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黃地粉彩開窗回文瓷香爐(1張圖片)
  • 17年9月15日 14:02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乾隆朝(1736—1795)為清代制瓷業的鼎盛期,一方面是由於皇帝對瓷器的製作非常重視,對瓷器製作比較講究;另一方面又注意吸收西洋的工藝美術,中西合璧,創造了許多具有新意的粉彩瓷器。從這時開始,粉彩在彩瓷領域中幾乎完全取代了五彩的地位。 

  這裡呈現的一件黃地粉彩開窗回文瓷香爐(見圖),就是清乾隆時期黃地粉彩瓷器中的精品。該爐,通高10、口徑14厘米,呈圓筒形,圓口,施釉內白外黃,腹部為黃地粉彩,為花卉紋,另有開窗回文。淺圈足,底部為“大清乾隆年制”雙行楷體款。造型規整,製作精細,富有端莊穩重之感。 

  該爐為古時焚香之用具,但從其裝飾黃地釉來看,其珍貴程度並非等閒之輩,因為黃色向為中華民族所崇拜,“黃”與“皇”諧音,因此在古代黃色成為皇家尊貴的象徵,全黃器僅限於皇帝所用,故黃釉瓷器的生產,在當時是受朝廷嚴格控制的,民間不能隨便燒造。應該來說,該香爐,非普通百姓所用品,起碼是富貴人家或皇族才能擁有。 

  回文系我國少數民族回族文字。我國回族由來已久,7世紀以來,少數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久居中國。13世紀以來,部分中亞細亞人、波斯人遷入中國,在與維吾爾、蒙古等少數民族長期相處的過程中形成了“回回民族”,散佈全國,而且形成了回族文化和語言文字。該器的燒造體現了我國歷來對少數民族政策的重視和發揚民族大團結的氛圍。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