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時期經典碑帖欣賞(共19張圖片)
  • 21年5月28日 19:2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一)

隋唐五代時期經典碑帖欣賞,你最喜歡哪個大家的?

(隋)無名氏 21.2CM *127.8CM 北京故宮博物院 藏

點評:

《出師頌》採用章草體,凡十四行,筆法淳樸,結體遒密,墨彩如新。清安岐稱之為「神妙之跡」。

自唐朝以來,一直流傳有序,唐朝由太平公主收藏,宋朝紹興年間入宮廷收藏,明代由著名收藏家王世懋收藏,乾隆皇帝曾將其收入《三希堂法帖》。1922年,遜位清帝溥儀以賞賜傅傑的名義,將該卷攜出宮外,1945年後失散民間。2003年7月突然在中國嘉德2003年春季拍賣會上亮相,引起業界軒然大波。

作者簡介:

《出師頌》傳為西晉索靖書。宋米佑人題跋:「右出師頌,隋賢書。紹興九年四月七日。臣米友仁審定。」後據考證,米友仁語不謬,應是隋代佚名書家作。

(二)

夢奠帖

隋唐五代時期經典碑帖欣賞,你最喜歡哪個大家的?

(唐)歐陽詢 25.5厘米*33.6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 藏

點評:

《夢奠帖》又稱《仲尼夢奠帖》,禿筆疾書,通篇蒼勁古茂,清勁絕塵,嫵媚而剛勁。元代書法家郭天賜在跋中曰:「此本勁險刻歷,森森然如武庫之戈戟,向背轉折深得二王風氣,世之歐行第一書也。」

張翰帖

隋唐五代時期經典碑帖欣賞,你最喜歡哪個大家的?

(唐)歐陽詢 25.1厘米*31.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藏

點評:

《張翰帖》也稱《季鷹帖》,為唐人鉤填本,稍失真,鋒稜顯得稍差。字的重心壓在左側,而以千鈞之勢出一奇筆壓向右側,使每個字的結體形成一種逆反之勢,然後再向右用力使之化險為夷,可謂「險中求穩,別有樂趣」,這也正是歐陽詢的獨特風格。該帖被後世稱為「天下第七行書」。

作者簡介:

歐陽詢(557-641),字信本,潭州臨湖(今湖南長沙)人,隋末唐初書法家。初學王字,後兼收漢隸、章草、北碑書法,廣采名家之長,八體兼備,法度森嚴,剛健遒勁。其楷書被稱為唐人第一,號為「歐體」,也稱「率更體」。

(三)虞摹蘭亭序

隋唐五代時期經典碑帖欣賞,你最喜歡哪個大家的?

(唐)虞世南 摹 24.8厘米*57.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點評:

傳世的《蘭亭序》的唐人摹本和臨本諸多,著名的有馮承素的「馮本」、諸遂良的「褚本」、虞世南的「虞本」及歐陽詢的「定武本」。最能體現《蘭亭序》原貌的是「馮本」,也叫「神龍本」,最能體現《蘭亭》魂魄的是「褚本」,而最能體現《蘭亭》意韻的是「虞本」。

「虞本」因卷中有元天歷內府藏印,亦稱「天歷本」。虞世南得智勇真傳,直接魏晉風韻,與王羲之書法意韻極為接近,用筆渾厚,點畫沉遂。因屬於唐人勾描,少銳利筆鋒,墨色清淡,氣息古穆。在明代之前,此本一直被認為是褚遂良臨本,而董其昌認為「似永興所臨」,清梁清標在卷首題籤「唐虞世南臨禊帖」,遂定為虞世南臨本。該帖曾經宋高宗內府、元天歷內府、明楊士述、吳治、董其昌、茅止生、楊宛、馮銓,清梁清標、安岐、乾隆內府等處收藏,清代刻入「蘭亭八柱」,列為第一。

作者簡介: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人,歷經南朝陳和隋、唐兩代,著名書法家和詩人。自幼愛好書法,少年時學於顧野王,後師從著名書法家的七世孫智永,作品外柔內剛,圓融遒麗,如裙帶飄揚而又不失莊重。

(四)

倪寬贊

隋唐五代時期經典碑帖欣賞,你最喜歡哪個大家的?

