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耀州窯是北宋六大窯系之一,以刻花青瓷為主,其代表瓷器刻花青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有「北方刻花青瓷之冠」的美譽,宋代已馳名海內外。耀州窯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更被評為二十世紀「中國百大考古發現之一」和「陝西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耀州窯發展歷史
耀州窯始於唐代,北宋末為鼎盛期,宋代六大窯系,終於民國。其窯址位於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舊稱同官,宋代時屬耀州,故名「耀州窯」,包括陳爐鎮、立地鎮、上店鎮及玉華宮等窯在內。是宋代北方民間青瓷的主要產區之一。
唐代為耀州窯的初創時期,主要燒製黑釉、白釉、青釉、黃釉、茶葉末釉、花釉等高溫釉瓷以及三彩、琉璃等低溫釉陶。種類之多樣,造型之豐富,國內少見。晚唐以後,青瓷數量明顯上升,已顯露嗣後以青瓷為主流之先聲,證明窯工們根據黃堡窯場的實際,並藉其智慧,探索出耀州窯的發展之路。
五代耀州窯以燒製青瓷為主,工藝技術得到很大改進,產品進一步向高檔、精品的方向發展。器型多仿金銀器,精巧秀麗。釉色溫潤雅致,質感絕佳。裝飾技法以剔、劃花為主。此外,遺址區「官」字款標本的出土,證明耀州窯曾為宮廷或官府燒瓷。其首創的足裹釉支釘裝燒工藝和天青釉瓷對後世官窯瓷器的燒造產生了深遠影響。
宋代耀州窯進入鼎盛時期,形成了「十里窯場」的宏大規模。由於工藝技術的領先以及窯爐和燃料的改進,耀瓷的燒製水平達到爐火純青之境地。此時以燒製色調穩定的橄欖綠青瓷為主,同時兼燒少量黑釉、醬釉及兔毫、油滴等結晶釉瓷,器物種類包羅萬象,造型優美秀麗,裝飾手法以刻花和印花獨具風格,其產品「巧如范金,精比琢玉」。耀瓷由此聞名遐邇,貢奉皇室,遠銷域外,且在其影響下形成了一個範圍廣闊的耀州窯系。
金代耀州窯承襲宋制,仍保持著一定的生產規模和較高的技術水平,依然以燒製青瓷為主。早期青瓷釉色呈青翠色,刻花和印花紋飾趨於簡練。此時成功創燒的月白釉瓷,釉層肥厚,質感如玉,乃金代耀州窯的一大特色。後期以薑黃釉瓷為主,出現了可大幅度提高產量的澀圈疊燒工藝,使其成為金代耀州窯的又一特色。
元代前期耀州窯以燒製刻花、印花薑黃釉青瓷為主,但明顯呈衰落之勢。後期,黑瓷產量不斷擴大,耀州窯又一度呈現出多元化發展局面。與此同時,立地坡、上店、陳爐三大窯場相繼崛起,承襲黃堡瓷脈,並博采各地窯場之長,為耀州窯生命的延續和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元末明初之後,陳爐取代黃堡成為耀州窯的中心窯場,但制瓷技術與產品風格發生了轉變,民窯之特色愈為濃厚。此時期耀窯傳統的青瓷不復多見,轉向生產胎體厚重、形體簡練的白瓷、黑瓷和白地黑花瓷。其裝飾手法也從傳統的刻花、印花轉變為繪畫。從此,色彩對比鮮明,畫風質樸豪放的白地黑花瓷取代了青瓷的主導地位,成為陳爐窯的代表產品。
清代,陳爐窯在傳承傳統制瓷技藝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發展。其產品除白地黑花、黑瓷和白瓷外,還創燒了香黃釉瓷以及黃白、黑白復色釉瓷等特色品種。清代晚期到民國初期則出現了具有當地特色且廣受民眾青睞的青花瓷,裝飾特徵是各類富有民間色彩的文字題款的廣泛流行和運用,豐富了陳爐窯的內涵。
耀州窯之最
1.中國發掘規模最大的瓷窯遺址。
2.中國最早建成的大型遺址性陶瓷專題博物館—— 1989年一號遺址(唐宋窯址)保護廳建成對外開放。1994 年博物館主館建成對外開放。2000年二號遺址(唐三彩窯址)保護廳建成對外開放。
3.中國第一座唐三彩保護廳——中國最早燒造天青釉瓷的窯場,起源於唐代晚期,成熟於五代,對宋代以後 的官窯天青釉系瓷的燒造產生了重大影響。
4. 中國最早使用煤炭作燃料燒瓷的窯場,始於北宋早期。
5.中國最早的窯神廟碑——宋元豐七年(1084年)《德應侯碑》,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皇帝敕封的窯神。
耀州窯青釉刻花嬰戲紋碗
耀州窯青釉刻花嬰戲紋碗,宋,高8.5cm,口徑20.8cm,足徑4.8cm。
耀州窯青釉刻花嬰戲紋碗碗敞口,寬唇,圈足。裡外施青釉。碗內刻嬰戲蓮花紋飾,一肥胖的嬰兒戲於三朵蓮花之間,兩手腕各戴一手鐲,憨態可掬。
此碗刻花精細,畫面生動活潑。北宋晚期,耀州窯裝飾多取嬰戲紋題材,此類構圖還有兩嬰蕩鞦韆、四嬰戲把蓮等。
耀州窯青釉刻花嬰戲紋碗
耀州窯青釉刻花嬰戲紋碗-嬰戲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