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明代天啟時期
民窯青花瓷器自明代成化年間開始漸漸出現了大量的年號、干支款識,這些年號、干支款的格式大多是“大明××年製”和“大清××年製”;有的是如實書寫了本朝年號、干支,更多則是寫了其他朝代年號的寄托款。如明代萬曆中期以前喜歡寫“宣德”款,萬曆中期至崇禎時期喜歡寫“宣德”“成化”“嘉靖”款,天啟時期喜歡寫“天順”款;清代順治、康熙時期喜歡寫“成化”“嘉靖”款,雍正時期喜歡寫“成化”款,乾隆時期喜歡寫“宣德”款,光緒時期喜歡寫“康熙”“乾隆”款。(圖1、圖2)
圖2 明崇禎至清順治時期
圖3 明崇禎時期
圖4 明崇禎時期
圖5 清順治至康熙早期
圖6 清順治至康熙早期
圖7 清康熙早期
圖8 清康熙七年
圖9 清康熙十一年
特別是明末清初時期,由於懷古、崇古、仿古的社會風氣盛行,瓷器寫寄托年號款的非常多,有些寫得和真的本朝款還很像。那麼究竟如何分辨這一時期的寄托年號款?其中有無規律可循?筆者通過大量的瓷片標本對比發現:這一時期瓷器年號款識和干支款識中“製”字的第十一畫撇筆常會寫成趯(音:替。意:跳躍)筆,而在其他時期這種狀況則非常少見。(圖3、圖4)
明、清時期青花瓷器的款識,不外乎是兩種筆寫成的:一種是軟筆,即毛筆;一種是硬筆,即竹筆、木筆之類。毛筆書寫的字筆畫有粗細、有波折,而竹筆書寫的字常粗細一致、波折較少。目前發現的“製”字出現趯筆的年號、干支款識,都是由毛筆書寫的,筆畫的粗細、波折都很明顯。(圖5、圖6)
明、清時期青花瓷器的製作,經由多道工序,分工很細,光是其繪畫就由兩人甚至數人完成,“畫者不染,染者不畫”;但其款識常常由固定的專人書寫。那麼這些明末清初時代的、出現趯筆的“製”字年號、干支款識是否是由一人書寫的呢?通過大量的標本筆跡對比可以肯定這些年號、干支款識並非一人書寫;而從其瓷器的質量、式樣來看也並非出自同一個作坊。(圖7、圖8)
為何這一時期寫款識的工匠都喜歡把“製”字的撇筆寫成趯筆?具體原因,目前尚無法確知;推測可能是因為瓷器底足地方狹小、趯筆較撇筆易於書寫並且趯上去後便於連寫下一筆豎鉤;而書寫款識的工匠由於師承或互相效仿等原因,紛紛把撇筆改成了趯筆。(圖9)
那麼,是不是明末清初時代款識中所有“製”字的撇筆都是趯筆?抑或凡是“製”字撇筆寫成趯筆的瓷器就百分之百都是明末清初時代?也不盡然。筆者發現也有不少明末清初瓷器款識中的“製”並未把第十一畫寫作趯筆,而“製”字第十一畫撇筆寫成趯筆的現象,最早出現在明代嘉靖晚期、最遲出現在清代光緒後期,只是出現的概率非常小。
筆者把自己所見到的標本數目統計之後,用數學方式計算了一下,得出:“製”字撇筆寫成趯筆的年號、干支,是明末清初可能性的概率是百分之九十六;而明末清初時代瓷器款識中“製”字撇筆寫成趯筆的概率是百分之七十。(由於標本數量僅有百十份,沒有達到一千份,所以統計結果也許有錯誤,筆者觀點謹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