(唐)褚遂良 25.6厘米*576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點評:

此帖為褚遂良晚年所書,是其楷書代表作之一。趙孟頫評價:「褚《倪寬贊》,容夷婉暢,如得道之士,世塵不能一毫嬰之。」吳寬道:「書家謂作字能寓篆隸法則高古,今觀褚公所書《倪寬贊》益信。」蘇軾說:「清遠瀟灑,微雜隸體。」總而言之,《倪寬贊》用筆富於變化,起筆輕捷,收筆沉著,中鋒用筆的同事摻雜著輕盈瀟灑、靈活自然的筆墨,給人以莊重而又飄逸之感。

褚摹蘭亭序

隋唐五代時期經典碑帖欣賞,你最喜歡哪個大家的?

(唐)褚遂良 24厘米*88.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點評:

傳世的王羲之《蘭亭序》都為唐人摹本。在所有的唐人摹本中,以褚遂良摹本最得其魂魄。此摹本以臨寫為主,輔以勾描,顯得非常流暢,深得蘭亭神韻。筆力輕健,點畫溫潤,用筆少鋒芒,與」神龍本「呈鵝毛筆書寫特點的風格迥異。也有人認為,次帖為米芾再臨本,又據作品質地屬楮皮紙,是宋以後方普遍使用的紙質,也可印證此為北宋摹本。又因卷後有米芾題詩,故稱」米芾詩題本「。

此《蘭亭序》曾經北宋滕中、南宋紹興內府,元趙孟頫,明浦江鄭氏、項元汴,清卞永譽,乾隆內府遞藏,後刻入」蘭亭八柱「。

作者簡介: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唐初四大書家」之一。因被封為河南郡公,世稱「褚河南」。博涉文史,尤工書法。其書初學歐陽詢,繼學虞世南,後取法王羲之,融會漢隸。魏征評價其「遂良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體」。其書正楷豐腴妍媚而不失端莊,行草婉暢而不乏遒勁。《唐人書評》評價褚遂良的書法說:「字裡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

(五)文賦

隋唐五代時期經典碑帖欣賞,你最喜歡哪個大家的?

(局部)(唐)陸柬之 25.9厘米*355.2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點評:

《文賦》為西晉文學家和書法家陸機所作,其後裔陸柬之懷著對先輩的崇敬書寫了此賦。它是初唐時期少有的幾部名家真跡之一。該帖氣韻和章法深的王羲之《蘭亭序》之神韻。字體以正、行為主,間參草字,配合默契,渾然天成。用筆圓潤而少露鋒芒,筆法瀟灑無滯無礙,超逸神俊,深得晉人韻味。通篇144行1658字。

作者簡介:

陸柬之(585-638)吳郡(今蘇州吳縣)人,虞世南的外甥,唐代著名書法家。曾任崇侍書學士,世稱「路學士」。自幼隨舅父學書,晚年上溯「二王」,與歐陽詢、褚遂良齊名。書法極得王羲之筆意,字體文雅,縝密嚴謹,筆法飄逸,妍媚動人,隸行皆入妙品。張懷瓘稱其書有「一覽未察,沉妍始精」之妙。

(六)書譜

隋唐五代時期經典碑帖欣賞,你最喜歡哪個大家的?

(局部)(唐)孫過庭 27.2厘米*898.24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點評:

《書譜》是孫過庭的傳世墨跡,也是中國書學史上一篇劃時代的書法論著。在論著中,孫過庭提出他著名的書法觀:「古不乖時,今不同弊」,為書法美學理論奠定了基礎。就書法而論,米芾評道:「過庭草書《書譜》,甚有右軍法。作字落腳差勁前而直,此乃過庭法。凡世稱右軍書有此等字,皆孫筆也。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傳世只上卷,351行3000餘字。

作者簡介:

孫過庭(646?-691?),字虔禮,陳留(今河南開封)人【也有資料稱其富陽(今浙江)人】,而其自稱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唐代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書法上追「二王」,旁采章草,融二者為一體,並出之己意,極具法度,有魏晉遺風。唐張懷瑾評價說:「博雅有文章,草書憲章二王,工於用筆,峻拔剛斷,尚異好奇,然所謂少功用,有天才。。。。隸、行、草入能品。」

(七)草書古詩四首

隋唐五代時期經典碑帖欣賞,你最喜歡哪個大家的?

