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貴婦出遊」彩繪畫像磚(共6張圖片)
  • 19年7月17日 09:53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南朝“貴婦出遊”畫像磚,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國之瑰寶南朝(劉宋)彩繪畫像磚,自1959年始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陳列展出,至今已經61年。余曾3次入館觀覽,凝視佔據1面牆的3行27塊彩繪畫像磚,愛國愛家、文化自信的愉悅感油然而生!1958年,鄧縣張村公社路莊大隊許莊生產隊出土的南朝彩色畫像磚運抵北京後,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範文瀾在《中國通史》第五卷第四節《六朝墓葬》“河南鄧縣學莊南朝畫像磚墓是一個重大發現。”這批畫像磚分別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河南博物院。2006年1月1日,收錄於《中國畫像磚全集》。

圖2 南朝貴婦出遊畫像磚(右上角缺),河南博物院藏

圖6 南北朝畫像磚墓門壁畫:陳大章摹繪身著襠鎧與衫子的擁劍儀門衛士

圖4 顧愷之《女史箴圖》(局部)

圖3 顧愷之《洛神賦圖》修長飄逸的魏晉女裝(局部)

圖5 《河南省鄧州市地名志》第265面前頁:“許莊彩色畫像磚墓”方位

  服飾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南北朝時期的南朝“貴婦出遊”畫像磚中人物所穿的服裝,充分體現了當時婦女的服飾特色,是南朝社會風尚的生動寫照。河南鄧縣學莊南朝畫像磚墓出土畫像磚中,“貴婦出遊”畫像磚有兩塊(已無色彩):一塊為封墓門磚(圖1),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無缺角);另一塊(圖2)鑲嵌在墓室,收藏在河南博物院(右上角缺)。《河南省文物誌·遺存·文物藏品》644頁:“貴婦出遊畫像磚畫面人物形象,反映了南朝達官顯貴崇尚浮華的風氣,是研究南北朝時期繪畫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 

  本文以國博收藏的這塊畫像磚為例做主要介紹。該畫像磚為青灰陶質,長方體形,周邊起凸稜,長38、寬19、厚6.3厘米。畫中表現的是南朝貴族婦女郊遊時的情景。四名女性上身穿裲襠衫,下穿長裙,足蹬高履,走在前面的是兩位貴婦,身姿挺拔、髮髻高聳、臉龐清秀、彎眉大眼、衣帶飄舉,似乎在享受郊外的微風。隨其後的一位貴婦,帶著一柄團扇。跟在貴婦後面的是兩名侍女,髮髻低垂,面龐稍圓,一位雙手放在腰間,由衣衫擋住,另一位懷抱一張茵席,供貴婦休息坐墊之用。畫面強調利用勻整而流暢的線條來表明不同身份、不同年齡的婦女,著力突出前面兩位貴婦的雍容華貴、“秀骨清像”、矜持的表情。畫像磚上的女性與東晉畫家顧愷之《洛神賦圖》(圖3)、《女史箴圖》(圖4)、《列女傳仁智圖》(摹本)中的婦女形象、風格有很多相似之處,服飾線條飄逸靈動。 

  “貴婦出遊”身著的裲襠衫是當時漢化婦女流行服飾。“裲襠”,無袖的坎肩,形似今之“背心”,前幅當胸,後幅當背,外套亦名“馬甲”,故名。(漢)劉熙《釋名·釋衣服》:“其一當胸,其一當背,謂之裲襠。”(晉)陳壽《三國誌·魏·鍾繇傳》引《陸氏異林》:“(婦人)著白練衫,丹繡裲襠。”婦女穿的裲襠,往往加彩繡裝飾。《樂府詩集·南朝(蕭梁)王筠《行路難》:“裲襠雙心共一襪,帕腹兩邊作八襊。”清末史學家王先謙在《釋名疏證補》卷五:“案,即唐宋時之半背,今俗謂之背心。當背當心,亦兩當之義也。”畫像磚上的女性衣袖秀長,雙手只能放在胸前腰間位置,使人物形象保持禮儀的姿態,顯得更加飄逸。褲褶,上穿褶,下著褲,外不加裘裳,故稱。名起於漢末,始為騎服。盛行於南北朝,亦用作常服、朝服。 

