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石頭在市場異軍突起 福州壽山石交易漸冷清(共3張圖片)
  • 15年11月20日 21:2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聲音:
  老撾石現在叫「壽山石」?
  「無論產自哪裡,透閃石軟玉都定名和田玉。」韓國玉主要含量也是透閃石軟玉,它能被稱為「和田玉」嗎?實際上,「官規」真的這麼叫了,儘管這種叫法不被流通市場承認。但老撾石卻有規定的「官名」了,它就是壽山石?
  據瞭解,老撾石產自老撾阿速坡省,顏色、肌理、質地與壽山石善伯洞、杜陵、水洞高山等品種極為相似,除了刀感不同之外,流水紋、桃花等肌理特徵一應俱全。不僅是壽山石,巴林、昌化等名石也可在老撾找到「孿生兄弟」。
  雖然部分老撾石具有極易褪色等問題,但紋理較亂或規格略小的老撾石只賣兩三百元,一些色彩、質地還不錯的老撾石報價也僅在三四千元,而同等品質下,壽山石至少萬元,價格相差十幾倍甚至百倍。
  來自收藏界的另一個聲音也在響起。記者在福建省寶玉石協會官網看到,一篇名為《國標:各地迪開石或葉蠟石定名壽山石》的文章稱:「根據《珠寶玉石名稱》和《珠寶玉石鑒賞》國家標準規定,珠寶玉石按礦物成分命名,無論哪裡的產地,透閃石軟玉都定名和田玉,迪開石都定名壽山石。」
  文章中稱,根據標準解析:「一些珠寶玉石雖然使用了地名命名,如和田玉、岫巖玉、坦桑石、壽山石(除峨嵋外多為迪開石)、青田石(多為葉蠟石)等,其中的地名不再有地域的意義。」
  對此,福建省寶玉石協會會長王乃珠說:「經過地質礦產部門檢驗,老撾石的主要組成是迪開石,根據國標,允許定名為壽山石(按國標定名)或迪開石(按礦物成分定名)。」
  王乃珠表示,壽山石或老撾石送省內外所有有資質的寶玉石檢驗機構檢測,其報告結果均為壽山石或迪開石、壽山石或葉蠟石(芙蓉石品種),「壽山石產業要大發展,福州要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壽山石交易市場,要發揮原產地的優勢,排除傳統的觀念,才能促進產業興旺。」
  反駁:
  壽山石的千年文化
  不可代替
  「老撾石可以被叫做壽山石」的這一說法,讓壽山石行業的專家們十分不解。
  曾參與《地理標誌產品壽山石》地方標準起草和審定工作的福州市壽山石行業協會副會長吳立旺表示,按照國標,青田石和巴林石的主要成分也是迪開石或葉蠟石,按照這樣推論,「老撾石豈不是也能叫做巴林石或青田石」?
  「國標並沒有規定化學成分是迪開石的都能叫做壽山石,否則青田、巴林、壽山化學成分都相似,那豈不是都要併入同一石種?條款中沒有壽山石的判定定理,只有壽山石的材料性質的『性質定理』,『性質定理』是不能想當然地當做判定定理來進行鑒賞的。」吳立旺遺憾地說,隨著韓玉、加拿大碧玉、俄羅斯玉等外來玉種都被納入「和田玉」的範疇,如今的和田玉市場已是一片混亂,這是血淋淋的前車之鑒。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壽山石雕代表性傳承人陳益晶告訴記者,從事壽山石雕刻數十年的專業人員完全可以通過觀感、手感、刀感以及石質、紋理、色彩等要素加以辨別,「我們歡迎雕刻家庭的大產業概念,但這不是以損害消費者和收藏家的利益為前提,如果沒有誠信,這個行業如何發展?」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鄭宗坦說:「老撾石永遠不可能取代壽山石,『老撾石標壽山石不存在售假』的說法則為售假打開了通道,損害了消費者與收藏家的利益。」
  據介紹,雕刻石的核心是壽山石,壽山石的核心是田黃,其他雕刻石的價值是依托於核心價值而存在,其中皇家文化是田黃不可忽視的主要部分。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壽山石才達到今天「石皇」的地位,任何石種不經過發展直接一步到位,其害大於利。
  熱鬧:
  價格低廉
  老撾石佔據市場
  在石商眼裡,量多價優的老撾石的到來,成了「壓死壽山石的最後一根稻草」。
  老撾石以「類壽山石」的姿態出現,一些石種極似壽山石中的杜陵石、善伯石、高山桃花凍石等。老撾石流入之初,一些不法商販甚至用它來仿冒壽山石。
  現在,老撾石搶盡風頭。在晉安區樟林村壽山石加工一條街,記者隨機走訪了11家商舖,其中7家在加工老撾石、兩家加工壽山石、兩家售賣外省石頭,大部分商舖同時售賣老撾石和壽山石。
  「精品壽山石價格穩定,但是一般品質的壽山石價格下降了一半。」一家作坊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老撾石價格低廉,市場偏好逐漸傾斜,「過去壽山石價格炒得太高,現在老撾石讓市場逐漸冷靜。」
  除了加工市場,成品市場也成了老撾石的天下。記者在每週六位於西門藏天園以買賣壽山石成品為主的早市、每週日位於六一路特藝城的壽山石與雕刻成品的早市上看到,壽山石攤位的冷清與老撾石攤位的火爆形成了鮮明對比。
  長期關注市場的一名石商告訴記者,2014年老撾石大量湧入前,市場比較冷清,老撾石的出現,給低迷的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由於石頭多是私下交易,沒有人知道老撾石成交了多少。多名淘石客則告訴記者,目前在老撾參與淘石的主要是福建人和浙江人,其中福建人佔多數,至少有數百人,流向老撾石的資金至少數億元人民幣。
  聲音:
  老撾石現在叫「壽山石」?
