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出土北宋繁昌窯青白釉瓷器(共5張圖片)
  • 21年3月6日 20:13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北宋繁昌窯青白釉螺旋紋高足杯

  鎮江地處長江三角洲的洲端,黃金十字水道的南口,交通便利,自六朝以來即為長江下游的重要港口貿易城市,唐時期鎮江已是長江下游著名的商貨中轉港口,與全國各大瓷窯有著密切的聯繫,因此,歷年來在鎮江發掘和清理了多處遺址及墓葬,出土了為數不少的繁昌窯、景德鎮窯青白釉瓷器。本文,筆者就先來介紹其中一組頗具代表性的北宋繁昌窯青白釉瓷器,以饗讀者。

圖2 高足杯內部

圖3 北宋繁昌窯青白釉台盞

圖4 北宋繁昌窯青白釉瓷梅瓶

圖5 北宋繁昌窯青白釉瓷缽

  鎮江出土的北宋繁昌窯青白釉瓷器,有酒具、茶具、餐具等,造型穩重厚實,圈足矮,足外直內斜。其胎厚,胎質緊密堅硬,白中微泛黃,有的胎土中可見黑色小斑點。釉面光亮溫潤而有柔和感,釉層較薄,厚薄不太均勻,積釉現象明顯,釉面開小細片紋。 

  如鎮江諫壁磚瓦廠北宋墓出土的繁昌窯青白釉螺旋紋高足杯(圖1、2),高11.6,口沿13.7,足徑7.2厘米,撇口,深圓腹,柱式餅形足,器腹刻螺旋紋。與其一同出土的青白釉台盞(圖3),盞高6.7、足徑3.4厘米,直口,深腹,喇叭形圈足;台高8、足徑7.6厘米,呈盤形,盤內托柱略高於盤面,圈足,足內一圓孔連接托座。 

  鎮江磷肥廠北宋墓出土繁昌窯青白釉瓷梅瓶(圖4),高36.7、口徑10、底徑10.5厘米。盤口,短頸,豐肩,深腹,腹下漸收,假圈足。瓶體修長挺拔,釉色潤澤勻淨,積釉處微微閃青。誇張的肩部,纖細的瓶身,曲折的弧線,構成了輕巧俏美的風格基調。 

  鎮江登雲山M1墓出土的北宋繁昌窯青白釉瓷缽(圖5),高9、口徑20、底徑7厘米。侈口,薄唇,束頸,折肩,肩下斜收,小平底。裡外施釉,底部無釉。胎灰白,略粗,釉色青中泛灰。 

  繁昌窯遺址分佈在安徽省繁昌縣城南郊和西郊的山地丘陵地帶,為宋代窯址。現已發現窯址多處,主要為柯家沖窯、洛沖窯、姚沖窯、半邊街窯等,面積約1平方公里,共發現龍窯30餘座。其中以位於繁昌縣南郊的柯家村窯址面積最大。始燒於五代,興盛於宋代早、中期,衰退於宋末元初。 

  從鎮江北宋墓中出土的青白釉瓷器來看,北宋早中期繁昌窯青白釉瓷與景德鎮窯青白釉瓷同出,北宋中期以後,墓中所出青白釉瓷基本上為景德鎮窯產品,而繁昌窯少見和不見, 說明當時景德鎮窯青白釉瓷產品佔有主要市場,對繁昌窯青白釉瓷產品產生了衝擊,致使其市場空間萎縮。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