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古窯燒造瓷玩具「哨子」(共3張圖片)
  • 20年11月26日 22:0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淄博窯古代哨子玩具

  古代陶瓷玩具是古陶瓷收藏的一個重要門類,也是古陶瓷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對於我們瞭解古代社會的文化、民俗、藝術,有著重要的資料價值。

圖2 黑地白花靴哨

圖3 黑釉靴哨

  宋、金是淄博窯陶瓷玩具生產的繁榮時期,淄博磁村、鞏家塢、顏神店、坡地各窯口普遍燒製,各類玩具造型稚拙敦厚、和諧簡練。品種繁多,式樣紛呈。 

  其中很有特色的,是玩具上具有的口哨功能。 

  聲音是人類接觸到的第一個事物,無論是先天在母體,還是出生後,聲音都是我們最早接觸到的。人生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歡快的童年離不開聲音的陪伴,離不開那些可以發出聲音的玩具,陶瓷哨子就是其中之一。 

  陶瓷玩具哨子的歷史相當悠久,西安半坡新石器時代出土的單孔陶塤應該就是哨子的鼻祖,已經有7000多年的歷史。 

  淄博窯陶瓷哨子玩具在造型上有橄欖形、獸面形、鬼臉形、魚鳥形等,個個形象逼真,渾樸小巧、洗煉大方。(圖1) 

  宋金時期淄博各窯陶瓷哨子玩具形制不大,尺寸多在5—10厘米長之間。有手工捏制的,也有模制的。其裝飾藝術的突出特點是單色釉為主,青釉、醬釉最多,黑釉白花次之。 

  有意思的是,用鞋靴造型作的哨子玩具(圖2、3),說明我國古代也有“鞋靴崇拜”。這要源於一個美麗的歷史故事。 

  據《莊子·異苑》記載:相傳在春秋時代,晉公子重耳曾因宮廷內亂流亡在外,大臣介之推一直跟隨著他,輔佐他。有一次,流亡途中無食,飢餓難忍,介子推便割下自己大腿的肉,煮湯讓重耳喝了,重耳很感動。十九年後,重耳返國,當了國君,並稱霸諸侯,號稱晉文公。重耳開始對有功之臣大行封賞,而介之推卻功成身退,帶著老母親跑到綿山隱藏起來。晉文公派人去找他,請他出來做官,介之推就是不肯出山,無奈,晉文公下令放火燒山,想用這個辦法逼他們母子出山。沒想到介子推倔強如斯,還是不肯出來。最後發現介子推和母親一起抱著一棵大樹被燒死了,僅剩下了介子推的一隻鞋。他悲痛萬分地揀起了這只鞋。並讓人砍下此樹,做了一雙木屐。當穿上木屐時,讓嗒嗒作響的木屐之聲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忘恩,不再做錯事。並常常低頭望著木屐哀歎:“悲乎,足下!” 

  這便是“足下”一稱的由來。後來,這“足下”一詞就由追憶友人、緬懷友人變成對友人的敬稱了。 

  我們再從這些陶瓷哨子的聲響功能看,淄博窯陶瓷工匠們已成功地將陶瓷工藝造型和聲學原理進行了完美的結合。 

  如一孔口哨,只是在端部留一小孔,裡面中空,然後放在嘴邊吹,哨子就發聲了,聲音尖利悠長。另一種就是兩孔的哨子:一個孔用來送氣,另一孔則用來發聲,送氣孔小而直,發聲孔較大,送氣孔和發聲孔不在同一平面,裡面有一定的氣流迴旋的空間。這種哨子氣流充足,聲音清脆。再一種就是可以給裡面注水的瓷哨,同樣是兩個孔,但是發聲孔下端變得較大,裡面能夠容納較多的水,從送氣孔一吹,吹動發聲孔下面的水,水的波動就會改變氣流的方向而影響發聲。這種哨子發出的聲音一般變化較多,相對動聽悅耳。還有的在哨子發聲孔裡面裝入一個固體的小豆大小的陶粒,用嘴一吹陶粒在裡面旋轉,哨子的聲音就更大了,而且隨著吹者送氣的停頓變化,可以吹出模擬人聲的哨音,聲情並茂,極為有趣。 

  流傳至今的這些林林總總的哨子玩具也讓我們聯想到,淄博古代窯工們在緊張的勞作之餘,憑借自己的經驗和豐富的想像力,隨性而作、信手捏制或簡單模製出這些充滿童趣的小玩藝,利用窯爐內剩餘的縫隙空間隨機放置燒成,在換取一定的經濟收入的同時,也為自己的工作增添些許的樂趣。正因為如此,這些陶瓷玩具往往不像其他生活瓷器那麼精緻,具有隨意化的特點。但其純樸、稚拙的造型反而給人一種自然天成的藝術美感。 

  古代淄博窯哨子玩具歷史悠久,在漫長的存在過程中,曾給一代代的孩子們帶來過許多溫暖、歡愉和啟迪,伴隨過他們美好的童年時光。而現在,它仍依其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活潑生動的民俗風情吸引著廣大的收藏愛好者。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