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派:明末山水畫派之一(共10張圖片)
  • 25年11月23日 07:1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松江派是「華亭派」、「雲間派」、「松江派」的統稱,由於明代的松江是江浙兩省的交通要地,是當時全國工商業較為發達的城市,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所以由董其昌、顧正誼等人分別創立。雖然此派是在松江地區,但實際上都是吳派的延續,將文人畫的創作推向了高峰。由於受到山水畫分宗說的影響,松江派將南宋的風貌展現的淋漓盡致,以其溫潤、淡雅、含蓄為主,注重筆墨情趣,意蘊深遠。明朝唐志契云:「蘇州畫論理,松江畫論筆」,在明末清初時期的畫壇有著較高的聲望。

松江派有著堅實的群眾基礎,其大部分的作品都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尚,其作品一出就會形成巨大的社會反響。其松江畫派的創始人顧正誼被稱為「元四家」,對於畫作的臨摹和鑒賞能力都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大家,非常精通於描繪故事性的題材。其畫作風格初期主要受到馬琬的影響,中期主要受到黃公望的影響,畫作的佈局追求大雅之風,而後期在經過多年的藝術積累之後,有了自己獨特明顯的風格,其山水畫大多都是以方頂為主,山和竹林都是通過層層疊嶂的畫法進行描繪,風格自然,韻味較深。其於1956年所作的《故宮書畫集》、1957年所作的《溪山秋爽圖》是他的名作,從其畫作中可以感受到濃厚的自然魅力及蒼勁之感,精細的工筆、獨特的佈局再加上韻味的奇特使其在明末清初有著較高的聲望,是名藝皆具的大家。

而松江畫派的迅速發展則是在董其昌先生的帶領下,讓更多人瞭解到山水畫的魅力。幾十年的仕途生涯的他,對於山水畫的理解卻是另一番韻味,是明朝晚期最傑出、影響力最大的書畫家。董其昌的山水畫比較注重師法傳統的技法,追求的簡單、淳樸的畫風,對於筆墨的濃淡、韻味較為的看重,從其山水畫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通過其墨色的濃淡,將主體與陪體之間展現的淋漓盡致,看似簡單,卻將秀麗、雅致展現的尤為突出。其作品《巖居圖》、《明董其昌秋興八景圖冊》中看,他所作的山水林石,生動感較為顯著且有著神氣的韻味,通過他的儒雅之筆向觀賞者展現出了董其昌對於做人、做事的態度。

現在的書畫市場上,董其昌先生的畫作一直都是海內外收藏家尋覓的目標,足以可見董其昌先生畫作的珍貴性。山水畫最為興盛的時期就是在明朝時期,而明朝時期畫山水畫的就有400多位山水畫家,社會的形態也造就了他們。

松江派山水畫精品賞析及價格參考:

1:董其昌1631年作溪山清樾圖,尺寸:150×72厘米,估價:RMB 5,500,000 ~ 6,500,000,成交價: RMB 7,130,000 ,成交時間:2011.06.07,拍賣公司: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鈐印款識:款?識:溪山清樾圖。辛未二月寫,董其昌。
鈐?印:宗伯之章、董玄宰
鑒藏印:方小東手藏書畫印、雲亭書畫、燕庇私印、蔽壽樞家珍藏、秘晉齋印章
題?簽:溪山清樾圖。董其昌真跡。芝田陳誠題。鈐?印:陳誠。
題?跋:北苑有此圖。藏王元美先生家,玄宰臨之筆端,真有霹靂鬥也。陳繼儒得觀因題。鈐?印:眉公、腐儒。

此《溪山清越圖》軸作於崇禎四年(1631)年,時董其昌七十七歲,為躲避黨禍的鄉居時期。畫作中已全是董氏成熟畫風,代表了他山水畫的成就。構圖嚴謹,有元四家的影響,近處為坡石雜樹,中段為溪流蜿蜒而下,遠處為層巒疊峰,雨霧縹緲。山石以多種皴法寫就,濃墨點苔,草木華滋。

2:董其昌山寺晴嵐圖立軸,尺寸:145×45厘米,估價:RMB 2,600,000 ~ 3,000,000,成交價: RMB 6,900,000 ,成交時間:2012.12.05,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2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題識:山寺晴嵐。茆屋八九家,小橋跨流水。市上何所有,寒蒲縛江鯉。玄宰畫。
鈐印:董其昌印、宗伯學士
題跋:思翁一生,服膺子久,此幅尤得陡壑密林之神韻,上段作雲峰,大似高彥敬巢雲圖,又一奇也。

