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窯瓷器的特點是什麼
  • 15年3月1日 19:4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邛窯瓷器的特點是什麼,邛窯分佈在我國的四川省境內,以青釉、青釉褐斑、青釉褐綠斑和彩繪瓷為主,始燒於南北朝衰於宋朝,時間躊度約800年的中國古代陶瓷名窯。那麼邛窯瓷器的特點是什麼呢?

第一,善於將雕塑藝術的手法運用到瓷器的造型上。縱觀邛窯瓷器,雕塑藝術品特別多,例如各類大小動物,胡商俑、武士俑、勞作俑、侍女俑、役僕俑等形象都用雕塑手法作出,就是一些實用生活用具、文房用具、儲盛用具等雕塑藝術的作法也處處可見。另一個巨型三彩釉陶硯台,塑成一個伸頸昂首,瞪眼張嘴的大龜,四腿塑成獸蹄形,蓋用雕塑手法塑成隆起的龜背,再刻劃出背紋和裙邊,既實用又具有很高的藝術性。有的執壺,口部以上塑一鼻孔上翻,鼓目張嘴的人頭,整齊的牙齒外露,似乎正在歌唱。有的器蓋塑成一個天真的兒童,光頭,昂首,兩眼上視,雙臂伸開,兩退上翻,腳交織在一起,天真活潑,很像現在的雜技表演。瓷枕也塑造成虎形,下為一個橢圓形底板,上塑的虎,咧嘴露齒,翻鼻鼓睛;作伏臥狀,背上的枕面四角圓潤,前部較小,後面較大,中間略微低下,虎的前額、眉眼、皮毛和枕面以褐綠彩點畫成彩斑裝飾。

第二,彩繪裝飾十分普遍,邛窯陶瓷有單色釉、如青釉、棕黃色釉、褐黑色釉,灰白色釉。由於泥料較粗,普遍含有細沙粒,胎面普遍施化妝土,用當地原料配出淺黃、深黃、棕黃、老綠、翠綠、孔雀藍、藏藍、紫黃、黑色等彩在瓷器上作畫,大多數是釉下彩。由於邛窯瓷器釉層稀薄,釉下彩或釉上彩不易分辨,但大多數是釉下彩。以大片圓形彩斑、聯珠、多層菱形、圓圈構成的圖案,有些和刻花、劃花、粘貼、捏塑、模印等共同組成裝飾面。最突出的是彩畫。這些釉下彩繪,由於工匠有深厚的文化根底和書畫藝術的功力,以沒骨畫的技法,率然落筆,粗悍展開,畫出的花紋瀟灑豪放,韻味無窮。 貼近生活的創造,四川自古以來崇尚讀書,學子們多貧寒清苦,邛窯創造出省油燈,陸遊說“書燈勿用銅盞,惟瓷盞最省油。蜀有夾瓷盞,注水於盞唇竅中,可省油之半。”受到士大夫文人和廣大庶民百姓歡迎。這種創造為文化教育的普及提供了條件。

以上就是關於“邛窯瓷器的特點是什麼”的相關介紹,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