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時期山東佛教造像藝術有什麼特點?(1張圖片)
  • 17年10月16日 11:0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山東考古界頻頻發現「新大陸」。1983年9月,博興縣崇德村農民賈效國,在村北200米處取土時,距地表40厘米深處,發現一批銅佛像和一件老子銅像。造像原盛在一個紅陶甕中,出土時甕已破碎,造像和泥土混在一起。縣文物管理所得知後,立即到現場調查、清理。北魏時期山東佛教造像藝術有什麼特點

北魏時期山東佛教造像藝術有什麼特點?

山東青州出土古佛像

據該所所長李少南在《文物》1984年第5期中介紹,共清理出造像101件,最大的高28厘米,最小的高7厘米。其中能辨識形體的96件,較完好的77件,有銘文的44件,有確切紀年的39件。時代自北魏太和二年(478年)至隋仁壽三年(603年),長達125年之久,堪稱山東地區北朝銅造佛像斷代的標尺。

1988年至1990年,諸城市在修建體育中心時,發現一處佛教窟藏遺址,出土石造像殘體400餘件,分浮雕和圓雕兩類,有單尊、三尊和多尊三種。主要組合為佛和菩薩,有坐像和立像兩種。刻銘文者24件,其中4件有紀年,分別為東魏武定三年(545年)夏侯豐珞造像、北齊天保三年(552年)造像、北齊天保六年(555年)造像。

諸城市博物館原副館長韓崗撰文指出:「造像數量眾多,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雕造精細,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其中圓雕菩薩通身配飾華麗的瓔珞與彩繪貼金,雕刻之精緻,表現之細膩,是中國美術史上所罕見的。這批石造像的研究文章分別在《考古》《考古學報》及日本的《古美術》等學刊上發表後,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關注。日本、韓國、美國及香港、台灣和大陸的文化藝術界、學術界、宗教界、教育界的學者接踵而至,讚不絕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