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吳國青瓷雜耍俑(1張圖片)
  • 19年7月28日 06:5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走索車壇盡女娃,十人倒有九人麻。看錢丟罷還求賞,手捧銅鑼到處扠。”這是一首流行於武漢地區的漢口竹枝詞,生動地描述了晚清時期武漢三鎮街頭巷尾的露天民間雜耍表演場景。傳統雜技藝術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國時期,以雜耍表演為造型的雜耍俑,就是古人逝去後的陪葬品之一,亦體現了那個時代雜耍藝術的興盛。 

  三國時期吳國青瓷雜耍俑(見圖),高7厘米,出土於武漢市江夏區流芳街道關山村三國吳古墓葬。俑為一名雙鬢扎兩隻虯狀小辮的幼童,眉毛彎彎,雙眼炯炯有神,高鼻樑,嘴唇張開,滿臉稚氣中透著一股自信,憨態可掬,稚拙可愛。雜耍俑雙手撐地,呈倒立表演狀,面朝觀眾,身軀向前彎曲,雙腿騰空,兩腳伸於頭前,與現代雜技中的倒立基本動作深相契合。青瓷是在坯體上施以青釉,在還原焰中燒製而成的一種瓷器,瓷質細膩,色澤純潔,唐代詩人陸龜蒙曾以詩“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讚譽之。三國兩晉時期的青瓷生產十分活躍,集中於長江以南地區的越窯、均山窯、甌窯、婺州窯、洪州窯、岳州窯等都是著名的青瓷窯場,燒造的青瓷製品主要有茶具、酒具、餐具、文具、容器、盥洗器、燈具、虎子等生活用器,以及穀倉、谷礱、磨、臼、杵、米篩、井、豬圈、羊圈、狗欄、雞籠、各式俑、鎮墓獸等隨葬明器。當時在這座三國吳古墓葬中,同時出土的還有青瓷騎馬俑、青瓷武士俑及羊捨等青瓷明器,說明這個時期的青瓷生產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 

  雜耍在漢代稱“百戲”,隋唐稱“散樂”,唐宋以後,為了區別於其他歌舞、雜劇,始稱為“雜技”。在古代文獻中,秦漢時期的百戲主要有角抵戲、空中擲劍、跳劍丸、走繩索、爬高竿、耍大雀、馬上技藝等表演項目出現。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春天,在一場規模盛大的百戲表演中,來自西域各國的使者帶來了吞刀、吐火、屠人、截馬等雜耍表演。隋煬帝楊廣時期,宮廷設太常寺教授雜技技藝,大業六年(610)還在長安端門外舉行過百戲表演,極大地推動了雜技藝術的發展。到了盛唐時期,雜技藝術又得到長足發展,大詩人白居易筆下形象地描繪了“舞雙劍,跳七丸,裊巨索,掉長竿”等各類雜技技巧表演,呈現出“前頭百戲競撩亂,丸劍跳躑霜雪浮”的表演盛況。宋代雜技已形成一定規模,擁有40多個固定的表演項目,甚至出現了雜技藝人挑著滿滿一擔水在繩索上穩步行走的絕技,北宋畫家張擇端刻畫京城汴京(今開封)民俗風情的長卷《清明上河圖》,上面就有民間藝人雜耍、賣藝的表演畫面。其後至今,雜技表演演變成柔術、車技、口技、頂碗、走鋼絲、變戲法、馴獸、魔術等固定的技藝表演類別項目,深受人們喜愛。 

  作為雜技技藝中的一種,雜耍在我國歷史悠久,民間藝人層出不窮,很早就有專門從事這類表演的藝人。隋代柳彧或在《奏禁上元角抵戲》中記述角抵戲表演情形:“人戴獸面,男為女服,倡優雜技,詭狀異形。”據《南史》卷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七崔相思傳載,南朝宋元徽時期(473—477),“校試千有餘人,後堂雜伎不在其數,糜廢力役,傷敗風俗”,說明那時候從事雜耍表演的“雜伎”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這件三國時期的青瓷雜耍俑胎質堅硬細膩,造型生動古樸,根據其造型來看,三國時期雖戰亂不休,但並沒有影響到雜耍藝術的流行發展,在民間從事百戲表演者中已有了兒童雜耍藝人的身影,從中可管窺到雜耍藝術在三國時期的發展情況。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