(局部)(唐)張旭 狂草 28.8厘米*192.3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點評:

《草書古詩四首》是張旭狂草的代表作,是草書藝術的巔峰。其草書震古爍今,唐文宗曾下詔將李白的詩歌、張旭的草書、斐旻的劍舞定位天下「三絕」。唐韓愈《宋高閒上人序》中贊之:「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後世。」

作者簡介:

孫過庭(675?-750?),字伯高,一字季明,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唐代詩人、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官至金吾長史,世稱「張長史」。其母是陸柬之的侄女,亦即是虞世南的外孫女。初承家學,後上溯二王、張芝,並加以創新變化,創造出瀟灑磊落、變幻莫測的狂草,驚世駭俗,被後世稱為「草聖」。作書時旁若無人,如癡如醉,如癲如狂,雅稱「張顛」。楷書端正謹嚴,規矩至極,黃山谷譽其為「唐人正書無能出其右者」。

(八)

自書告身帖

隋唐五代時期經典碑帖欣賞,你最喜歡哪個大家的?

(唐)顏真卿 楷書 尺寸不詳 日本中村不折氏書道博物館藏

點評:

《自書告身帖》又稱《自書太子少師告》,傳為顏真卿書,典型的「顏體」楷書。北宋書學理論家朱長文贊其書:「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鉤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獻以來,未有如公者也。」曾經南宋紹興內府,韓侂胄、賈似道,明韓逢禧,清梁清標、安岐以及乾隆內府,恭親王等收藏。

祭侄文稿

隋唐五代時期經典碑帖欣賞,你最喜歡哪個大家的?

(唐)顏真卿 行書 28.2厘米*75.5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點評:

《祭侄文稿》又稱《祭侄季明文稿》。文中季明即顏季明,顏真卿兄長顏杲卿的第三子。安史之亂初,顏氏兄弟分別在平原、常山率軍平叛,顏季明往返於兩郡之間傳遞消息,共同效忠唐室。其後常山失陷,季明慘死,歸葬時僅存頭顱。顏真卿做此文祭奠之時,悲憤交加,情不自禁,錯桀之處較多,時有塗抹。但也正因這樣,通篇得凝重峻澀而又神采飛動,筆勢圓潤雄奇,姿態橫生,純以神寫,得自然之妙,堪稱動人心魄的悲憤之作。元鮮於樞認為此帖僅次於《蘭亭序》,為「天下第二行書」,也為歷代書家公認。

湖州帖

隋唐五代時期經典碑帖欣賞,你最喜歡哪個大家的?

(唐) 顏真卿 行書 27.6厘米*50.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點評:

顏真卿任湖州刺史六年,著書頗豐。此帖作於大歷十年(775)七月以後至年底前,湖州遭水之後。該帖用筆側媚多姿,書法圓轉連綿,豐麗超動,墨色華潤,心境安然見於紙上。「劉尚書」下二字不清,應是「安撫」。曾經宣和內府,賈似道,明項元汴、張則之,清梁清標、安岐、內府等收藏。

作者簡介:

顏真卿(7009-784),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傑出的書法家。曾為太原太守,世稱「顏平原」;後封魯郡開國公,又稱「顏魯公」。幼時家貧,蘸水在壁上練字。後師從褚遂良,又在張旭處得筆法。顏體汲取「唐初四大家」之所長,兼收漢隸和魏碑筆意,以篆籀行筆,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雄健的「顏體」楷書成為萬世之典範。蘇軾總結說,「書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畫至於吳道子,書至於顏魯公,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盡矣。」顏真卿在書法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九)

苦筍帖

隋唐五代時期經典碑帖欣賞,你最喜歡哪個大家的?

