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明代民窯青花瓷斷代的標準,包括造型、青料、紋飾、繪法、胎、釉、款識等方面特徵,這些特徵從明代早期到晚期都有相應的演變規律,是進行分期斷代的重要依據。其中變化規律最明顯的是造型、青花料和紋飾、繪法,目前許多人在對民窯青花瓷進行斷代時,只依據某一方面的特徵,而忽略其他方面的特徵,這樣得出的結論自然不夠準確。在對民窯青花瓷斷代時,必須從造型、青料、紋飾、繪法、胎、釉、款識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排比,這樣得出的結論才是科學的。
1.造型
每一類器物的造型變化,從早期到晚期往往具有一定的演變規律。其中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器型,只在某一時期內出現。觀察器物的造型變化,可以從器物的口沿、腹部、底足、頸部、耳朵、系、流、柄等方面進行對比,其中以底足、口沿和腹部的變化最為明顯。明代民窯青花瓷多為日常生活用器,常見器物有碗、盤、罐、瓶、爐等幾種,其中碗、盤的數量佔絕大多數,罐的數量其次。只要掌握了這幾類器物在造型上的演變規律,對於整個明代民窯青花瓷的斷代,即可做到心中有數。以明代民窯青花碗為例,洪武時期的碗底足無釉,製作粗糙,有的底心有乳突點,多見跳刀痕或旋胎痕。圈足平切或向外斜削,圈足較淺,足跟由外向內斜收。此外還有一種圈足內為斜坡狀底。有的碗裡心帶澀圈,採用的是疊燒工藝。
永樂、宣德時期的碗底足內多數均施釉,也有部分為砂底,底釉厚薄不均,釉薄處露出火石紅色,圈足以平切為主,底心也有突起,隱約可見跳刀痕,足跟內斜。永樂與宣德的區別在於,永樂時期圈足略淺,宣德圈足略深,足跟內斜程度比永樂更明顯。空白期的碗底足,釉底和砂底均有,圈足平切,足牆變薄,製作較粗糙,常見粘砂現象,圈足較宣德時期變淺,足跟的內斜程度減小,至後期天順時幾乎近直。
成化時期的碗足,均為釉底,挖足過肩,足根豎直,修足較細,足根細圓,足牆較厚。弘治時期碗的圈足不及成化規整,圈足變淺,足牆變薄,足根向內略斜,碗心向下塌。成化以前的碗口沿幾乎都是向外微撇的,弘治時外撇程度更明顯,有的幾乎成折沿狀。正德時期的碗,圈足更淺,足牆更薄,足根細圓,足根內斜,碗心下塌程度更大。此時還流行一種口沿內斂的碗。嘉靖萬歷時期碗的形狀變小,圈足普遍較淺,足根既有內斜的,也有近直的,多見跳刀痕,有的有粘砂現象,碗的內底心多向上鼓起,有的學者稱為「饅頭底」。天啟、崇禎時期的碗,多為淺圈足,有釉底也有砂底,有粘砂現象,多見跳刀痕、旋胎痕。崇禎時流行玉璧形碗底。
2.青料
明代民窯青花瓷使用的青花料,雖然多為國產料,但各個時期的青料在青花髮色等特點方面也有明顯的變化。每一種青花料的使用時代跨度較長,雖然不如花紋、繪法、造型等特徵隨時代變化那樣及時,但對於判斷大的時代範圍卻是非常有效的。明代民窯青花瓷使用的青花料,從洪武到空白期均為國產料,但各個時期的呈色特徵差別卻是比較大的。洪武青花髮色灰暗,少數呈褐色,青花濃處有鐵銹斑。永樂、宣德青花,髮色略艷麗,基調為灰藍色,有鐵銹斑,總體上宣德時的髮色更藍些。空白期的青花髮色,前期為藍中偏黑,有鐵銹斑,暈散情況較常見;後期髮色淺淡的較多,呈色穩定,鐵銹斑和暈散減少。成化時期使用平等青,呈色淡雅平穩,總體比較鮮艷,少鐵銹斑,青料濃處顏色略深。弘治至正德早期,也是用平等青,髮色清淡,有的為暗灰色,有暈散現象,缺乏成化時的典雅感。正德後期、嘉靖、隆慶和萬曆早期,使用回青料,髮色藍中泛紫或略灰。萬曆後期、天啟、崇禎時期使用的青料,以石子青為主,呈色青淡,多為青灰色,少數器物使用回青料。崇禎時期有部分器物如花觚、筆筒、罐、瓶等,青花髮色青翠艷麗,混水濃淡分明。
3.紋飾、繪法
在明代民窯青花瓷上,各個時期均有常見的紋飾題材,有的紋飾特徵是某一時期所特有的,屬於典型紋飾,有的紋飾雖然延續幾個朝代,但形態特徵與佈局特點已經發生變化。同時,從明代早期到晚期,青花紋飾的繪畫方法也有顯著變化,這也是分期斷代的依據。明代洪武、永樂、宣德時期,青花紋飾的畫法,以一筆點劃為主,多為實筆;空白期的紋飾也是以實筆畫為主,開始出現渲染畫法。成化、弘治和正德早期的繪畫技法為渲染勾勒,筆觸較細。正德後期、嘉靖、萬曆至明末,採用的繪畫方法多為單線平塗,先勾勒出紋飾的大致形狀,再用大筆塗抹填色。崇禎時又較多使用實筆畫法。
4.胎、釉
