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鈞窯瓷器(共5張圖片)
  • 18年5月2日 20:3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中國古代陶瓷的生產有長達萬年連續不斷的生產歷史,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它的發展過程蘊藏著十分豐富的科學技術和藝術內涵,成為中國古代珍貴的文化遺產。從距今一萬多年前發明了陶器,到商周時期出現的原始青瓷,東漢晚期燒製出成熟的瓷器,經過秦漢兩晉南北朝的持續發展,隋唐時期,制瓷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成為改變人民生活的一類重要器物。宋元時期是中國古代陶瓷器生產的黃金時期,表現在商品經濟快速發展的強烈影響下,各種制瓷傳統蓬勃興起,並獲得了充分的發展,形成了瓷器生產百花齊放的局面。正是在這一時期,河南中西部地區一度成為全國制瓷業的中心,並湧現出一大批在我國陶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的瓷器品類和窯場。其中以釉色淡雅凝厚、色彩斑斕艷麗聞名於世的鈞瓷就是最為引人注目的代表之一。

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鈞窯瓷器

鈞窯瓷器是中國古代陶瓷中的奇珍瑰寶。它以色彩斑斕、古樸典雅、風格獨特而聞名遐邇。其厚釉、分相釉等生產工藝對南北方的許多窯場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多數鈞釉瓷器施有凝厚而雅致的天青色乳濁狀釉,明清時期則成為文人雅士們追逐、收藏的藝術品。人們以往在論及鈞窯時,必稱其為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都認為其是宋代用於貢御的「官窯」瓷器,近代研究者則將其列為宋代的六大瓷系之一,被賦予了在中國古代陶瓷發展史中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來開始對宋元時期的制瓷手工業進行區域性和階段性的綜合研究,鈞窯瓷器又以其廣泛的生產地域和巨大的產量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從藝術上講,鈞窯以雅致的乳濁狀天青色釉和多彩的窯變而倍受人們的喜愛。特別是有效控制的銅紅釉和銅紅彩的應用,更是鈞窯對中國古代制瓷工藝的一大貢獻。在鈞窯生產的早期階段,紅彩的施加沒有一定之規,因而在釉面形成大片不規則的彩斑,十分美觀,人們用「峪谷飛瀑兔絲縷,夕陽紫翠忽成嵐」來描述鈞瓷流雲般優美的釉色和艷麗如彩霞的紅彩。同時鈞釉的釉色並不完全可控,成品的釉色有天青、月白、青黃、褐綠、紫藍等多種顏色,同樣配方的釉在燒成過程中由於不同的火候、燒成曲線和窯位,形成了千差萬別的釉色,加上紅彩的不規則呈現,被稱為「窯變」,賦予了鈞窯神秘而多變的特徵,鈞窯的產地流行著「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說法,來形容鈞窯瓷器的豐富多彩的釉色。

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鈞窯瓷器

【鈞窯玫瑰紫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

鈞窯玫瑰紫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北宋,高9cm,口徑19cm,足距8.3cm。

花盆托呈六瓣菱花式。折沿,弧壁,底下承以三個雲頭形足。通體滿釉,內施月白色釉,外施玫瑰紫色釉,口邊及外底呈醬色。外底刻有數目字「十」,並留有支燒釘痕。

此花盆托為河南禹縣八卦洞窯燒製的宋代宮廷陳設用瓷。

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鈞窯瓷器

【鈞窯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鈞窯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北宋,高15.8cm,口徑22.8cm,足徑11.5cm。

花盆呈六瓣葵花式。折沿,深腹,圈足,盆壁裡、外分別凸起、凹進六條直線紋。內外滿釉,釉色為窯變的玫瑰紫色,邊、線呈醬色。底有五個滲水圓孔,外底刻劃數字「七」 。

此花盆為河南禹州官鈞產品,為宮廷陳設用瓷。北宋官鈞窯瓷器的造型主要有花盆、花盆托、出戟尊等,釉則利用鐵、銅的不同特點,以高溫還原焰燒出銅紅窯變或純天青、月白等多種色釉,改變了以往單色釉占主導地位的局面。此花盆瑰麗的玫瑰紫釉及花瓣式的造型使其愈顯精美、華貴。

據《宋史紀事本末》卷五十載,宋徽宗崇寧「四年十一月,以朱勉領蘇杭應奉局及花石綱於蘇州……」「嘉花名木,類聚區別」。這些花木,有的是作為盆景陳列的。而當時的鈞窯自然要為宮廷燒造製作盆景所用的器皿,於是便有大量鈞窯花盆及花盆托出現。此件花盆應就是其中之一。

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鈞窯瓷器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菊瓣盤】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菊瓣盤,元,高4.7cm,口徑21cm,足徑9.9cm。

盤呈菊瓣形,敞口,淺弧腹,圈足。裡、外施天藍色釉,盤內點綴有四塊玫瑰紫色斑塊。

元代鈞窯瓷器釉色主要為天藍色和月白色,帶玫瑰紫色紅斑的較少。此盤造型優美,釉色鮮艷,天藍色與玫瑰紫色交相輝映,絢麗典雅,不愧是元代鈞瓷中的工細之作。

鈞瓷之所以備受世人喜歡,馳名中外,主要原因是釉色綺麗多變而發生的藝術魅力,具有激烈的視覺美感。其共同的窯變技術與別的瓷器截然不一樣。她不選用繪畫、雕琢等表現方法,而是靠嚴格地操控瓷胎和釉料的化學成分,經過燒製進程中溫度、冷卻等要素,使瓷器外表的釉料塗層的顏色和斑紋千變萬化,發生「窯變無雙」,「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作用。因而頗受喜歡,身價不菲。

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鈞窯瓷器

2008年,鈞瓷燒製技藝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