  「無論產自哪裡,透閃石軟玉都定名和田玉。」韓國玉主要含量也是透閃石軟玉,它能被稱為「和田玉」嗎?實際上,「官規」真的這麼叫了,儘管這種叫法不被流通市場承認。但老撾石卻有規定的「官名」了,它就是壽山石?
  據瞭解,老撾石產自老撾阿速坡省,顏色、肌理、質地與壽山石善伯洞、杜陵、水洞高山等品種極為相似,除了刀感不同之外,流水紋、桃花等肌理特徵一應俱全。不僅是壽山石,巴林、昌化等名石也可在老撾找到「孿生兄弟」。
  雖然部分老撾石具有極易褪色等問題,但紋理較亂或規格略小的老撾石只賣兩三百元,一些色彩、質地還不錯的老撾石報價也僅在三四千元,而同等品質下,壽山石至少萬元,價格相差十幾倍甚至百倍。
  來自收藏界的另一個聲音也在響起。記者在福建省寶玉石協會官網看到,一篇名為《國標:各地迪開石或葉蠟石定名壽山石》的文章稱:「根據《珠寶玉石名稱》和《珠寶玉石鑒賞》國家標準規定,珠寶玉石按礦物成分命名,無論哪裡的產地,透閃石軟玉都定名和田玉,迪開石都定名壽山石。」
  文章中稱,根據標準解析:「一些珠寶玉石雖然使用了地名命名,如和田玉、岫巖玉、坦桑石、壽山石(除峨嵋外多為迪開石)、青田石(多為葉蠟石)等,其中的地名不再有地域的意義。」
  對此,福建省寶玉石協會會長王乃珠說:「經過地質礦產部門檢驗,老撾石的主要組成是迪開石,根據國標,允許定名為壽山石(按國標定名)或迪開石(按礦物成分定名)。」
  王乃珠表示,壽山石或老撾石送省內外所有有資質的寶玉石檢驗機構檢測,其報告結果均為壽山石或迪開石、壽山石或葉蠟石(芙蓉石品種),「壽山石產業要大發展,福州要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壽山石交易市場,要發揮原產地的優勢,排除傳統的觀念,才能促進產業興旺。」
  反駁:
  壽山石的千年文化
  不可代替
  「老撾石可以被叫做壽山石」的這一說法,讓壽山石行業的專家們十分不解。
  曾參與《地理標誌產品壽山石》地方標準起草和審定工作的福州市壽山石行業協會副會長吳立旺表示,按照國標,青田石和巴林石的主要成分也是迪開石或葉蠟石,按照這樣推論,「老撾石豈不是也能叫做巴林石或青田石」?
