代雕塑的典範,也是瓷器中的經典。

唐三彩值多少錢呢?

1989年,唐三彩在英國以495.5萬英鎊的價格成交;2013年在香港佳士得拍賣會,唐三彩以1298.9萬港元價格成交,2014年,另一件唐三彩以2029.9萬港元成交。

從這三條拍賣記錄可以看出,唐三彩的市場價格極高,且每年都在不斷增長。如今,唐三彩已經成為國際上有名的藝術品,它也被稱為是東方藝術瑰寶,深受國際友人的喜愛。

唐朝精品瓷器賞析:

1:唐彩繪陶駱駝及騎駝俑,尺寸:高60厘米,估價:HKD 5,000,000 ~ 8,000,000,成交價: HKD 6,100,000 ,成交時間:2017.11.29,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7年秋季拍賣會。

騎駝俑為一漢人,頭戴帕頭,著寬袖長袍,腳蹬高靴,側身而坐。駱駝立於陶踏板上,胎呈白色,色調以赭、黃為主,其仰天昂首,雙目圓睜,張口露齒,舌抵上顎作嘶鳴狀,頭頂、頸背及兩腿上部飾有鬃毛。

唐代騎駝俑大量的出現在這個時期,其燒製數量之多,質量之精,代表了唐代寫實雕塑藝術的高峰。相較於其它以描繪粟特人或突厥人一類的胡人俑而言,這件漢人騎馱俑著實少見。

2:唐三彩馬,尺寸:高30厘米,估價:HKD 3,600,000 ~ 7,200,000,成交價: HKD 5,760,000 ,成交時間:2018.01.17,拍賣公司:香港榮盛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7年秋季拍賣會。

3:唐三彩立馬,尺寸:通高65厘米,估價:HKD 1,000,000 ~ 1,500,000,成交價: HKD 1,610,000 ,成交時間:2012.11.24,拍賣公司:香港大唐國際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2年秋季首屆藝術品拍賣會。

昂首前視,四肢踏在無釉拱起的四方踏板上。身軀肥碩雄健,骨肉堅實,披鬃縛尾,四肢剛勁挺立。以白釉為基調,配合黃綠粉彩,裝束打扮華美,氣質非同一般。馬背繡有白色牡丹朵花的障泥上,置有一繡有粉色寶相朵花的鞍韉。胸前股後絡以鞅和秋等革帶,系有小鈴。頭上轡飾俱全,口內銜勒,嘴角帶有角形鑣。籠頭上的裝飾與鞅秋同。頸上插有小旗。

4:唐三彩印珍珠地簪花綬帶紋海棠式蓋盒,尺寸:寬9.8厘米,估價:HKD 200,000 ~ 300,000,成交價: HKD 1,000,000 ,成交時間:2016.11.30,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6年秋季拍賣會。

 

5:唐-五代·定窯四系穿帶壺,尺寸:高16厘米,估價:RMB 500,000 ~ 800,000,成交價: RMB 862,500 ,成交時間:2017.12.23,拍賣公司: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7年秋季拍賣會。

定窯素以精美的白瓷著稱於世,自晚唐至宋代,白釉一直是其最主要的品種。由於瓷質精良,釉色潔淨,紋飾秀美,一度被選為宮廷用瓷。
穿帶壺外翻唇口,直頸、折肩、長圓形扁腹,肩、下腹各安放穿帶孔兩個,大圈足。通體施白釉,胎體細白,釉層勻淨。此器製作規整,形制渾厚穩重,胎體潔白細潤,是定窯白瓷精品。
穿帶壺又稱穿帶瓶、背壺、背水壺、攜壺等,因瓶兩側有穿帶繩索的環耳、溝槽而得名。
瓷質穿帶壺為仿唐代波斯金銀器製品,唐宋時期多個窯口燒製,如北方的定窯邢窯、唐三彩,南方的越窯等,為世家貴族的高等級用瓷。

6:唐(618-907)鞏縣窯綠釉絞胎鑲嵌如意形「杜家花枕」,尺寸:長24厘米;寬16厘米;高11厘米,估價:HKD 20,000 ~ 50,000,成交價: HKD 849,600 ,成交時間:2016.11.29,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中國嘉德香港2016年秋季拍賣會。

瓷枕如意雲頭形,造型周正圓潤,枕面前低後高,中間微凹,背部中央靠上有通氣孔。通體滿施綠釉,底部可見小支釘痕。釉層見細密開片,釉面柔和光亮。米白色細陶胎,粉質感。此枕的裝飾風格獨具,採用絞胎、鑲嵌、刻劃的工藝,繁複異常,費時費工,且成品率低。

枕面的主題紋飾以絞胎貼片方式完成,中間一朵五瓣團花,下方左右兩側各一朵蘑菇狀花紋,上方左右兩側各一圓形。空隙處密佈三角形、拱形、圓圈等各式幾何圖形排列組合而成的圖案,都是通過戳印、填嵌異色化妝土的工藝實現的。枕牆一周密佈的放射性小太陽花,亦如此。底部滿飾短促的篦劃紋,不同方向,相交相背,中間刻劃「杜家花枕」。

