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喦早年竹畫佳作《十五竹圖》(1張圖片)
  • 17年10月25日 07:04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竹,是自然界中常見之物,因其四季常青,且節中空虛又堅韌不拔,畫家們常以繪竹來表達自己遠大志向和堅貞不屈的風格。清代畫家華喦就是繪作竹畫的行家裡手。 

  華喦,字秋岳,號新羅山人、東園生、布衣生、離垢居士;清福建臨汀(今上杭)人,僑居揚州(今江蘇揚州市),以賣畫為生。晚年寓居杭州;能詩、工書、善畫,擅畫山水、花鳥、人物、草蟲,尤精畫動物,形象生動,多受明代名家陳洪綬、清代惲壽平等筆法影響,重視寫生中寫意。其畫作構圖新穎,獨樹一幟,對清中葉及其以後的畫壇影響很大。這幅《十五竹圖》(見圖),即是華喦竹畫中的代表之作。 

  《十五竹圖》,紙本,立軸,水墨畫,縱113、橫30厘米。整個畫面,是十五竿青翠竹篁,直立於青山與湖石圈成的坪面之上。枝葉披散,仰俯有序,相互掩映,生動見趣,筆略乾澀中又呈濕潤。畫心右上角,有畫家以行楷體所書七言四句詩。詩云: 

  煙梢零亂一川寒, 

  換得天外錦繡端。 

  卻憶東窗舊時竹, 

  年末新簡盡成竿。 

  款落:“新羅山人,寫於講聲書捨。”雖未標明作畫年份,就從畫面筆法觀察,此畫當是畫家的早年作品。 

  《十五竹圖》,共有四家為之題跋,兩家跋於畫心,兩家跋於裱邊,分別是吳焯、汪惟憲、奚岡和吳錫麒。四人都是清代中葉聲譽卓著的嘉士名賢,同為華喦好友,且當時均在杭州。 

  吳焯(1676—1733),字尺鳧,曾字幼魯,號繡谷。喜聚書,尤好宋、元刻本,藏書數萬卷。又好校勘,精小篆,善填詞,著有《珍瓏簾詞》等。古文擅名江南,尤擅鑒賞書畫。 

  汪惟憲,字子宜,一字積山,號水蓮;著有《尊聞錄》《積山詩文集》等,善鑒賞,於杭州甚有名氣。 

  奚岡(1746—1803),初名奚鋼,字純章,號鐵生,別號鶴渚生、蒙泉外史、蒙道士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工篆刻,為“西泠八家”之一。善畫山水,兼工花卉、蘭竹,取法婁東派,以瀟灑自得為宗,超脫自然。 

  吳錫麒(1746—1818),字聖征,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十年(1775)進士及第,職內編修官至國子監祭酒。兩充會試同考官。辭官後,主講揚州(今江蘇揚州)安定、樂儀兩書院。善詩,工駢文,名列“揚州八大家”之一,藝林奉為文壇圭皋。 

  畫心及裱邊之外右側,有行楷體直書籤條:“新羅山人畫十五竹圖 乾嘉名賢題句”,款落:“庚子初夏,吳倩題籤”。此“庚子”,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抑或是道光二十年(1840),還是光緒二十六年(1900),尚待考證中。 

  華喦畫成《十五竹圖》,能邀時為名賢的四人為之題書詩跋,在一幅畫上抒發情懷,結成竹緣,此是文壇不易之事。於是,詩與畫,合為清韻,鑄就了雅致簡逸樂章,無疑提高了《十五竹圖》的文化身價,以致此畫的綿綿流傳。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