  「國標並沒有規定化學成分是迪開石的都能叫做壽山石,否則青田、巴林、壽山化學成分都相似,那豈不是都要併入同一石種?條款中沒有壽山石的判定定理,只有壽山石的材料性質的『性質定理』,『性質定理』是不能想當然地當做判定定理來進行鑒賞的。」吳立旺遺憾地說,隨著韓玉、加拿大碧玉、俄羅斯玉等外來玉種都被納入「和田玉」的範疇,如今的和田玉市場已是一片混亂,這是血淋淋的前車之鑒。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壽山石雕代表性傳承人陳益晶告訴記者,從事壽山石雕刻數十年的專業人員完全可以通過觀感、手感、刀感以及石質、紋理、色彩等要素加以辨別,「我們歡迎雕刻家庭的大產業概念,但這不是以損害消費者和收藏家的利益為前提,如果沒有誠信,這個行業如何發展?」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鄭宗坦說:「老撾石永遠不可能取代壽山石,『老撾石標壽山石不存在售假』的說法則為售假打開了通道,損害了消費者與收藏家的利益。」
  據介紹,雕刻石的核心是壽山石,壽山石的核心是田黃,其他雕刻石的價值是依托於核心價值而存在,其中皇家文化是田黃不可忽視的主要部分。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壽山石才達到今天「石皇」的地位,任何石種不經過發展直接一步到位,其害大於利。
  態度:
  歡迎他山之石
  來榕「鍍金」
  對老撾石來榕,壽山石雕刻大師們基本上持歡迎和包容態度。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壽山石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禮忠表示,大量老撾石進入市場,是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的結果,並不存在「壓垮壽山石的最後一根稻草」之說。
  他說:「上世紀80年代,壽山石行業的從業人員只有五六百人,現在從業人員達二三十萬人,與壽山石相關的專業市場約30個,僧多粥少的局面早已形成。而近幾年少有壽山石投放市場,原材料的供應已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壽山石的數量甚至無法達到老撾石的十分之一,值得雕刻的壽山石越來越少。」
  對於雕刻家而言,用新材料還是繼續堅守在荒蕪的土地上,答案不言自明。陳禮忠說:「雕刻技藝的傳承之路還很長遠,但歷史的腳步沒有人能阻擋。」同時,他也表示,不能把其他地區出產的葉蠟石等統稱為「壽山石」,壽山石有嚴格的歷史和地域定義。
  鄭宗坦表示,老撾石等新石材為中青年雕刻家提供了更大的創作空間,從雕刻行業發展來說,不斷有新的雕刻材料補充是好事。「老撾石的出現也更加烘托出福州印石之都的地位。它中、低價位的定位,是對以壽山石為主的雕刻石的陣容補充與完善。在未來的發展中,老撾石最終的結果是融入雕刻大家庭,同時也展示了福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懷。」鄭宗坦說。(記者 雷巖平 魏暘艷 實習生 黃麗汀 文/攝)0
  熱鬧:
  價格低廉
  老撾石佔據市場
  在石商眼裡,量多價優的老撾石的到來,成了「壓死壽山石的最後一根稻草」。
  老撾石以「類壽山石」的姿態出現,一些石種極似壽山石中的杜陵石、善伯石、高山桃花凍石等。老撾石流入之初,一些不法商販甚至用它來仿冒壽山石。
  現在,老撾石搶盡風頭。在晉安區樟林村壽山石加工一條街,記者隨機走訪了11家商舖,其中7家在加工老撾石、兩家加工壽山石、兩家售賣外省石頭,大部分商舖同時售賣老撾石和壽山石。
  「精品壽山石價格穩定,但是一般品質的壽山石價格下降了一半。」一家作坊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老撾石價格低廉,市場偏好逐漸傾斜,「過去壽山石價格炒得太高,現在老撾石讓市場逐漸冷靜。」
  除了加工市場,成品市場也成了老撾石的天下。記者在每週六位於西門藏天園以買賣壽山石成品為主的早市、每週日位於六一路特藝城的壽山石與雕刻成品的早市上看到,壽山石攤位的冷清與老撾石攤位的火爆形成了鮮明對比。
  長期關注市場的一名石商告訴記者,2014年老撾石大量湧入前,市場比較冷清,老撾石的出現,給低迷的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由於石頭多是私下交易,沒有人知道老撾石成交了多少。多名淘石客則告訴記者,目前在老撾參與淘石的主要是福建人和浙江人,其中福建人佔多數,至少有數百人,流向老撾石的資金至少數億元人民幣。
  聲音:
  老撾石現在叫「壽山石」?
  「無論產自哪裡,透閃石軟玉都定名和田玉。」韓國玉主要含量也是透閃石軟玉,它能被稱為「和田玉」嗎?實際上,「官規」真的這麼叫了,儘管這種叫法不被流通市場承認。但老撾石卻有規定的「官名」了,它就是壽山石?
