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不同時期珊瑚紅釉瓷器如何鑒別(共5張圖片)
  • 19年11月22日 03:5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珊瑚紅釉瓷器是明朝中後期景德鎮御廠制瓷者熟練掌握低溫釉上鐵紅燒製後,在明初礬紅彩製作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彩釉。珊瑚紅釉創燒於清代的康熙年間。

珊瑚紅釉燒造工藝

珊瑚紅釉是以鐵為著色劑,低溫燒造成色;

珊瑚紅釉是一種低溫鐵紅釉,是在白瓷胎上釉,低溫燒造而成的;

珊瑚紅釉跟胭脂紅一樣採用的工藝是吹釉上釉方式,燒成後釉色均勻、光潤。

清代不同時期珊瑚紅釉瓷器特點

從康熙到晚清光緒時期都有珊瑚紅釉瓷器燒造,但是康雍乾,嘉道鹹,同光宣隨著工藝不斷發展,瓷器燒造工藝不同,珊瑚紅釉瓷器成色還是有變化的,可以鑒別出來年代的。

珊瑚紅釉創燒於康熙朝,康熙時期珊瑚紅釉,紅色比較深,釉色發暗紅,沒有光澤,有種木木的感覺;

雍正時的珊瑚紅釉釉色閃黃,顏色光亮,更接近天然珊瑚的顏色了,這是工藝的進步;
乾隆時期的珊瑚紅釉色顏色深,而且釉層厚,應該是吹釉的次數更多造成的。

清康熙珊瑚紅釉觀音瓶


通體珊瑚紅釉的觀音瓶真是不多見。釉面的老化特徵是年代特點。
清雍正珊瑚紅地粉彩牡丹紋貫耳瓶

珊瑚紅地粉彩牡丹紋貫耳瓶

 清雍正珊瑚紅地粉彩牡丹紋貫耳瓶,高31.4厘米,口徑7.1厘米,足徑9.6厘米。瓶直口,削肩,圓腹,腹以下漸斂,圈足。器身呈橄欖狀,頸部對稱置貫耳,足邊有兩長方形孔可供穿帶用。通體以珊瑚紅釉為地,上繪數枝粉彩牡丹,三朵盛開的黃、白、粉三色牡丹在綠葉的襯托下嬌艷無比。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書「大清雍正年制」雙行六字款,外圍青花雙線圈。雍正時期珊瑚紅釉色均勻,呈色紅中微閃黃,近似天然珊瑚之色。

清道光珊瑚紅地白梅花紋蓋碗
道光珊瑚紅地白梅花紋蓋碗

清道光珊瑚紅地白梅花紋蓋碗通高8.1厘米,口徑10.7厘米,足徑4.2厘米。清宮舊藏。
  清道光珊瑚紅地白梅花紋蓋碗碗附傘形蓋,蓋頂置環形抓紐。內施白釉,外壁及蓋面均以珊瑚紅地拔白蘭草、梅花紋裝飾。此蓋碗造型規整,紅彩勻淨呈珊瑚紅色。白色的梅樹和蘭草圖案在珊瑚紅地的襯托下格外醒目。圈足、抓紐內均施白釉,均署有礬紅彩楷體「慎德堂制」四字雙行款。說明是這是道光本朝官窯珊瑚紅釉瓷器。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