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翡翠的歷史斷代
  • 23年1月25日 14:3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翡翠能在中國贏得那麼人的鍾情,應該是悠久的玉石文化的精神體現,也是代表民族氣節繁盛的景象!翡翠在古代是身份的象徵,據說只有貴族才可佩戴翡翠,普通人規定是不能佩戴的。由於高檔次古翠收藏增值價值高,吸引了眾多翡翠收藏愛好者,但風險也是成正比的,這需要您對翡翠的原料、文化、工藝等有細緻和根本性的認識。
「翡翠」這是中國一個生意人的偶然發現,當時有個在中國雲南邊境的生意人,他經常往返於中緬之間做生意,有一次他又去了緬甸,回來時,騾子馱簍一邊的東西賣完了,而另一邊的東西幾乎沒有動工,為了保持馱簍的平衡,商人就在路邊隨便揀了一塊大石頭放在空簍裡。回家後,商人卸下馱簍,就將那塊石頭隨便地扔在地下,石頭正巧被摔成兩半,裡面露出了碧綠的玉石,這就是翡翠的來歷。

翡翠的斷代

  判斷翡翠的年代,是由多方面來審視的。如翡翠成品的工藝,打磨方式,沁色,翡翠的玉質等多方面總結和判斷,每判斷一件翡翠,需要激烈的思想鬥爭,豐富的產品經驗和有力的依據來說明。
翡翠真正的歷史是從明朝開始的。我國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翡翠製品是:北京明定陵中出土的翡翠如意(公元1368-1644年)。
翡翠的繁盛

  翡翠,在我國清代得到空前的重視,目前我們能看到大量清代的翡翠製品,例如朝珠、翎管、板指、鼻煙壺、煙袋嘴、戒指、項鏈、手鐲、掛件等。翡翠,能在清朝興旺起來,除了與傳統的玉文化觀念有著內在的聯繫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清朝統治者對它的青睞。慈禧太后對翡翠的迷戀則更是到了無以倫比的地步,傳說當時有位進貢者,將一枚很大的鑽石頭飾獻給她,卻沒有引起這位中國女皇的歡心,而另一位進貢小而精美翡翠飾品的官員卻得到寵愛。從此,各地向朝廷進貢的人,就都選擇上等翡翠作為貢品,以博得她的歡心。生前如此,慈禧死後也不例外,據心腹大太監李蓮英的《愛月軒筆記》記載和陵墓發掘資料佐證,慈禧陪葬的翡翠精妙絕倫,空前絕後,在她屍體腳下有翡翠西瓜兩個,長約15–20厘米,皮是翠綠色的,瓜瓣是紅色的,其中還有幾粒黑色的瓜子,一切都天然巧色,據說當時的估值在500萬兩白銀。慈禧的身旁還有翡翠白菜兩棵,綠葉白心,在菜心上落著一隻滿綠的蟈蟈,綠葉旁還有兩隻黃色馬蜂,形象極為生動逼真,其價約在1000萬兩白銀。另外,還有一件翡翠荷葉與四個甜瓜,從而構成了「步步生蓮花」的意境。這些國寶在辛亥革命後,被軍閥孫殿英盜掘而流失,至今為止下落不明。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