這類瓷枕在當時還有個專門的名字「花枕」,如本品及上海博物館藏品底刻「杜家花枕」(參見《中國陶瓷全集·5·隋唐》,頁199,圖215)。也由此可知,雖然製作難度極高,仍有多家作坊在競爭生產,釉色有黃、綠兩種。此類花枕的年代以前定為唐代,理由大致為枕面的絞胎圖案和唐代鞏縣窯絞胎枕十分接近。但是隨著更多資料及實物的出現,也有認為是此類枕的年代上限應為晚唐,下限可延至北宋早期,巔峰時期為五代,或為一說。

絞胎製器難度大,存世少,如此件又結合鑲嵌工藝,更是稀罕。胎釉上乘,品相完整,藝術效果奇特,具視覺衝擊感,雖為唐宋製器,但裝飾效果頗具現代感,表現力豐富至極,代表著唐宋人審美的極高標準。

7:唐白釉褐彩鞍韉紋皮囊壺,尺寸:,估價:HKD 150,000 ~ 200,000,成交價: HKD 850,000 ,成交時間:2014.10.09,拍賣公司:邦瀚斯拍賣行,拍賣專場:香港十月專場拍賣會。

壺提包式,上窄下寬,形似袋囊。頂端一側為短直小流,中間有一曲柄,另一側飾一曲尾。壺兩側飾仿皮鞍韉紋,壺身轉折處飾以貼花飾仿皮囊之縫合線紋,壺流下方貼花飾花朵紋。此壺通體施白釉,釉色白中微泛青,釉面光潤。整壺造型優美,裝飾華麗,工藝精湛,相當忠實的仿皮革狀裝飾,猶如皮革製品。
邢窯的中心窯場位於今河北省內丘縣、臨城縣,因這一地域在唐代隸屬邢州管轄,故名。始燒於隋代,唐代為繁榮期。盛產白瓷,胎質細膩,釉色潔白。唐代陸羽撰《茶經》中有邢瓷「類銀」、「類雪」的記載。唐代邢窯白瓷曾一度被朝廷納為貢品。
皮囊壺,其器形是仿自北方遊牧民族的皮囊容器而得名。由於多發現於契丹人的墓葬或窖藏之中,因此被認為是遼代最為典型的造型之一。

8:唐三彩牛,尺寸:高14厘米;長20厘米,估價:HKD 600,000 ~ 900,000,成交價: HKD 690,000 ,成交時間:2012.11.24,拍賣公司:香港大唐國際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2年秋季首屆藝術品拍賣會。

昂首,張目,注視前方,雙角橫伸,頸部粗短,長尾下垂,肢體健碩,佇立於地。全身施加棕紅色彩,頭部施泛黃的白彩,身體裝飾白綠相間的彩色斑塊。形態樸實,憨厚生動。

9:唐越窯秘色瓷碗,尺寸:高6.2厘米;直徑17厘米,估價:RMB 600,000 ~ 800,000,成交價: RMB 747,500 ,成交時間:2019.07.06,拍賣公司: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9年春季拍賣會。

碗廣口,斜腹壁微內收,玉璧底。通體滿施青釉,釉薄均勻,半透明狀。足部露胎,有支燒痕跡,胎壁輕薄,胎質細膩緻密,呈灰色。玉璧底碗盛行於唐代中晚期,越窯、邢窯、定窯等均有燒造,且樣式基本相同,事實上它就是《茶經》述及的專用於飲茶的甌。陸羽《茶經》中云:「甌,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已下。秘色釉為晚唐以來較為高檔的青釉品種,故而秘色瓷常為全素裝飾以彰顯釉質精純。玉璧底亦為晚唐越窯常見制式,時代特徵明顯,易為斷代。
「秘色」一詞最早出自晚唐詩人 陸龜蒙詩篇《秘色越器》。周輝《清波雜誌》云:「越上秘色器,錢氏有國日,供奉之物,不得臣下用,故曰秘色」。過去一直把胎釉俱佳、釉色青翠的越窯稱為秘色。1987年陝西扶風縣法門寺塔唐代地宮,發掘出13件越窯青瓷器,其中亦有玉璧底碗,碗內外以金銀品脫為飾。在物帳上這批瓷器記載為「瓷秘色」,從而揭開了秘色瓷的神秘面紗。2016年慈溪上林湖後司岙窯址成功發掘出土了大量的與法門寺地宮秘色瓷相同的越窯瓷片、殘器,從而明確了秘色瓷的燒造地點。
同類器可參閱內蒙古赤峰耶律羽之墓出土越窯青瓷碗,耶律羽之為遼朝宗室,大臣,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堂兄弟。

賞析搜索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