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簡單」的哥窯真不簡單(共7張圖片)
  • 17年4月15日 19:10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哥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它與汝、官、定、鈞窯齊名,是為宮廷燒造御用瓷器的官窯,歷來受人關注,但是在五大名窯的研究當中,哥窯存在的問題可能也是最多的窯之一。五大名窯應該說汝官哥定鈞沒有不存在問題的,哥窯算是存在問題比較多的窯之一。所以說哥窯堪稱中國陶瓷發展史上最著名的瓷窯之一,也是存在最多懸而未決問題的瓷窯之一(當然這裡先得排除柴窯在內了)。

看似「簡單」的哥窯真不簡單

極簡之美

說它「簡單」是因為它也是宋瓷裡的一種,追求的是那種極簡之美,不像青花,斗彩,琺琅彩在紋飾上那麼的「花哨」,那麼的絢麗,哥窯基本沒有任何紋飾修飾,當然如果說「金絲鐵線」算是其特有「紋飾」的話,那也是其本身所散發出的那種簡約,經典的美,愛好宋瓷的人就明白,不用過多贅述了!

看似「簡單」的哥窯真不簡單

金絲鐵線

重點當然是說它的不簡單

2012年「龍泉黑胎青瓷與哥窯論證會」上提出的兩個概念:「龍泉哥窯」和「傳世哥窯」,前者指近年在龍泉考古所發現的哥窯,後者是指兩岸故宮所藏的來歷不明,窯址不清的哥窯。

論證會用考古出土標本證明了五大名窯中的哥窯就是「龍泉哥窯」。「龍泉哥窯」不同於人們熟知的兩岸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哥窯。專家們將兩岸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具有「金絲鐵線」特徵的哥窯統稱為「傳世哥窯」,以別於新發現的「龍泉哥窯」。

看似「簡單」的哥窯真不簡單

傳世哥窯的金絲鐵線

宋代傳世哥窯瓷器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其琢器造型多以仿青銅器為本,古拙、質樸、渾厚。胎質堅致,可分為灰、油灰、黑、赭諸色。其中胎質粗松者叩之聲音沙啞,胎呈土黃色,似欠火力。釉質凝厚如同堆脂,色澤有粉青、灰青、油灰、月白、灰黃、深淺米黃等多種,釉面均開有不同角度的冰裂狀紋片,色淺黃者如金絲,色黑者宛若鐵線,兩者相互交錯如織,故名「金絲鐵線」。

看似「簡單」的哥窯真不簡單

故宮博物院藏 典型傳世宋代哥窯米黃釉貫耳八方壺釉面所開「金絲鐵線」紋

2017年11月12日,由故宮博物院主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海博物館、龍泉青瓷博物館、山東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協辦的「金絲鐵線——故宮博物院哥窯瓷器展」在延禧宮西配殿一層展廳開幕,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8月31日。

看似「簡單」的哥窯真不簡單

傳世哥窯瓷上的「金絲鐵線」,既是當初宋、元王朝的一種審美高度,又是今日鑒識哥窯新與老的抓手。可惜這「金絲鐵線」的成因至今還是眾議紛繁,形不成共識,這鑒定的「抓手」也就拿捏不穩了。

金絲鐵線的「刻意著色」,不是人工由外向內染色的物理作為。而是人工對胎、釉的元素組成的刻意添加和選擇,導致在焙燒過程中生成的化學作為,這種「刻意」的作為,是人工思維「具體問題具體解決」的實踐,是人工操作從「不自覺」到「自覺」的進步。

龍泉哥窯的淺白斷紋

看似「簡單」的哥窯真不簡單

龍泉市小梅鎮瓦窯路窯址出土青釉瓷(龍泉哥窯)

這個就是龍泉哥窯,原來龍泉市人民政府每年搞一個博覽會叫龍泉青瓷寶劍節,龍泉這個地方一個是青瓷有名,還有一個寶劍也很有名的,他每年搞一個青瓷寶劍節。

看似「簡單」的哥窯真不簡單

龍泉市小梅鎮瓦窯路窯址出土青釉瓶(龍泉哥窯)

