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天香慶節》(總本),又名《中秋慶節》,上下卷,不著撰者姓氏,清昇平署抄本。昆弋腔。唱詞旁附註朱墨曲譜。半頁4行,行18字。抬頭行20字。開本23.2cm×14.3cm。朱墨句讀。一本十六出。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八月初八日同樂園承應此劇,名《天香介壽》。同治七年(1868年)八月初六日漱芳齋承應此劇前八出,同治七年(1868年)八月十五日漱芳齋承應此劇後八出。宣統三年(1911年)宮廷承應此劇,名《天香慶節》。
本劇為清宮月令承應戲之中秋承應劇目之一。劇情為:瑤池仙境躬逢中秋節令,道仙宋無忌和搗霜仙子玉兔奉太陰元君之命,同往中華獻月中丹桂,以備聖主賞玩。途中,搗霜仙子以病為由,潛逃下界。陽精大聖金烏(即踆烏,傳說中太陽上的三足烏,瑞鳥,日之精)欲與玉兔成親,以所盜暹羅國主的夜明珠為聘禮,遣赤兔前往說媒。而玉兔卻和赤兔定親。金烏和赤兔打鬥,爭奪玉兔。二兔敗逃緬甸,將夜明珠獻給緬王。暹羅國主拜會緬王,見到所失夜明珠,產生誤會。兩國反目交兵。宋無忌恭獻丹桂畢,找不到玉兔,無法回月宮覆命,與金烏追至緬甸。太陽帝君收回金烏,宋無忌收回玉兔。緬甸和暹羅修好,共同上表聖朝,獻夜明珠、赤兔和踆烏。
劇本分上卷八出,下卷八出,共十六出。各出題目:第一出「七政陽光」,第二出「金英表瑞」,第三出「直圖好合」,第四出「曲倩良媒」,第五出「冰人自薦」,第六出「荒服來王」,第七出「攝將龍頷」,第八出「鬧散鴛幃」,第九出「奪婿角勝」,第十出「銜寶生嫌」,第十一出「揮戈揚威」,第十二出「尋跡追蹤」,第十三出「擬續鸞交」,第十四出「空勞鳳卜」,第十五出「烏兔歸元」,第十六出「天香慶祝」。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錄。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