  據瞭解,老撾石產自老撾阿速坡省,顏色、肌理、質地與壽山石善伯洞、杜陵、水洞高山等品種極為相似,除了刀感不同之外,流水紋、桃花等肌理特徵一應俱全。不僅是壽山石,巴林、昌化等名石也可在老撾找到「孿生兄弟」。
  雖然部分老撾石具有極易褪色等問題,但紋理較亂或規格略小的老撾石只賣兩三百元,一些色彩、質地還不錯的老撾石報價也僅在三四千元,而同等品質下,壽山石至少萬元,價格相差十幾倍甚至百倍。
  來自收藏界的另一個聲音也在響起。記者在福建省寶玉石協會官網看到,一篇名為《國標:各地迪開石或葉蠟石定名壽山石》的文章稱:「根據《珠寶玉石名稱》和《珠寶玉石鑒賞》國家標準規定,珠寶玉石按礦物成分命名,無論哪裡的產地,透閃石軟玉都定名和田玉,迪開石都定名壽山石。」
  文章中稱,根據標準解析:「一些珠寶玉石雖然使用了地名命名,如和田玉、岫巖玉、坦桑石、壽山石(除峨嵋外多為迪開石)、青田石(多為葉蠟石)等,其中的地名不再有地域的意義。」
  對此,福建省寶玉石協會會長王乃珠說:「經過地質礦產部門檢驗,老撾石的主要組成是迪開石,根據國標,允許定名為壽山石(按國標定名)或迪開石(按礦物成分定名)。」
  王乃珠表示,壽山石或老撾石送省內外所有有資質的寶玉石檢驗機構檢測,其報告結果均為壽山石或迪開石、壽山石或葉蠟石(芙蓉石品種),「壽山石產業要大發展,福州要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壽山石交易市場,要發揮原產地的優勢,排除傳統的觀念,才能促進產業興旺。」
  反駁:
  壽山石的千年文化
  不可代替
  「老撾石可以被叫做壽山石」的這一說法,讓壽山石行業的專家們十分不解。
  曾參與《地理標誌產品壽山石》地方標準起草和審定工作的福州市壽山石行業協會副會長吳立旺表示,按照國標,青田石和巴林石的主要成分也是迪開石或葉蠟石,按照這樣推論,「老撾石豈不是也能叫做巴林石或青田石」?
  「國標並沒有規定化學成分是迪開石的都能叫做壽山石,否則青田、巴林、壽山化學成分都相似,那豈不是都要併入同一石種?條款中沒有壽山石的判定定理,只有壽山石的材料性質的『性質定理』,『性質定理』是不能想當然地當做判定定理來進行鑒賞的。」吳立旺遺憾地說,隨著韓玉、加拿大碧玉、俄羅斯玉等外來玉種都被納入「和田玉」的範疇,如今的和田玉市場已是一片混亂,這是血淋淋的前車之鑒。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壽山石雕代表性傳承人陳益晶告訴記者,從事壽山石雕刻數十年的專業人員完全可以通過觀感、手感、刀感以及石質、紋理、色彩等要素加以辨別,「我們歡迎雕刻家庭的大產業概念,但這不是以損害消費者和收藏家的利益為前提,如果沒有誠信,這個行業如何發展?」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鄭宗坦說:「老撾石永遠不可能取代壽山石,『老撾石標壽山石不存在售假』的說法則為售假打開了通道,損害了消費者與收藏家的利益。」
  據介紹,雕刻石的核心是壽山石,壽山石的核心是田黃,其他雕刻石的價值是依托於核心價值而存在,其中皇家文化是田黃不可忽視的主要部分。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壽山石才達到今天「石皇」的地位,任何石種不經過發展直接一步到位,其害大於利。
  態度:
  歡迎他山之石
  來榕「鍍金」
  對老撾石來榕,壽山石雕刻大師們基本上持歡迎和包容態度。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壽山石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禮忠表示,大量老撾石進入市場,是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的結果,並不存在「壓垮壽山石的最後一根稻草」之說。
  他說:「上世紀80年代,壽山石行業的從業人員只有五六百人,現在從業人員達二三十萬人,與壽山石相關的專業市場約30個,僧多粥少的局面早已形成。而近幾年少有壽山石投放市場,原材料的供應已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壽山石的數量甚至無法達到老撾石的十分之一,值得雕刻的壽山石越來越少。」
  對於雕刻家而言,用新材料還是繼續堅守在荒蕪的土地上,答案不言自明。陳禮忠說:「雕刻技藝的傳承之路還很長遠,但歷史的腳步沒有人能阻擋。」同時,他也表示,不能把其他地區出產的葉蠟石等統稱為「壽山石」,壽山石有嚴格的歷史和地域定義。
  鄭宗坦表示,老撾石等新石材為中青年雕刻家提供了更大的創作空間,從雕刻行業發展來說,不斷有新的雕刻材料補充是好事。「老撾石的出現也更加烘托出福州印石之都的地位。它中、低價位的定位,是對以壽山石為主的雕刻石的陣容補充與完善。在未來的發展中,老撾石最終的結果是融入雕刻大家庭,同時也展示了福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懷。」鄭宗坦說。(記者 雷巖平 魏暘艷 實習生 黃麗汀 文/攝)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L_103985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