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代胡人樂舞紋玉帶銙(共4張圖片)
  • 23年10月26日 06:5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胡人吹笙紋玉帶銙

  帶銙(kuǎ)是古代附於腰帶上的裝飾品,其一般用金、銀、銅、玉等製成。顧名思義,玉帶銙就是以玉為原材料製作的腰帶裝飾品。從目前已知出土的玉帶看,一條完整的玉帶是由帶革呈、帶扣、帶銙(也稱帶板)、鉈尾組成的,這些裝飾於玉帶上的飾件稱為玉帶飾。它們既有實用功能,也有裝飾功能。我國出土最早的玉帶是1988年發現於陝西咸陽市底張灣北周若干雲墓的八環蹀躞(diéxiè)玉帶。現筆者介紹的,是敖漢旗博物館館藏的四件遼代胡人樂舞紋玉帶銙。

圖2 胡人吹長笛紋玉帶銙

圖3 胡人飲酒紋玉帶銙

圖4 胡人吹觱篥紋玉帶銙

  嚴格的玉帶制度,早在唐代時即已形成,一直到明代玉帶都是官職身份、地位高低的標誌之物。而遼代是北方少數民族契丹族建立的封建政權,是玉帶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在結合北方遊牧民族生活特點和與中原文化交流的基礎上,玉帶飾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並呈現出自己的特色。遼代皇帝對朝廷用玉的重視程度與中原王朝相當,尤其是作為身份地位標誌的玉帶的使用。文獻中雖然沒有官員佩帶玉帶的規定,卻有皇帝的朝服、公服以及四季出行狩獵時均佩玉帶,五品以上的官員佩金玉帶的記載。從考古發掘出土的資料看,高級貴族使用金、玉帶的情況也是存在的。在遼代畫家胡環作的《回獵圖》《出獵圖》中,幾位騎馬抱犬的契丹貴族腰間都畫有裝飾玉板的腰帶,可見玉帶在遼代僅限於皇帝和高級貴族使用,是崇高地位的象徵。 

  建立於1984年10月的敖漢旗博物館,是內蒙古全區建築面積最大的縣級博物館之一。該館陳列的遺址及出土的珍貴文物,向世人展示了8千年來這裡歷經的古國文明的發詳、方國文明的發展與帝國文明的發達。敖漢旗博物館有館藏文物5000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12件,二、三級文物600餘件。它們既有價值連城的文物瑰寶,又有極為罕見的稀世奇珍,而其館藏的四件遼代玉帶銙,更是該館的“鎮館之寶”。 

  這四件遼代玉帶銙,皆來自內蒙古敖漢旗薩力巴鄉水泉墓出土的一條玉帶之上。此玉帶由8件長方形玉帶銙、1件方形玉帶銙、1件玉鉈尾共10個物件組成,其玉質為青白玉,並有一些深色斑點,為長時間埋於地下形成的沁色。玉帶銙背面略大於正面,因此帶銙四個側面略呈梯形。最具特點的是玉帶銙上雕刻有胡人伎樂紋飾,是目前我國唯一的一套保存完整的胡人樂舞紋玉帶板,其中長6.7、寬6、厚0.8—0.9厘米的一件青白色“胡人吹笙紋玉帶銙”(圖1),正面刻一人,面向右,雙腿彎曲盤坐。雙手捧一笙,十指按孔,作吹奏狀。而相同尺寸的“胡人吹長笛紋玉帶銙”(圖2),正面刻一人,面向右,雙腿彎曲盤坐,雙手握一長笛,作吹奏狀。稍長一點的“胡人飲酒紋玉帶銙”(圖3),長6.9、寬6厘米。正面雕刻一人,雙腿彎曲盤坐,雙腳疊交,左腳在上,面部朝正前方。其右手托一杯,左手按於膝上,邊飲酒邊在欣賞樂舞,左手似隨著樂舞的節奏在膝上打節拍,這是富有成效、玉帶人物中的最尊者。另外長6.6、寬6.1厘米的一件“胡人吹觱篥紋玉帶銙”(圖4),正面刻一人,面向左,雙腿彎曲盤坐;雙手持觱篥(bì lì),作吹奏狀。篳篥是一種古代管樂器,即觱篥,也稱管子,多用於軍中和民間音樂。它流行於我國各地,為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朝鮮族等多民族所喜愛。 

  眾所周知,胡人伎樂紋玉帶板為唐代最具特色的玉帶飾。而玉帶板上的這四件採用減地淺浮雕的遼代玉帶銙,不論從紋飾還是雕刻技法上來看,均和唐代的胡人伎樂紋玉帶板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從它的尺寸及雕琢的精細程度而言,似乎說明遼代玉帶製作技術繼承了唐代很多精華,而且好像較之更加發揚光大。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