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石的產地在哪裡,產量如何(1張圖片)
  • 22年9月6日 10:4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壽山石為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

分佈在福州市北郊晉安區與連江縣、羅源縣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若以礦脈走向,又可分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為壽山礦區開採得早,舊說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礦區的田底、水澗、山洞開採的礦石。經過1500年的採掘,壽山石湧現的品種達百數十種之多。壽山石已成為海峽兩岸經貿往來、文化交流重要的橋樑之一。

  壽山石在寶石和彩石學中,屬彩石大類的岩石亞類,它的種屬,石名很複雜,約有一百多個品種。按傳統習慣壽山石的總目一般可分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類。   環繞著壽山村的是一條涓涓流水,就在這涓涓繞村行的壽山溪兩旁的水田底層,出產著一種「石中之王」壽山石。因為產於田底,又多現黃色,故稱為田坑石或田黃。田石以色澤分類,一般可分為田黃、紅田、白田、灰田、黑田和花田等。   田黃石是田石中最常見的,也最具代表性的石種。田黃的共同特點是石皮多呈微透明,肌理玲瓏剔透,且有細密清晰的蘿蔔紋,尤其黃金黃、橘皮黃為上佳,枇杷黃、桂花黃稍次,桐油黃是田黃中的下品。田黃石中有稱田黃凍者,是一種極為通靈澄澈的靈石,色如碎蛋黃,產於中阪,十分稀罕,歷史上列為貢品。   白田石是指田石中白色者,質地細膩如凝脂,微透明,其色有的純白,有的白中帶嫩黃或淡青。石皮如羊脂玉一般溫潤,越往裡層,色地越淡,而蘿蔔紋、紅筋、格紋卻越加明顯,似鮮血儲於白綾緞間。石品以通靈、紋細、少格者為佳,質地不遜於優質田黃石。

 壽山石主要產於福建省福州市北郊的壽山、日溪、宦溪鄉鎮的山村之間,方圓一百 多平方千米,位於壽山一峨嵋火山噴發盆地之中,盆地基底地層為流紋質凝灰熔岩,盆地內 下段以沉積火山碎屑巖為主, 包括晶屑凝灰巖、 粉砂岩、 角礫熔結凝灰巖, 上段為凝灰熔岩、 熔結凝灰巖等。區內北東、北西兩組區域性斷裂構造發育,特別是兩組構造線交匯部位控制 了火山通道的分佈,這種線性構造,表現在旗山一猴柴碑一旗降、老嶺一鬆柏嶺一山秀園和 高山一善伯洞一金獅公山一金山頂, 發育三條北東向斷裂構造; 虎口一金獅公山和高山一加 良山發育兩條北西向斷裂構造, 其分佈具有等距離性和網格性特點, 斷裂構造控制壽山石礦 點成帶狀分佈。

       壽山石的原生礦是內生成礦作用形成的,由於成礦方式不同,具體可分為熱液交代 型、熱液充填型及熱液交代一充填型。熱液交代型,主要分佈在加良山、老嶺、猴柴碑、柳 坪、旗山、山秀園等,礦體多呈層狀,其次為不規則脈狀、團塊狀、透鏡狀,礦物組成以葉 蠟石為主,次為硬水鋁石、石英、絹雲母、高嶺石、迪開石。
礦石中常見交代殘餘結構,大 多數為中低檔壽山石,中高檔壽山石約占 5%~10%;熱液充填型,主要分佈在高山、都成 坑,其餘礦點為零星產出, 礦體呈脈狀產出,礦物組成以迪開石為主,質地細膩、色澤艷麗、 透明度好,為典型的壽山石特徵,是中高檔壽山石雕刻原料的來源;熱液交代一充填型,主 要分佈在善伯洞、月尾、大山、旗降、二號礦、房櫳巖等,成礦方式複雜,主要為熱液交代 一充填型,礦體以脈狀、透鏡狀產出,礦物組成多以迪開石、高嶺石礦物為主,部分為葉蠟 石、伊利石。
 壽山石中的次生礦是外生成礦作用形成的,地下壽山石礦脈在地殼運動下暴露地表, 經剝蝕、搬運、埋藏,再經物理、化學風化形成。這種外生作用形成的次生礦型壽山石有掘 性山坑石、 掘性水坑石和田坑石三種。 掘性山坑石是礦石從母體原生礦剝離後滾落於山坡或 山坳,並埋藏於泥土層中,因剝蝕搬運距離短,形成獨石後其稜角相對明顯。田坑石因經水 流搬運作用,搬運距離遠,物理化學風化作用比較徹底,在溪流的某些地段沉積後,長期受 含腐質酸等水分的浸泡, 水化學作用十分明顯, 所以田黃的石形多呈渾圓狀, 質地純淨細膩, 溫潤可人。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