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宋代五大名窯,官,哥,汝,定,均,唯一以生產白瓷為主的就是定窯,其餘皆為青瓷。晚唐時期,在古定州,現在河北曲陽一帶就能燒製出胎色潔白,釉質瑩亮,薄如脫胎的素白瓷。定瓷從唐代出現,北宋中後期發展鼎盛,開始燒製北宋皇室的宮廷用瓷,產品由此風靡一時,成為五大名窯之一北宋末年,由於戰亂,定窯逐漸衰落和廢棄,窯工隨朝廷南遷,給南方景德鎮窯帶去了更先進的制瓷工藝。金代有復興,沒落於元末,定窯燒製歷史750年左右。
大英博物館藏定瓷
定瓷釉色,如早冬初雪,清淡素雅。在五代晚期,定窯的瓷土就可以淘洗極精研,所制瓷胎堅致細白,修胎精細輕薄,造型輕巧秀雅,多施滿釉且釉色靈動光潤,薄而勻淨,純白如牛乳。由於瓷質精優,色調淡雅,紋飾秀美,在北宋中晚期,定窯開始為北宋宮廷製器,因定瓷為民窯御供,所以定窯白瓷有精粗之別。由於裝燒技術的改進,北宋早期,定瓷口沿有釉,到了北宋中晚期,為了避免定窯薄胎瓷的變形,採用覆燒工藝,口沿多不施釉,稱為「芒口」。為了掩飾御供精白瓷的芒口缺陷,就以金,銀,銅等金屬做包口裝飾,史稱「金裝定器」。大英博物館所藏定瓷,即多為這類精製白瓷,黑色口沿是金屬氧化所致。
大英博物館藏定瓷劃花牡丹紋盤
定窯作為五大名窯之一,不同於官哥汝均之處,除了釉色之外,最為人稱道的就是它的裝飾技法。官哥汝均都以釉色見長,體素無紋,以釉面自然開片為裝飾特色,而只有定窯白瓷,光素無紋者少,裝飾工藝以劃花,印花以外,還有堆花,繡花,錐花等技藝,裝飾的紋飾題材也豐富多樣,花鳥走獸,凡自然界美好之物,都可用於定瓷裝飾。裝飾手法多變,應用嫻熟,劃花工藝,尤為精妙,如下圖大英博物館所藏劃花雙鳧圖斗笠盞,用刀或竹篾刻劃,線條灑脫流暢,舒朗俊逸,花草搖曳,雙鳧戲水,畫面構圖完整,簡練傳神,意蘊深遠。
大英博物館藏劃花雙鳧圖斗笠盞
大英博物館藏定窯印花花果嬰戲圖碗
一直以來淚痕,芒口,竹絲刷痕為鑒定定瓷的三要素。淚痕為流釉痕,古籍更以有淚痕者為真品,但真品未必是佳品。實際情況是,各個時代的定窯精品往往很多都無淚痕,五代晚期,宋代早期的定窯精品也無芒口。淚痕,芒口,竹絲刷痕應為制瓷缺陷,多出現在一些製作不甚完美的作品上,只可參考,不能作為絕對的鑒定依據。
日本美術館藏嬰戲荷葉枕
宋代留存至今的定瓷,已成供人瞻仰的藝術品,給人美好的精神享受,遙想兩宋時期,這些巧思構造,巧工製作的藝術品,大多只是人們日常所用之器物,宋人的藝術素養和生活品味之高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