  魏晉婦女日常所服,主要為衫、襖、襦、裙、深衣等。除大襟外還有對襟(穿寬袖對襟衫、長裙的女子),領袖施彩繡,腰間繫一圍裳或抱腰,亦稱“腰采”,外束絲帶。(晉)傅玄《艷歌行》“白素為下裾,丹霞為上襦。”婦女服式風格,有窄瘦與寬博之別,如南朝(梁)庾肩吾《南苑還看人》:“細腰宜窄衣,長釵巧挾鬢。”詠其窄式。梁簡文帝《小垂手》:“且復小垂手,廣袖拂紅塵。”(梁)吳均《與柳惲相贈答》:“纖腰曳廣袖,豐額畫蛾眉。”則是詠寬衣的。南朝(齊)謝朓《贈王主簿》:“輕歌急綺帶,含笑解羅襦。”南朝(梁)何思澂《南苑逢美女》:“風捲葡萄帶,日照石榴裙。”梁武帝蕭綱《和湘東王名拭悅傾城》:“美人稱絕世,衫輕見跳脫。”(“跳脫”,女孩子著短衫露出手臂上的腕釧),繪聲繪色地形容身著衫、襦、裙、襖服式效果。褲褶,上穿褶,下著褲,外不加裘裳,故稱。名起於漢末,始為騎服。盛行於南北朝,亦用作常服、朝服。《晉書·楊濟傳》:“濟有才藝,嘗從武帝校獵北芒下,與侍中王濟俱著布褲褶,騎馬執角弓在輦前。”宋·陸游《聞虜亂有感》:“儒冠忽忽垂五十,急裝何由穿褲褶。”沈從文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魏晉南北朝服飾》一書中指出:傳統的深衣制長衣、袍服,已不大適應社會需要,而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褲褶漸成主流,不分貴賤、男女都可穿用。河南鄧縣學莊出土磚刻人物穿的,正是具有代表性的流行褲褶。女子衣著“上儉下豐”。髦以假髮相襯,西晉作十字式大髻;東晉則做成兩鬢抱面,遮蔽眉額形狀,緩鬢傾鬢,以為盛飾;東晉末至齊、梁間改為束髮上聳成雙環。衣著為襦裙套裝,原始於漢代,晉代時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寬大的特色。足穿笏頭履、高齒屐,流行一時。 

  畫像磚上四名女性腳穿高翹“笏頭履”,大致與秦漢時大抵相同,即或在鞋面繡上彩色花紋,或是將金箔剪成花樣,粘貼或縫綴在鞋幫上面。鞋履頭採用厚底或製成圓頭、方頭、歧頭、笏頭,“日變月易”,花樣翻新,並出現了用木塊或以多層布片、皮革,縫納成高底“重台履”等。畫像磚上四名女性腳穿高翹“笏頭履”,前部上翹的都分可以伸出裙外托住裙子的下擺,避免裙擺拖地,以方便行走。 

  南朝(劉宋)彩繪畫像磚,自許莊出土62年來,地名全錯引為“學莊”。最早將地名“許莊”,錯用“學莊”的是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編輯的《鄧縣彩色畫像磚墓》(文物出版社1958年12月)。1959 年《考古》第5期,柳涵撰《鄧縣畫像磚的時代研究》開篇云:“《鄧縣彩色畫像磚墓》一書,已於1958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因為這批材料很重要,所以將個人的幾點看法略述於後。”可見柳涵撰《鄧縣畫像磚的時代研究》,是依據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編輯、文物出版社出版《鄧縣彩色畫像磚墓》,錯引地名“學莊”的。1963年10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彩色版《鄧縣彩色畫像磚墓》,再次將地名錯引“學莊”。 

  稽《河南省鄧州市地名志》(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1月版:地名“許莊”辭條279頁:“許莊,清初,許姓由張村遷此。西南有南北朝彩色畫像磚墓,出土有彩畫磚、五銖錢等文物。”(圖5)。如今百度網絡,凡是將“許莊”錯引“學莊”者,皆為未入實地考察者。據筆者研究:鄧州市曾先後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均無“學”姓。“許莊”歷史地名確真,讀錯、寫錯、引錯達61年,都應糾錯! 

  2005年秋,筆者探訪許莊遺殘墓穴。余問年愈七旬老者:“老先生,你姓學?”老者擺手道:“我姓許不姓‘學’,俺村沒有姓‘學’的。當年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的人把‘許莊’讀作‘學莊’。”1958年春,北京的陳大章(1930—2015)在村裡住了幾個月,他既是壁畫摹繪者(圖6),又是《鄧縣彩色畫像磚墓》執筆人。許老先生還告訴我:“1959年、1963年陳大章又來許莊,還背走有圖畫的幾塊墓葬磚。”臨別時,老先生送我兩塊墓葬楔子磚(長19.5、大頭17.4、小頭16.2、厚6.3厘米),磚小頭模“蓮化生紋”,收藏至今。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