(唐)懷素 草書 25.1厘米*12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點評:

《苦筍帖》僅2行14字,筆法嫻熟,字圓鋒正,但又具有狂放飄逸之態,宛如蛇舞龍騰,行雲布雨,縱橫不群,迅疾駭人,墨彩如新,直逼二王書風。黃庭堅《山谷題跋》:「張妙於肥,藏真妙於瘦」。從此帖看亦是多用枯墨瘦筆。儘管筆畫粗細變化不多,但有單純明朗的特色,增強了結體疏放的感覺,與其奔流直下、一氣呵成的狂草書勢相得益彰,《苦筍帖》是懷素傳世書跡中的代表作。

自敘帖

隋唐五代時期經典碑帖欣賞,你最喜歡哪個大家的?

(唐)懷素 【唐馮承素摹】草書 28.3厘米*775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點評:

《自敘帖》寫於大歷十二年(777),懷素時年41歲,書法已大成。該帖是懷素狂草的代表作。全文126行698字。正如帖中所說:「寒猿飲水撼枯籐,壯士拔山伸勁鐵。」通篇中鋒用筆,宛如鐵錐劃沙,縱橫斜直無往不收。上下呼應如疾風驟雨,「奔蛇走虺勢入座,驟雨旋風聲滿堂」。如是疾速,但懷素卻能於通篇飛草之中極少失誤。清代安岐謂此帖:「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於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隋唐五代時期經典碑帖欣賞,你最喜歡哪個大家的?

(唐)懷素 草書 33.7厘米*1739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館藏

點評:

《小草千字文》是懷素晚年所書,草書從如驟雨旋風般轉到古雅平淡,字與字不相連屬,筆道更加蒼勁渾樸,不顛不狂,不急不躁,氣調猶為清逸,且中規中矩,字體大小一致。此帖又稱「小字貞元千字文」,是他所書千字文中最為精美者,人譽為「一字值千金」,遂被稱為「千金貼」。

作者簡介:

懷素(725-785),字藏真,長沙(今湖南)人,唐代著名書法家。俗姓錢,10歲出家為僧,為玄奘三藏法師弟子,又稱「零陵僧」、「釋長沙」。幼年好書,貧無紙墨,蕉葉代紙以練筆。其寫壞的筆很多,埋在一起名為「筆塚」。成年後諸體皆能,以草書聞名。其草書出於張旭,並有所發展,後世謂「以狂繼顛」,二人並稱「顛張醉素」。性疏放而不拘小節,喜飲酒,每遇酒酣興發之時,看到圭壁、裡牆、衣帛、器皿,便手中技癢,靡不書之。書如其名,也以狅逸而著稱。

(十)蒙詔帖

隋唐五代時期經典碑帖欣賞,你最喜歡哪個大家的?

(唐)柳公權 草書 26.8厘米*57.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評價:

《蒙詔帖》又名《翰林帖》,被後世評為「天下第六行書」。此帖傳為柳公權寫的一通信札,告訴對方自己年老體衰,能力有限,雖然有個閒官職位,可也不能為別人辦什麼大事,請諒解自己的難處。用筆斬釘截鐵,提示捎帶顏法,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但又不失飄逸瀟灑之美感。

書法的前四行用筆較雄暢,結字亦尚穩妥,而後幾行用筆逐漸瘦薄,結字多鬆散,末行的「權」字筆畫也不成結構,與柳氏遒媚勁健的書風懸殊較大。種種跡象表明,此帖非柳書,乃是宋人仿本。

曾經宋內府、明韓世能、清馮銓、安岐收藏,以後又入清內府,曾刻入《三希堂法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作者簡介:

柳公權(778-865),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唐代著名書法家。因被封為河東郡公,世稱「柳河東」;官至太子少師,故也稱「柳少師」、書法初學王羲之,後宗顏真卿,吸取初唐諸家筆法,並融匯新意自成一家,在晉人勁媚和顏書雍容雄渾之間,創獨樹一幟的「柳體」楷書書法。其遒媚勁鍵的書體可與顏書的雄渾寬博像媲美,後世有「顏筋柳骨」的說法。

(十一)張好好詩

隋唐五代時期經典碑帖欣賞,你最喜歡哪個大家的?