明代民窯青花瓷的胎、釉特徵,因時代不同也有相應的變化。洪武、永樂時的胎質較粗,瓷化程度不夠,略顯疏鬆,胎色灰白。宣德時的胎較精細,胎色較白。空白期的胎質粗,胎色偏灰。成化時的胎質精細,胎色潔白。弘治時的胎略粗。正德到明末,胎質均較細,胎色潔白。
明代民窯青花瓷的釉,總體以青灰色釉為主,又因各個時期釉質的優劣、肥潤與厚薄不同,釉色偏青或偏白。洪武時期的釉,有卵白、青白、灰青等色,釉層普遍較單薄。永樂時期的釉,多為青灰色,部分釉層肥潤的呈青白色。空白期的釉多為青灰色,釉層薄,後期出現釉層肥潤的青白色釉。成化時期的釉多為青白色,釉層肥潤。弘治至正德早期的釉多為青灰色,釉層較單薄。正德後期、嘉靖、萬歷時期的釉色多為青白色,釉層肥潤。天啟、崇禎時期的釉,單薄的呈青灰色,肥潤的呈青白色。
5.款識
明代民窯青花瓷的紀年款識,從空白期開始出現,在成化以前帶紀年款識的民窯青花瓷器數量極少。正統時期民窯青花瓷上的紀年款,目前發現的有「正統元年」和「正統捌年」青花寫款,「正統二年」墨書款等。景泰朝目前未見有帶紀年款的青花瓷器。天順時期的民窯青花紀年款有山西省博物館藏「天順三年大同馬氏造」款青花回紋爐、故宮博物院藏的「天順年」款爐,此外民間近年還發現有「天順年造」款的青花盤標本(是否為本朝款,需進一步研究)。成化時期的民窯青花瓷的紀年款識有「大明成化年造」六字雙行款,傳世數量較多,還有「甲辰年造」(成化二十年,1484年)款。弘治時期民窯青花瓷的紀年款識,有無錫弘治九年紀年墓出土的青花松鶴紋碗,底有「壬子年造」款(弘治五年,即1492年),以及現藏英國大維德基金會的弘治九年銘文青花象耳瓶。北京毛家灣瓷器坑出土有「大明丁巳年制」(弘治十年,1497年)六字雙行款。
正德民窯青花瓷的紀年款,一種為「正德年制」四字款,外圍雙圈或無圈欄;另一種為「大明正德年制」六字款,外無圈欄。嘉靖時期民窯青花瓷的紀年款,有「嘉靖辛酉年制」款青花碗,以及常見的「大明嘉靖年制」款,也有少數為「大明嘉靖年造」款。隆慶時期民窯青花瓷的紀年款,有「大明隆慶年制」、「隆慶年制」、「隆慶年造」等,「隆」字中的「生」有的寫作「正」。
萬曆民窯青花瓷的紀年款,多為「大明萬曆年制」或「大明萬曆年造」六字款,也有的為「萬曆年造」四字款。天啟民窯青花瓷的紀年款識,一般以干支紀年款的形式出現,在香爐、淨水碗、花觚等器物上常見,如「皇明天啟丙寅歲吉旦立」碗、「天啟五年吳各冬」爐、「天啟元年米石隱造」花觚等。此外也發現有「大名天啟年造」六字雙行行書款。崇禎時期民窯青花瓷的紀年款,除少數為「大明崇禎年制」、「崇禎年制」外,多用干支年號款,如「己卯科置」(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庚午科置」(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丙子科置」(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等。
需要說明的是,明代晚期的民窯青花瓷,除用本朝款外,還常見書寫永樂、宣德、成化、天順、正德、嘉靖等前朝款識的偽托款,在進行斷代研究時,需要依據器物的造型、紋飾、畫法和青花料等特徵,進行仔細甄別。
明代民窯青花瓷的斷代研究是一個複雜龐大的系統工程,以上提出的各種標準,僅是從方法論層面進行探討。科學的斷代標尺或分期圖譜的建立,還需要進行細緻而系統的類型學基礎研究。
關於民窯瓷器的斷代,有人認為:「宜粗不宜細,還是應當堅持有個大致年代就可以了。……用皇帝年號給民窯瓷器斷代,只是古玩商為了做成生意,忽悠客戶的一種手段。標以年號,即顯得自己有學問,又似乎與官窯靠得更近了。它既不科學,也不真實(參見:毛曉滬(新浪網博客):《關於明清民窯器的斷代問題》)。」這樣的觀點是值得商榷的。
明清時期的民窯青花瓷由於多數均不署紀年款識,客觀上給研究和斷代帶來一定的困難,同時由於民窯瓷器的造型、紋飾、胎、釉、青料、畫法等特徵的演變,是一個漸變過程,不會因為皇帝年號的變更而突然變化,因而難以做到像官窯瓷器那樣絕對精確,適宜採用相對寬泛的斷代標準。但是,民窯青花瓷的發展演變是有其內在規律的,隨著考古發掘的紀年墓葬出土瓷器的增多,以及發現的帶紀年款識的器物增多,同時參照有紀年款識的官窯瓷器特徵,民窯青花瓷器的斷代標尺正在逐漸建立起來。在現有的研究資料和學術研究條件下,將民窯青花瓷器的年代相對精確地斷某一朝代或某一朝代前後,已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