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明代是一個佛教盛行的社會,因此瓷畫中表現佛教教理的題材有不少。尤其是禪宗,因為它的中國化思維特點,更受大眾看重,相關的瓷畫也更多些。本文就來介紹一種宣揚禪宗“頓悟”思想的瓷畫,看看它的表意特點是怎樣的?
圖2
圖3
圖1-圖3是三塊明代後期的瓷片。從三幅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各有兩名童子或和尚在談論著什麼事情。這樣一幅畫面,筆者認為圖中人物是在談論禪理。這個禪理是禪宗著名的話頭“雲開見日”,來源於惠能的《壇經》。
“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禪宗六祖惠能的核心理論。為了幫助信眾理解這個理論,惠能在其所著的《壇經》中作了一個比喻:將人的“本性”比作太陽,將人的各種錯誤觀念比作烏雲。人之所以犯錯誤、做傻事,都是因為執著邪見,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就像濃厚的烏雲遮住了太陽一般。而人要學佛覺悟,就要拋棄邪見,看清自己的“本性”,猶如撥開烏雲見到太陽。惠能的這個比喻在《壇經》中使用過兩次,我們來看看他具體是怎樣用的?
在《壇經》“般若品第二”裡,惠能講到:“小根之人……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惠能這段話有兩層意思。第一層的大意是:愚鈍的人和聰明的人在智慧上原本沒有差別,但愚鈍的人為什麼聽到佛法卻不能開悟呢?這都是因為他們“邪見障重,煩惱根深”。這“邪見”掩蓋了人的本性,就如濃厚的烏雲遮蔽太陽。人愚鈍、聰明的區別,在於“自心迷悟不同”。第二層意思是:只知向外“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就是愚鈍的人。而懂得頓悟之教者,不執著於外修,只在自心常起正見,就可以“見性”。
在《壇經》“懺悔品第六”中,惠能又說:“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雲……於外著境,被自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此名清淨法身佛。”
這段話惠能要表達的意思是:人的自性原本是清靜的,(受外境影響)產生惡的念頭就做出惡行;產生善的念頭則做出善行。所以,人的自性還沒有產生念頭時,“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產生念頭後,就如“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當“浮雲蓋覆”的局面遇到“風吹雲散”,就會“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人自性的變化就像雲天的關係一般……人執著於外境,“被自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如果遇到真正懂得佛法的人指教,“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這樣就“見性成佛”了。
從上面兩段《壇經》文字中,我們知道了惠能是要通過“雲”和“日”的比喻,讓信徒明白如何“見性成佛”的道理。惠能的觀點是消除“邪見”,不必外求,只需內心“常起正見”,就可以如“風吹雲散”“見性成佛”了。這種禪修方法,就是“頓悟”之道。
這個比喻,後來常被禪師拿來作為話頭教導弟子。《五燈會元》卷十有一則清涼文益禪師與弟子的對話:“(弟子)問:‘雲開見日時如何?’師曰:‘謾語真個。’”就是一例。這則對話中的禪理我們在此不必分析,只需關注對話中將惠能的比喻概括為“雲開見日”四字,仔細品味是十分精當的。我們不妨將表現這個比喻的瓷畫稱為《雲開見日圖》。
下面我們來看看瓷畫,是怎樣具體表現“雲開見日”這個主題的?
圖1的畫面比較簡明:兩個光頭小和尚,雖都是坐著卻也有一動一靜,一問一答之態。他們頭上有一顆太陽,也有“雲開見日”的象徵意義。與圖1的區別是沒有畫雲,成了單純的“見日”。這是在表現惠能比喻中“風吹雲散,上下俱明”的境界。
圖2中兩個童子一立一坐,一動一靜,似乎在一問一答。背景有護欄,欄外有花卉;童子腳下有小草,顯然兩人是在一處庭院裡。童子在談什麼呢?談話內容是從童子頭頂上方一片濃厚的烏雲和雲層中露出半個太陽來暗示的,正是惠能所作的比喻“雲開見日”,以及由這個景象所象徵的“見性成佛”!
圖3中兩個和尚也在熱烈地討論著什麼。他們頭上方的景像是雲已開,日已見,表明他們的話題也是“雲開日見”。
《雲開見日圖》能將禪宗玄妙的“頓悟”思想凝聚在一幅瓷畫中,令人大開眼界。這體現了畫師們的聰明才智,也留下了那個時代禪宗興盛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