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時期郎窯紅釉瓷極為珍貴(共3張圖片)
  • 15年10月24日 13:0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早在漢代的鉛綠釉陶器上就使用過。郎窯的產品除郎窯紅外,還有郎窯綠,郎窯蘭釉及描金、郎窯青花、五彩等。而郎窯的最大成就就是恢復了明中時期,是失傳已久的銅紅釉燒造技術,成功地燒成著名的郎窯紅。鉛綠釉就是銅在低溫氧化焰中的呈色。高溫銅紅最早出現在唐代的長沙窯,另在唐長沙窯和宋代均窯中還作紋飾使用過。真正燒成渾然一色的銅紅釉瓷器始於元代的景德鎮窯,釉色為暗紅色。它為後世銅紅釉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康熙時期郎窯紅釉瓷極為珍貴

郎窯紅是銅紅釉中較鮮艷的一種瓷器,其實釉面光潔透亮的,有玻璃質感的,開紋片並有牛毛紋的,釉色深淺不一的。色深者紅艷的,有””明如鏡、潤如玉、其釉色瑩澈濃艷,光彩奪目。色濃者泛黑,色淺者粉紅,色淡者暗褐。郎窯紅器有單層釉和雙層釉兩種。雙層釉是沒有』『脫口『』的現象,單層釉者其口沿釉在高溫中往往下垂流,使口沿顯露胎骨之色,一般呈白色、米黃色、淺紅色或淡青色,形成了『『脫口』』。

由於釉逐漸垂流,使器物上半部釉色淺淡,下半部釉色深艷,形成了『『垂釉』』。但因為製作工藝精湛和掌握好火候時,使郎窯紅器垂釉一般均不過足,稱之『『郎不流』』。統稱『『脫口』』、垂釉、『『郎不流』』,這是郎窯紅器的鑒定要點了。但是『『郎不流』』,也不盡然,根據耿寶昌先生的調查統計後,約有15%是流釉過足而稍加修整的,但與後世窯變釉的斬足現象又有程度不同的區別。

康熙時期郎窯紅釉瓷極為珍貴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銅是一種很活躍的元素,在不同的燒製氣氛下,銅的呈色是不一樣的。正常的銅紅是在還是原氣氛下的呈色,但由於古代窯火、窯溫等控制並不是很精密,常常會出現燒製失敗。如果氣氛控制失誤,使窯內呈氧化氣氛,則銅則會呈層次不同的青綠色,郎窯同樣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又有一種器裡釉為紅色而器外呈淺綠色的稱為『『反郎窯』』,這些就是當時流傳下來的郎窯紅器的變異類。『『郎窯綠』』器的特點與郎窯紅器基本上是一致的,可以用相同的原則加以鑒定,而『『反郎窯』』器則多為水盂等小型器,數量極其稀少。

康熙時期郎窯紅釉瓷極為珍貴

在康熙郎窯紅釉瓷器的珍貴中,物罕見而價昂,因此後世仿造者較多,有些仿得很高超,幾乎是可以以假亂真了。但仿品是無法擺脫它的時代特徵的,與真品是不同的。通常仿品多為民國時仿製,也有採用雍正時的仿哥釉器再加綠釉或乾脆加彩來仿康熙各色郎窯器的。其仿品一是釉面多出現白色星點;二是上半部釉色與下半部釉色反差較大,不協調;三是胎質較松不甚密;四是份量過輕或過重;五是器型沒有康熙時的典雅端莊;六是口沿和圈足的工藝不一樣。只要細心觀察對照,仿品和真品還是可以區分的。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