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代仕女畫看文人理想中的女性(共4張圖片)
  • 16年10月1日 19:2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李峋《庭園品書圖》,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藏

  由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與江蘇省美術館聯合主辦的“綽綽清影——館藏清代仕女畫聯展”近日在南藝美術館開幕。鵝蛋形臉、細眉鳳眼、櫻桃紅唇、削肩柳腰,由古代畫家錢慧安、顧洛、李峋、李鳳苞、潘振鏞、黃慎、改簣等創作的14幅清代仕女畫勾勒出當時文人理想中的美女形象。展出作品同時,展覽亦對部分畫作進行“文本分析”,豐富了觀眾對作品的理解。

改簣《仕女》,江蘇省美術館藏

錢慧安《仕女》,江蘇省美術館藏

黃慎《麻姑獻壽圖》,江蘇省美術館藏

  “仕女”也稱為“士女”,最早出現在朱景玄所著的《唐朝名畫錄》中,至宋中期被廣泛應用,一般專指古代社會上層貴族婦女。隨著朝代更替,越來越多普通女性成為仕女原型,體現了市民階層的審美趣味。 

  “仕女畫”屬於中國傳統繪畫中人物畫的範疇,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得愈加成熟。魏晉南北朝是仕女畫的早期發展階段,隋唐時期繁榮興盛,元朝時期稍顯衰退,到了明清時期在文人畫家的積極參與下又獲得了長足發展,且在表現手法上亦豐富多彩,得到了較高的成就。選擇仕女這一題材的畫家往往將心中對“美”的認知投入到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中,並且不同時代的審美意趣也大不相同,從而能看出特定時代下女性美以及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審美意向。 

  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典藏部主任張安平表示,本次展覽除了仕女畫作,還穿插了清代服裝、飾品、明清傢俱,以期營造當時的閨閣氛圍。展覽現場設有互動動畫,增加了趣味性,同時呈現了文獻資料。有的畫作對服飾描繪較為清晰,展覽便由此展開對作品的“文本分析”,豐富觀眾對作品的理解。 

  現把畫家簡要介紹如下:錢慧安(1833—1911),初名貴昌,字吉生,號清溪樵子、雙管樓主,上海寶山人,一作浙江湖州人。善人物仕女,筆意遒勁,姿度閑雅,清新明快,亦間作山水、花卉。為“豫園書畫善會”首任會長,海派代表性畫家之一,程十發稱其為“海派藝術宗師”。 

  顧洛(1763—約1837),字西梅,號禹門,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工人物、山水,人物古雅,山水蒼潤。善花卉、翎毛亦見生動,仕女工致妍麗,尤為著名。 

  李峋(丹崖)史料無載,生卒年及生平皆不詳。 

  李鳳苞(1834—1887),字海客,號丹崖,城橋鎮人。少年聰慧,長大後通曉天文歷算、地理、兵法,旁及音韻、金石、風角、壬遁、醫藥、卜筮、詩文、篆隸、繪畫等。 

  潘振鏞(1852—1921),字承伯,號雅聲、冰壺琴主、訥鈍老人、鈍叟,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幼承家學,山水法文徵明,書法、花卉得惲壽平遺韻。傳世作品以仕女居多,取法費丹旭,淡雅潔淨,肌理細膩,筆姿纖細,與吳嘉猷、沙馥時稱“三絕”。 

  黃慎(1687—約1772),字公懋,號癭瓢,福建寧化人。工草書,擅人物,間作山水、花鳥,為 “揚州八怪”之一。初學上官周,工細,後以粗筆疾行、牽引盤結為特色。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