3:董其昌1604年作江山高隱圖立軸,尺寸:73.5×29.5厘米,估價:RMB 5,000,000 ~ 7,000,000,成交價: RMB 6,900,000 ,成交時間:2016.06.26,拍賣公司: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6春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款識:1. 江山高隱圖。董玄宰仿董北苑畫,甲辰八月三日在清浦舟中。鈐印:董其昌印(白) 太史氏(朱) 畫禪(朱)
2. 朔旦至金閶門,客以北苑畫授余,雲煙變滅,草木鬱怒,真駭心洞目之觀,乃知米氏父子深得其意。余家有虎兒大姚村圖,政復相類。不師北苑,烏能夢見南宮耶。其昌。鈐印:董其昌印(白)
3. 是歲九月在西湖,以贈德言世丈。玄宰。鈐印:董玄宰(朱白)
題跋:1. 董思翁一生得力北苑,先後與高房山一鼻孔出氣,所稱腕底雲煙兩尚書是也。是幀寫江山高隱小景,用筆設色悉自房山上溯北苑,而青綠渲染、橫沙茂林神似龍宿郊民圖。藜青弟新獲攜觀,倩庵鑒藏。鈐印:吳湖颿印(白)
2. 董文敏畫禪室隨筆卷二所載自題畫跋祗四十餘品,都不著年月,余曾收贈徐道寅一幀,亦載入,蓋皆六十歲以前之作,都用絹本,畫俱精心刻意者。董氏能傳董巨衣缽、三趙精華,都在其時,不比晚歲放筆雖別具化境,然皆隨筆塗抹居多。宋賢骨髓當於畫禪所載諸作中求之,此非皮相之論,識者應韙余言。藜青弟珍此如頭目,與趙松雪畫等觀,自非門外之嗜,洵屬真鑒。癸巳(1953年)秋九月,重為識之,吳倩。鈐印:湖颿(白) 梅景書屋(朱)
籤條:董文敏五十歲仿北苑青綠江山高隱圖真跡。癸巳(1953年)秋,吳倩鑒題。
鑒藏印:湖颿鑒賞(白) 藜青珍藏(朱)。

4:董其昌仿董北苑山水立軸,尺寸:124×51厘米,估價:RMB 5,000,000 ~ 8,000,000,成交價: RMB 6,720,000 ,成交時間:2010.06.03,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5週年春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題識:擬吾家北苑筆意。玄宰。
鈐印:董其昌印、宗伯之章
題跋:(一)清和雨霽,與曇旭照可同觀於舟次。試新山介茶,天池熏菌,單袷露頂,游董宗伯山水中許日。陳繼儒題。鈐印:陳繼儒印、眉公
(二)思翁畫從子久上窺北苑、巨然。子久畫多不作舟航,故思翁畫中亦不作舟航也。四十年前於故宮見思翁鍾賈山陰圖卷,一舟容與,湖天無際。今又見此,皆思翁畫中之奇品,況有眉公題識,尤可寶玩,戊申(1968)嘉平月,蜀人張大千爰。鈐印:張爰之印、大千居士
鑒藏印:清霓心賞、思道堂藏
題籤:明董思翁山水真跡,林清霓署。鈐印:清霓。

此圖是董其昌的典型風格,畫中樹石略有變形,以披麻皴表現山石凹凸起伏的結構和機理效果。用筆追求生澀、稚拙、疏鬆感。用墨則以淡墨為主,清麗秀潤,間以數筆重墨提點精神。構圖則借鑒倪瓚山水畫中典型的三段式,以「之」字形將畫面分為近景、中景和遠景,以筆墨的濃淡和皴法的疏密變化體現景物間的遠近關係。其間配以孤舟、屋舍,但杳無人跡,從而追求枯淡幽靜,蕭散淡遠的意境。

5:趙左1616年作秋江遠眺立軸,尺寸:128×51厘米,估價:RMB 800,000 ~ 1,000,000,成交價: RMB 1,320,000 ,成交時間:2004.11.21,拍賣公司: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04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6:趙左清溪濯足圖立軸,尺寸:135×36.5厘米,估價:RMB 900,000 ~ 1,500,000,成交價: RMB 1,512,000 ,成交時間:2010.12.12,拍賣公司: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0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鈐印:趙左之印、文度氏。
款識:清溪濯足。趙左。
吳湖帆題箋。

此幅題為《清溪濯足》,表現的是傳統的山林隱逸題材,而以長軸的形式,營造出奇峰雄偉,山嶂重疊的縱深感,山石以長披麻皴反覆皴染,風神灑脫,得元人意境。清溪水勢順山坡而下,畫幅左下角的林木中掩映茅屋一所,山中高士坐於屋中,似有所思。清淨雅致的山林氛圍,無疑體現了畫家本人所具有的文人式的隱逸情懷,而來自於屈原《離騷》的「清溪濯足」的意境,也暗喻了這種追求高潔的情懷。此幅曾收錄於《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中出版。

7:沈士充山谿幽居立軸,尺寸:157×68厘米,估價:RMB 180,000 ~ 220,000,成交價: RMB 943,000 ,成交時間:2014.06.03,拍賣公司: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4春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款識:庚午冬日,沈士充寫。
鈐印:沈士充印、子居
鑒藏印:瑞符藏珍
裱邊:沈子居晚歲真跡。庚午為崇禎三年。徐邦達鑒題。鈐印:徐邦達印。

 

8:沈士充山居圖立軸,尺寸:23×33厘米,估價:RMB 600,000 ~ 900,000,成交價: RMB 690,000 ,成交時間:2014.01.12,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第25期精品拍賣會。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