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宋代文人飲茶成風,造型優美典雅的建盞就是宋代瓷器的典型代表,建盞也體現了宋代人的審美。那麼宋代建盞如何 鑒別呢?
建盞是中國宋代的八大名瓷之一,是宋代皇室的御用茶具,因為產地在宋建寧府甌寧縣,所以稱之為是建盞。建盞產自於建窯,建窯是我國著名的窯,從建窯出產的瓷器極負盛名。在宋朝,人們十分喜歡斗茶,而建盞作為斗茶的極佳茶具,深受人們的歡迎。根據文獻資料,在當時有很多詩句來描述建盞,如「兔毫紫甌新」、「忽驚午盞免毫斑」、「建安瓷碗鷓鴣斑」、「松風鳴雷兔毫霜」、「鷓鴣碗麵雲縈字,兔毫甌心雪作泓」、「鷓鴣斑中吸春露」等等。
1、建盞造型。宋代建盞可以分為敞口、撇口、斂口和束口四個大類,每一個大類又可以分為大、中、小型,其中比較常見的是斂口以及撇口的。宋代建盞的造型大多是口大足小,在距離口沿的一厘米的地方有一道向內凸起的圓稜,在外壁靠近足的三分之一的地方是沒有施釉的,而口沿上面的釉絕大多數都是沈黃褐色的,並且釉水是上面施得薄而下面施得厚的。
建盞雖然有大、中、小一共三種形狀,但是比較常見的是中型,其次是小型,大型的建盞非常難得一見,因此一旦發現就顯得彌足珍貴了。
建盞的器型類別上主要是四大類:敞口、撇口、斂口、束口,每類還有大、中、小之分,其中中小器型居多。
建盞的造型整體給人的感覺是古樸的、敦厚的,它的線條設計得非常流暢、自然、大方,然後賞心悅目。
2、建盞胎體。製作宋代建盞的胎土是選擇富含有鐵質的瓷土,盞壁大約厚為0.2至0.8厘米,將建盞拿在手裡會明顯地感覺到非常沉。
在宋代,建盞的加工與現代相比比較落後,所以在胎土中時常會看到一些沒有能夠完全被粉碎的比較大的顆粒,顯得有一點粗糙。
宋代瓷器建盞的胎色是紫褐色的,又粗又堅硬,並且還可以看到修胎時所遺留下來的稜角的痕跡。
3、釉。宋代建盞有獨特的掛釉現象,用手摸口沿的時候會感覺到有毛糙並且扎手的感覺,並且還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表面上有一些坑坑窪窪的痕跡。
4.建盞重量
建盞重量和厚薄適中,而仿品的建盞笨重,不清秀。建盞器型以中小器型居多,由於建盞燒製工藝的難度,胎體越大的盞型越難燒製成功,胎土的結構在燒製過程中容易變形、開裂,所以燒成大尺寸的是非常難的,完美的大型建盞是很珍貴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