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幣簡介(共1張圖片)
  • 18年9月1日 07:2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第三套人民幣簡介

第三套人民幣從1962年4月20日發行1960年版棗紅色1角券開始,到1974年1月5日發行最後一張1972年版5角券止,經過12年時間,共發行7種面額、8種原版、9種票券。如果按冠號、印製工藝和鈔紙的不同至少可細分為24種。

 

  第三套人民幣從1955年就開始組織調查,制定方案。1959年1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第一次向國務院上報關於更換新版人民幣的請示,2月14日,又將新版人民幣設計畫稿的主題思想上報中央政治局各位領導審閱,周總理作了十分詳細認真的批示,提出了很多意見。遵照周總理的批示,在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專家羅工柳、王式廓、周令釗、侯一民、陳若菊、鄧澎等主持下,組成由印製系統專業技術人員張作棟、石大振、賈鴻勳、劉延年、沈乃(容)等參加的設計繪製小組。經過美術專家和印製專業技術人員的密切合作,反覆修改,設計出了新方案。1959年6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再次上報設計修改稿。這期間,除凹元券和5角券外,其他面額的票券設計方案均被批准並已陸續投人生產。10元券因正背面圖案及水印內容沒有確定,其方案經反覆修改,直至1965年6月18日才被中央批准,故年號也改成了「1965」年;5角券因1959年周總理審批設計稿時提出「角券中是否用一個輕工業的意見,也一直沒有定稿,至1972年7月24日才上報設計稿樣,7月26日國務院批准,因此,票面年份也改成了「1972」年。第三套人民幣上的漢字行名仍沿用馬文蔚的書體,但漢字面值改成了印刷細明體字。

  根據國務院批准的設計圖案,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組織吳彭越、鞠文俊、林文藝、劉國棟、趙亞雲、蘇席華、王雪林、高增基、賈緒豐、張永信等雕刻師們共同會戰,充分發揮各自雕刻特長,手工雕刻與機器雕刻相結合,使第三套人民幣的藝術性和防偽性更為突出,其代表性作品是吳彭越雕刻的5元券正面的煉鋼工人和鞠文俊雕刻的1元券背面的天山放牧圖。為高質量高速度地印製第三套人民幣,及時滿足市場流通需要,印製系統的工程技術人員沈永斌、李根緒、劉正祥、柳溥慶、陳彭年、鮑振增等和有關單位技術人員通力合作,突破了印製設備的技術難關,同時造出了我國自己的水印鈔票紙,如空心五角星布幣混合滿版水印、國旗五角星滿版水印和天安門固定水印,均由袁榮廣和鄭新臣設計雕刻。從此,結束了我國貨幣生產依賴外國的歷史。

  第三套人民幣較第二套人民幣又有新的特點:

  一是主題思想鮮明,內容相互呼應,極富民族特色。兩種原版的1角券正面均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圖,只是一個是側視圖,一個是正視圖,象徵文化教育新改革;2角券正面為武漢長江大橋圖,象徵社會主義建設新成就;5角券正面為紡織車間圖,象徵發展輕工業。三種面額角券背面分別採用菊花、牡丹花、梅花、棉花等組成的圖案,象徵社會主義文化、科學、藝術百花齊放,欣欣向榮。1元券正面為女拖拉機手圖,象徵農業為基礎,背面的羊群像征發展畜牧業;2元券正面為車床工人圖,象徵工業為主導35元券正面為煉鋼工人圖,象徵工業以鋼為綱;2、5元券背面的石油礦井和露天煤礦象徵發展能源工業;10元券正面為「人民代表步出大會堂」圖,象徵人民參政議政,當家做主人,背面以紅色牡丹花和綵帶襯托天安門,象徵偉大祖國的富強和團結。

  二是進一步打破了邊框式設計思想。我國舊式鈔票的設計思想是封閉式的,圖案全部被圍在一個矩形花框內。在設計第二套人民幣時,已經做了一些打破這種模式的嘗試,改為上下邊框,實踐證明這種嘗試是成功的。第三套人民幣的設計做了更大膽的突破:主幣取消了上邊框,下邊框也有較大變形,成為富有民族風格的圖案3輔幣除最初設計的棗紅色1角券仍保留了變形的底邊框外,全部取消了邊框,成為開放式構圖。這樣,在較小的票面上顯得畫面開闊、深遠。

  三是色彩豐富。第二套人民幣由於印刷技術所限,基本上是單色的,這樣的票面既不夠美觀,也不利於防偽。第三套人民幣的票面除了有一個基本色調外,還採用了多色印刷技術,這就使得畫面色調活潑、豐富,又提高了防偽性能。

  四是增設了壯文,調整了四種少數民族文字的排序和印製位置。第三套人民幣在第二套人民幣蒙、維、藏文的基礎上,接受民族事務委員會的建議增設了壯文,並重新按蒙、藏、維、壯順序排列。四種少數民族文字印製位置也根據票面圖案佈局進行了重新調整。

  五是縮小了票幅。1961年10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上報「縮小新版人民幣票幅」的報告,主要原因是我國連續兩年農業遭受自然災害,為最大限度地節約原棉等纖維原料和胡麻油消耗,10月29日獲國務院批准。因此,第三套人民幣各種面額票券均比第二套人民幣同面額票券的票幅有一定比例的縮小,既便利了流通使用,又節約了印製費用。

  六是畫面設計和先進技術相結合。50年代,國際印鈔業已較多地使用了一些機雕、接線等新技術,在第三套人民幣的設計中,由於美術專家和專業設計人員集體創作,充分發揮了各自的長處,除主景工藝完全採用手雕外,面值文字的襯底花紋或花符圖案多採用機雕技術。例如10元券面值襯底,則是利用機雕網狀線與手工裝飾相結合,形成向日葵花盤的效果。在其他票券面值襯底圖案設計中,還使用了接線技術,大大提高了鈔票的防假性能。

第三套人民幣是我國目前發行、流通時間最長的一套人民幣,於2000年7月1日起停止在市場上流通。這套人民幣以其主題思想鮮明、設計風格新穎、券別結構合理、主輔幣品種齊全、印刷工藝先進並有較強的防偽性能等特點,在我國貨幣發行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從收藏角度分析,是最有前景和潛力的一套人民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