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花錢紋飾看民族花文化的傳承(共12張圖片)
  • 20年10月14日 00:44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月中丹桂”花錢

  在我國的民俗文化中,花卉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民俗即民間風俗,是廣大民眾所創造和傳承的文化現象,具有民族性與地方性的特徵,即所說的“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這也反映在花卉的諸多寓意之上,而在花錢上我們更能明顯地看出。

圖2 多子多喜石榴花錢

圖3 “玉堂富貴”牡丹花錢

圖4 麒麟送子蓮花花錢

圖5 富貴壽考花錢

圖6 連連有餘花錢

圖7 梅花花錢

圖8 蘭花花錢

圖9 菊花花錢

  花卉與民俗文化

  桂花與民俗文化。關於桂花,漢晉以來,就有月宮桂樹之說。《太平御覽》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樹。”進而有吳剛在月中伐桂的傳說。人們以月中折桂、蟾宮折桂來比喻科舉考中,至今還在使用。月亮和桂花的傳說還演化出中秋賞桂、飲桂花酒的習俗。

  圖1是“月中丹桂”花錢,清代。在此類花錢的寓意之中,清代人們還賦予桂花以勝利、崇高、友好、吉祥的象徵。古有仕途得志者、飛黃騰達者謂之折桂,在科舉時代,桂花象徵文人的榮譽。“蟾宮折桂”就是進士及第的雅稱。因“桂”諧音“貴”,所以桂花又有榮華富貴的寓意,有些地方的習俗新娘子要帶桂花,則是寓意“早生貴子”。

  石榴花與民俗文化。圖2是多子多喜石榴花錢,清代。此花錢背面雕一石榴和喜鵲,在中國傳統圖案中,石榴因籽實很多被用來表示“多子”,而兩隻石榴在一起更凸顯出了它“多子”的含義,此圖案的寓意應是“多子多喜”,生活紅紅火火。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喜歡紅火喜慶的場景,石榴象徵了中國人希望的那種紅紅火火多子多福的美好生活。石榴花色如火一般,熱情艷麗,滿枝的石榴花象徵了繁榮、美好、紅紅火火的日子。石榴的榴以往是“留”字的,所以很多人賦予石榴為“留”之意,有成語“送榴傳誼”,就是代表這一意思,成為有中原特色的民俗。石榴果實裡含籽粒甚多,常用來寓意多子多福。石榴是家族興旺、綿延不斷的一種象徵。明代蔣一葵《燕京五月歌》“石榴花發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雲。千門萬戶買不盡,剩將女兒染紅裙。”說出了明代人們對石榴的喜愛。正因為此類花錢中多為石榴圖案,時光流逝,後人也將更多吉祥詞彙賦予在石榴之上。

  如圖3是“玉堂富貴”牡丹花錢,清代。我國人民自古就把牡丹的形象作為富麗繁榮的象徵,把它的形象用於傳統藝術以寄予富貴之期望,正是符合了正面的文字含義。唐代劉禹錫《賞牡丹一首》“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枚花錢形象地展現出前人對牡丹一如既往的喜愛與讚美。

  蓮花與民俗文化。蓮花在春秋戰國時曾被用作飾紋。自佛教傳入中國,便以蓮花作為佛教標誌,代表“淨土”,象徵“純潔”,寓意“吉祥”,蓮花因此在佛教藝術中成了主要裝飾題材,是古代常用的寓意圖案之一。當然蓮花的寓意還很多。蓮花亭亭玉立常與雙魚放在一起,寓意為“連連有餘”。此外蓮花還有多子多福的寓意。

  如圖4是麒麟送子蓮花花錢,清代。此花錢鑄造精良,掛環為荷葉狀,形象逼真,正面為麒麟送子,麒麟栩栩如生,孩子活潑可愛,滿面笑容,憨態可掬。背面為仙鶴,仙鶴雙翅展開,單體獨立,炯炯有神。其畫面生動、形象逼真,製作工藝精細,富有深邃的民俗文化內涵。

  我們不由得想起“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代詩人楊萬里將小荷初生描繪出來,營造出一個極為柔和、寧靜的世界。為這個花錢更增加了一些天然的動態美。

  圖5是富貴壽考花錢,清代。此花錢正面楷書“富貴壽考”,背面為荷花,荷花亭亭玉立。和合如意是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圖案由盒、荷花、如意組成,“盒”與荷花的“荷”喻和合,也可謂“和合二聖”,如意取諧音為如意“和合如意”多比喻夫妻和諧,魚水相得。“和合二聖”寓意夫妻和睦則福祿無窮,所謂“家合萬事興”也。它應屬於諧音的內容。

  圖6是連連有餘花錢,宋元時期。此花錢圖案精美,雙魚栩栩如生,蓮花亭亭玉立,在這裡蓮花喻指“連連”,而雙魚喻指“有餘”,所以圖案的寓意為“連連有餘”。漢代漢樂府的《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這首詩與這面花錢具有異曲同工的美,使我們體會到這些花錢同樣融匯了古代這些藝術家的思想和心血。

  花卉花錢與詩歌

  在我國文學作品中,花卉佔有重要篇幅。

  我國古代文明燦爛奪目,經史典冊、文學著作中,花卉典故甚多,吟詠不斷,形成豐富多彩的花卉文化,代代相傳,與文學作品相輔相成、相映生輝。而花錢就是表達民俗文化的一個載體。自漢代以來,中國花錢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源遠流長,它品種繁多,千姿百態,成為中國古代民俗文物中一個獨特的板塊。由於在歷史時代中人們喜歡花卉文化,在很多花錢的文字中都表現出對花卉的寓意和熱愛,甚至在很多花錢中就雕有大量的古代有關花卉的詩詞和精美的書法。為我們傳承了諸多文化遺產。

  古人愛花種花、頌花,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一直以來在眾多花錢之中,人們也多“托花言志”,用詩歌來頌揚高尚之士的節操,凸顯了中華文化的傳承。

  梅花的花錢。圖7源自清代,它的正面為一樹梅花,反面是精美的楷書書法,詩詞為“而今來問和羹事,先向百花頭上開。”該錢黃銅鑄造,品相精良,雕刻精美;結體端莊,透露著古樸雅致的楷書風韻,應是清代此類花錢中的上品。

  此錢的錢文詩句出自宋人王曾《早梅》詩:“雪中未問和羹事,先向百花頭上開”,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為此花錢填色不少。

  蘭花的花錢。圖8源自清代,它的正面為一束蘭花,反面是精美的行書,詩詞為“欲寄一枝嗟遠道,露寒香冷到如今。”該錢黃銅鑄造,雕刻精美,古樸雅致,品相精良,應是清代此類花錢中的上品。

  菊花的花錢。我國民眾創造出來的菊文化與重陽節密切相關,包含豐富的文化內涵。重陽節也叫“菊節”“菊花節”,民間歷來有賞菊、簪菊、飲菊酒、食菊糕等習俗。

  圖9源自清代,它的正面為一束菊花,反面為秀美的隸書字體,其詩詞為“莫嫌老圃秋容淡,惟有黃花晚節香”。該銅錢為黃銅鑄造,突閃出菊花的坦蕩與其超然入世的特性。應是清代此類花錢中的上品。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