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真偽鑒別的技巧
  • 22年6月9日 16:42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古董台灣搜集整理,青銅器真偽鑒別的技巧

從史料歸結出偽器的基本情況如下:

一是全器皆偽。如上海博物館所藏西周晚期「師兌簋」,按原器翻鑄,尺寸與原器相似,但比原器重260克。因此有經驗者用手一掂量,即可感知。又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一件「子幅觶」,整器由鳳鳥紋等紋鏤刻而成,但紋線死板,紋飾呆滯,同時器表是用漆皮做的地。因此,細心審視,也可以看出破綻。

二是器物的一部分為偽作。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商代「父乙觶」,器身為真器,但作偽者在其口部加上了一個流,並在腹上部又加上了一個飾物,成為一件古代無此形制的觶,不倫不類。

三是拼湊真器殘片做成偽器。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一件「商代卣」,器身與梁的紋飾風格不同。仔細看,梁環有焊接痕跡,表明梁與器身原不屬一器。雖其均用商代青銅器殘件做成,但整個卣應為偽器,因為鹵無此形狀提梁。

四是器真銘偽。這又包括兩種情況:其一,銘文全偽。銘文或用刀具斬刻而成,或用化學藥品腐蝕而成。內容或仿某一真器銘,或拼湊,或隨意杜撰。由於戈、劍的平面部位易於偽刻,所以在戈、劍上偽刻名文較為多見。其二,在真名外,加刻為名。

五是器真而花紋偽。即在真的素面或花紋少的囂物上偽刻花紋。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商代製造的「父已壺」,原為戰國素面壺,作偽者在其身上偽刻了商代的獸面紋及。又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戰國幾何紋壺」,作偽者在花紋中偽嵌了金銀絲片。

以上是由古董台灣搜集整理的「青銅器真偽鑒別的技巧」的相關知識,更多收藏知識,請持續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