(局部)(唐)杜牧 行書 28.2厘米*16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點評:

《張好好詩》是杜牧僅存的書法墨跡。文中的張好好詩一名才華出眾、容貌嬌美的歌伎。詩載《樊川集》中,末二句因傷殘缺「灑盡滿」、「一書」等字。通篇字體姿媚,用筆勁健。書風古樸流美,墨跡濃淡相間,時有枯筆飛白。卷前有宋徽宗趙佶書籤「唐杜牧張好好詩」,歸內府收藏,以後歷經賈似道,明項元汴、張孝思,清梁清標、乾隆內府、張伯駒等收藏。

作者簡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詩人。晚年居長安城南樊川別墅,後世稱之為「杜紫微」、「杜樊川」。工行草書,但其名為詩名所掩。董其昌《容台集》稱「深得六朝人氣韻,余所見顏柳以後,若溫飛卿與牧之,亦名家也」,並謂其書「大有六朝風韻」。《宣和書譜》評價:「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裡。」

(十二)

夏熱帖(五代)楊凝式 草書 23.8厘米*3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五代)楊凝式 草書 23.8厘米*3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隋唐五代時期經典碑帖欣賞,你最喜歡哪個大家的?

(五代)楊凝式 草書 23.8厘米*3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點評:

夏熱帖是楊凝式唯一的傳世草書作品,書法兼取唐顏真卿、柳公權筆法,體勢雄奇險崛,運筆爽利挺拔,與他的楷書、行書作品相比較,藝術風格迥殊,表現出了書家的豐富藝術變化,為楊凝式書法代表作品作之一。《夏熱帖》是楊凝式寫的一封信札。內容大致是,因天氣炎熱,送給僧人消夏飲料「酥密水」表示問候。

此帖曾經為宋賢志堂,元趙孟頫,明項元汴,清曹溶、納蘭性德、乾隆內府等收藏,被刻入《三希堂法帖》。

韭花帖

隋唐五代時期經典碑帖欣賞,你最喜歡哪個大家的?

(五代)楊凝式 行楷 26厘米*28厘米 羅振玉曾收藏

點評:

《韭花帖》為一行楷手札,楊凝式的代表作之一。通篇佈局疏朗,字體介於行書和楷書之間,字與字之間步白較大但又相互顧盼,清秀灑脫,深得王羲之《蘭亭序》的筆意,神韻有異曲同工之妙,被稱為「天下第五行書」。

目前所知《韭花帖》有三本:一為清內府藏本,今藏無錫博物館,曾刻入《三希堂法帖》中;一本為裴伯謙藏本,見於《支那墨跡大成》,今已佚;一本為羅振玉藏本。據考證,三本中只有羅振玉藏本為真跡。此帖歷來作為帝王御覽之寶深藏宮中,曾經入宋徽宗宣和內府,和南宋紹興內府。元代此本為張宴所藏,有張宴跋,明時歸項元汴、吳楨所遞藏。乾隆時鑒書博士冒滅門之罪,以摹本偷換,摹本留在宮中,即為清內府藏本;真跡後來流入民間,清末為羅振玉購得收藏,今不知所在,現只有影印本傳世。

作者簡介:

楊凝式(873-954),字景度,號虛白,華陰(今陝西)人。五代時期官至太子太保,世稱「楊少師」。五代時期朝代更迭頻繁,連年戰亂,為了避禍,曾在洛陽裝瘋自晦,時人稱之「楊風(瘋)子」。其書法初學歐陽詢、顏真卿、懷素、柳公權,又後上溯魏晉,習二王法,用筆縱逸道放,瀟灑多變。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