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顏色釉瓷器
  • 21年4月22日 07:4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中國古代顏色釉瓷器在明清之前瓷器的釉色比較單一,主要是青瓷、白瓷等單色釉瓷器為主,釉色與紋飾是中國古代陶瓷領先世界的主要特點,尤其到了清代瓷器顏色和瓷器品種達到頂峰出現了五彩瓷器、粉彩瓷器等顏色。那麼中國古代顏色釉瓷器有哪些,經歷了哪些顏色的變化和傳承發展呢?

  釉色是陶瓷的外衣。古人的聰明才智讓白作為起點,黑作為終點,五色雜陳其中。這一手段讓陶瓷一天天地漂亮起來,也讓陶瓷更加實用。換一種角度解釋陶瓷的成因,並充分展示瓷之色帶給人們感觀上的神奇變化。

  白釉

明永樂 甜白釉僧帽壺明永樂 甜白釉僧帽壺
  大約在北齊,古人才燒出相對意義的白瓷。唐代邢窯白瓷撐起了半壁江山;五代到北宋白瓷以邢窯、定窯為代表;憑借景德鎮潔白如雪的高嶺土,元代的樞府釉、明永樂的甜白釉,均領一時之風騷。17、18世紀,福建德化白瓷異軍突起,大量出口歐洲各國,「中國白」之名對西方產生過巨大影響。

  黑釉

 

唐代 黑釉貼花執壺唐代 黑釉貼花執壺
  黑瓷早在東漢就已出現。東晉的德清黑釉率先舉起一面大旗,至唐代黑釉燒造已不再有技術障礙。宋之黑釉首推建盞,其原因在於宋代飲茶習俗的改良。在大環境影響下,遼金元的漁獵文化中也見黑釉。康熙一朝,景德鎮燒造出著名的黑釉——烏金釉。以質量論,烏金釉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青釉

南宋 龍泉窯蓮瓣碗南宋 龍泉窯蓮瓣碗
  寬泛地說,商代已出現原始青瓷。唐代越窯青瓷被茶聖陸羽譽為如冰似玉,並最終成就了傳奇的秘色瓷。從科學意義上講,宋代五大名窯中的汝、官、哥、鈞都屬青瓷;此外,北方耀州青瓷和南方龍泉青瓷堪宋代民窯青瓷之代表。清代青釉按色差由深及淺,可分為豆青、東青、粉青。單用一種色彩作為表現手段,青瓷在古往今來的各色瓷器中無疑是魁首。

  醬釉

北宋 定窯醬釉(紫定)渣斗北宋 定窯醬釉(紫定)渣斗
  嚴格意義的醬釉在宋以前未見實物,僅見褐釉。宋代醬釉迅速崛起,定窯中有名為「紫定」的品種;耀州窯亦大量生產醬釉,與定州醬釉在顏色上近似,但略顯清亮。明代醬釉少見。清代康熙時期景德鎮燒造醬釉,因使用紫金土,得名為「紫金釉」。至此,醬釉獲得了其歷史上最高的地位。

  黃釉

明成化 黃釉暗刻龍紋碗明成化 黃釉暗刻龍紋碗
  漢代的鉛黃釉首開黃釉裝飾之先河。隋唐黃釉分兩類,低溫以三彩為主,高溫以壽州窯黃釉為代表。遼代尚可見黃釉,而宋金元時期少見。按傳統說法,明代黃釉以弘治”嬌黃”首推第一。明清各朝將官窯黃釉的標準燒造延續下來,成為皇家規範。內外普施黃釉的瓷器被尊稱為”黃器”,又稱”殿器”。

  紅釉

清康熙 郎窯紅釉梅瓶清康熙 郎窯紅釉梅瓶
  唐代長沙窯的銅紅釉是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紅釉;宋代鈞窯之玫瑰紫色在當時可算最紅的顏色;而真正意義的純正紅色誕生在元代。明代紅釉首推永樂的「鮮紅」和宣德的「牛血紅」。清代紅釉除大名鼎鼎的「郎窯紅」外,還包括祭(霽)紅、豇豆紅、珊瑚紅、胭脂紅、蓋雪紅、窯變紅等等。

  綠釉

清康熙 蘋果綠釉梅瓶清康熙 蘋果綠釉梅瓶
  兩漢及唐、遼重視厚葬,綠釉大部分充當了冥器角色。宋金綠釉首推定窯,稱為「綠定」。元明時期對綠釉態度淡漠,直至清代康熙中期,郎廷極創燒著名的「郎窯綠」。清代綠釉包括瓜皮綠、湖水綠、蘋果綠、蔥心綠、松石綠等等。此外,孔雀綠釉屬於一種特殊的綠釉,又稱「孔雀藍」,色彩獨特。

  藍釉

清康熙 霽藍釉藥缽清康熙 霽藍釉藥缽
  唐代早期的三彩上首次出現了藍色,入宋後則只有鈞窯的天藍釉可以貼近。元代景德鎮重新以鈷為呈色劑,燒造出純正的藍色。明代藍釉以宣德朝的「寶石藍」、「雪花藍」最為著名。康熙時期的霽藍、天藍、月白,其釉色依次減淡。康熙朝復燒「雪花藍」,雍正朝創新「青金藍」,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官釉

清雍正 仿官釉花口尊清雍正 仿官釉花口尊清雍正 仿官釉花口尊
  唐代邢窯之「盈」字白瓷與越窯之「秘色」青瓷,是官釉瓷器的開端。北宋汝窯與官窯出現的灰藍色調,標誌著宋代官方陶瓷美學形成,這一標準延續至南宋之官釉及宋末元初之哥釉。明清時期,景德鎮以青花、彩瓷佔據了官制瓷器的領地,宋以來形成的官釉理念就此基本終止,僅燒造少量仿製品,供宮廷懷舊。

  色斑

清乾隆 桃花洞觀音瓶清乾隆 桃花洞觀音瓶
  唐以前,陶瓷不見標準意義的色斑作品,僅見點彩。入唐後色斑作品大增,統稱為「花瓷」。宋金磁州窯在黑釉之上以大片色斑裝飾,稱為「鐵銹斑」;鈞窯的民窯系統亦出現大量色斑作品。元代龍泉窯發明以褐斑裝飾青瓷,日本稱為「飛青」。清代康熙時期的「虎皮三彩」、乾隆時期的「桃花洞」,均為創新品種。

  仿生

北宋 絞釉缽北宋 絞釉缽
  唐代絞胎、絞釉陶瓷的誕生,使人工之器向著相反的自然美學追求邁出了一步。宋代之兔毫、油滴、玳瑁、鷓鴣斑,以其高度審美層次,為仿生瓷提供了另一種思路。清代乾隆時期是仿生瓷的高峰,出現了仿木、仿玉、仿竹,仿石,仿古銅,仿剔紅,仿金銀等等。乾隆朝的仿生瓷已由仿釉至仿形,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