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畫家丁觀鵬《乞巧圖》(1張圖片)
  • 17年1月7日 23:40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在現代一些人的眼裡,七夕節是情人節,宋代詞人秦觀的《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便寫出了人們祈求幸福美滿、愛情永恆的美好心願。其實七夕節起初並不是情人節,而是乞巧節,即女子學藝、展示技能的節日,清代畫家丁觀鵬的《乞巧圖》(見圖),就有描繪女針乞巧之情形。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古代女子在農曆七月初七月下拜織女、穿針乞巧的習俗。 

  七夕乞巧習俗緣於漢代,歷代文人筆記裡多有記載,最早見於東晉葛洪《西京雜記》。當時的風俗是“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南北朝時已成風氣,《荊楚歲時記》稱:“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瑜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在七夕節,女子通過對織女的祭拜來祈願擁有智慧和巧藝。到了唐代,七夕節慶越來越熱鬧,五代十國時期的王仁裕在筆記小說《開元天寶遺事》中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到明清時,七夕節花樣更多,除了在庭院中,擺設香案,陳瓜果,望空焚香膜拜,穿七孔針外,還流行“丟巧針”。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丟針”條:“京師閨閣,於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謂之‘丟針兒’。” 

  丁觀鵬,活動於康熙末期至乾隆中期,北京人。雍正四年(1726)進入宮廷為畫院處行走,是雍正、乾隆朝畫院高手,與唐岱、郎世寧、張宗蒼、金廷標齊名。造詣深湛。在宮廷畫院五十年左右,作品近二百件。他擅道釋、人物等題材,尤精仙佛、神像等,取法明代丁雲鵬,漸有出藍之譽。傳世作品有《法界源流圖》《乞巧圖》《無量壽佛圖》《寶相觀音圖》等。 

  丁觀鵬的這幅《乞巧圖》(見圖),採用白描手法,運筆如行雲流水,描繪出七夕夜間庭院中婦女們燃燭齋供的情景。畫面上的貴婦三五成群,或立或坐,或相互交談,或成群結隊,或輕盈漫步,或仰穿針線,動態多姿。眾侍女忙於上燈、燒水、執壺、捧盤、抬桌。畫卷結尾到向天齋供為止,類似連續畫,反映了七夕乞巧的風俗情景及過程。庭院內以翠竹、假山、松、梧等為佈景。婦女髮絲,著墨細勻,衣褶線條流暢,飾紋刻畫細緻,佩環飄動,得“吳帶當風”之姿。全圖色彩豐富,人物頗具動感,是清代宮廷繪畫中合筆畫的代表作之一。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