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韭花帖》引首:乾隆帝行書題「楊少師韭花帖妙跡」
楊凝式(873-954年),字景度,號虛白,陝西華陰人。唐末為秘書郎,五代時官至太子少師,也稱「楊太師」。他曾佯瘋自晦,以是「楊瘋子」便成了他的雅號。他能吟詩,多雜諧,尤善於書札。
《韭花帖》是一封信札,內容是敘述晝寢醒來,腹中甚饑之時,恰逢有人奉送韭花,非常適口,遂執筆以表現謝意。此帖的字體介於行書和楷書之間,布白舒朗,秀氣瀟灑,深得王羲之《蘭亭集敘》的筆意。《韭花帖》,被稱天下第五行書。
《韭花帖》,高26厘米,寬28厘米,楊凝式代表作
黃庭堅賦詩盛讚其說:「眾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闌。」董其昌曾說:「少師韭花帖,略帶行體,蕭散有致,比少師他書欹側取態者有殊,然欹側取態,故是少師佳處。」
下面,我們將《韭花帖》裁剪放大欣賞,讓各人徹底感悟翰墨風流:
作為行楷佳作,楊凝式沒有刻意尋求整潔的結構,也不去接納海潮似的行氣之法,而是如下棋似的、閒庭信步式的景象。發起各人逐字觀看,領會楊凝式謄寫時的心情:
飄逸小字,走走停停,故意偶然,如遊走湖邊,或撿石,或踢腿,或清歌,或小跑,前行而邊賞景,非常得意。
上面這是第三行了,特殊要注意字間趣意,這時,楊凝式已完全得心應手,三步一停,五步一望,顧盼有姿,又不失行氣,非常有妙趣。
單字的《韭花帖》,字勢形態一覽無餘,字字飄逸,如明分離落天空,似山間小花,粉飾有序。
唐代以來的書法非常講求力與氣的有機融合,有令人望而生畏的板滯之作,也有許多神至氣足的傳世書法佳作,不容置疑《韭花帖》便是無可挑剔的氣韻十足之佳作。尤其通過小字的節奏,便能充實意會。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