龍泉哥窯,龍泉也出土一些青釉帶開片的這種瓷器,就是這一類的,釉面特別亮,釉子透明度特別好,而且它也有開片,這個開片跟傳世哥窯還有跟老虎洞窯都不一樣,它是凸起來的,鼓起來的,立體的,就像哈密瓜表面那個網絡,而且往往都是白色的,所以明代文獻上講叫白色斷紋,就是講的龍泉哥窯。(龍泉哥窯的舊稱:溪口窯;溪口官窯;溪口仿官窯)

已知「龍泉哥窯」的有關信息如下:

1.產地:中國浙江龍泉地區。

2.始燒年代:宋代。

3.外觀特徵:黑胎、紫口鐵足、胎骨厚薄不一;青色釉,深淺不一,開片呈淺白斷紋。

4.與「傳世哥窯」的主要區別:沒有「金絲鐵線」,只有白色開片線,可稱為「無絲銀線」

5.釉色:龍泉窯釉色多變,其中非常珍稀的是月白釉和墨綠釉。

6.存世量:不清楚,目前博物館沒有「龍泉哥窯」傳世器,甚至連個像樣的出土完整器都沒有一件。在浙江的有關龍泉窯博物館也僅有出土的殘器或殘片。

然而,「龍泉哥窯」的真正風貌靠這些出土的瓷片殘器是反映不出來的,因為窯址出土的瓷片殘器都是不合格產品的遺存。所以,尋找完整傳世「龍泉哥窯」器應該是「龍泉哥窯」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

附上一則記載

明朝權臣大貪官嚴嵩在被抄家後,曾將其家產列清冊,取「太陽一出冰山落」語意,名曰《天水冰山錄》。在這個《天水冰山錄》中記錄了嚴嵩收藏的柴窯和哥窯數量。其記錄原文為:「哥柴窯碎磁杯盤一十三個,內一個廂金邊」。筆者認為此處的「哥柴窯碎磁杯盤」是記錄者不能肯定這13件碎磁杯盤中那些是柴窯,那些是哥窯,故籠統記錄為「哥柴窯碎磁杯盤」。明確記錄為柴窯的有:「柴窯碎磁盆五個」和「柴窯碎磁碗二個」;明確記錄為哥窯的有:「哥窯碎磁桃盤一隻」,「哥窯碎磁瓶二個」和「哥窯碎磁筆筒一個」。不包括分類不清楚的13件碎磁杯盤,明確記錄為柴窯的共7件,明確記錄為哥窯的為4件。由此可見,在明代,哥窯比柴窯還要珍稀,因為堂堂的明朝權臣嚴嵩才收藏了4件哥窯。

如此珍稀的哥窯會是現在故宮博物院及其它博物館收藏的帶有「金絲鐵線」的」傳世哥窯「嗎?僅用嚴嵩的收藏做個推論就明白了,明代嚴嵩收藏了7件柴窯,而現在存世的柴窯包括柴瓷片連一件都沒有,這符合隨著歷史和時間的推移,古老器物存世會越來越少的規律。明代嚴嵩僅收藏了4件哥窯,而現在存世的「傳世哥窯」據說有300多件,這很不符合前面提到的規律。所以很顯然,明朝權臣大貪官嚴嵩所收藏的4件哥窯並不是所謂的帶有「金絲鐵線」的「傳世哥窯」,而是開片線為白色的龍泉哥窯,因為現在龍泉哥窯的存世量極少,符合前面提到的規律。

小結

總之,宋代五大名窯中的真正哥窯不是「傳世哥窯」,那如果真是龍泉哥窯,為什麼會少到連見完整器都沒有呢?那傳世哥窯又是什麼呢?看似「簡單」的哥窯真不簡單,甚至讓無數人為此抓狂,一系列的疑問讓整個「案情」還是撲所迷離,但又或許是這樣的原因讓人更加迷戀,更想一探究竟!作為後人,作為愛好者、研究者,我們應該肩負起這樣的使命,讓真相大白於世界!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