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杜嶺方鼎不只是早商的一件青銅重器,成為中國青銅時代前半期(夏與早商、中商)古物序列中唯一一件入選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的神器。杜嶺方鼎是目前人類所能認知的年代最早、體量最大、鑄造最為完美、保存最為完整的青銅重器。
1974年,杜嶺街出土第一批青銅器,兩尊青銅大鼎,一尊高100cm、一尊高87cm,但在土裡,兩尊大鼎的口沿在一條水平線上,這顯然是有意而為之;1982年,順城街出土第二批青銅器時,我又發現這兒的青銅器的下面,鋪有一層木板,這,當然還是有意而為之;1996年,向陽食品廠出土第三批青銅器時,就更奇怪了——整頭牛(骨架),就和青銅大鼎在一起。杜嶺方鼎裝飾的,是饕餮紋與乳釘紋。鼎是大鍋,「饕餮」與「乳釘」,張揚的當然是「吃」。饕餮是貪食的猛獸,象徵吃。
《史記》曰:「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像九州。」在中國,九鼎象徵九州,是國家政權的象徵。「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商紂暴虐,鼎遷於周」,此所謂定鼎中原,問鼎中原,三足鼎立也;周公制禮作樂,創列鼎制度,「天子九鼎八簋,諸侯與王朝卿士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此所謂明貴賤,辨等列,別上下也。
故宮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收藏青銅器物1萬多件,由此足見兩代帝王對青銅古器的迷戀,一如既往,一如夏商週三代君王。當司母戊大方鼎橫空出世的時候,安陽地方軍政長官冒著炮火,千里迢迢,把其押送到南京,呈獻給他們敬愛的蔣委員長……
幾千年過去了,穿越時空,浸染厚重的青銅古器,愈發神秘。張光直先生所言的「青銅就是政治」,還在牽繫明、清帝王,乃至蔣委員長的心。
其實洗盡鉛華,鼎並不神秘——最初也就是個煮肉做飯的炊器,今天我們將其稱之為鍋的東西。
鼎的起源,就在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舞陽賈湖遺址乃至鄭州大河村遺址等,都曾出土過不少陶鼎。河南之外,當然也有做飯煮肉的炊器,不過不是鼎,而是「釜」——就是項羽破釜沉舟的那個「釜」器。
史料記載:黃帝融炎帝戰勝蚩,大獲全勝,鑄過三鼎;大禹治水,德隆九州,鑄了九鼎。古史所言,黃帝、大禹所鑄之鼎,都是青銅之器;現代史家考證研究之後,也大都認為,黃帝與禹所鑄之鼎,當為青銅之器。
別說黃帝,就是大禹之鼎,到現在,也還沒有為現代考古學所證實。
說歸說,就是白紙黑字寫在古書上,不經考古發掘證實,不見客觀存在實物,終是白說——就是中國百姓相信,西方學者乃至中國學者,也不會承認。這,是西風壓倒東風、中國接受西方學術方法與標準後,古老的中國必須支付的一種「代價」。安陽殷墟的科學發掘,征服了西方世界——晚商那銹跡斑斑的青銅,以其舉世罕見的光華,聚集了文明世界的目光。
整個世界的目光,幾乎都聚焦在司母戊大方鼎上。但司母戊大方鼎,是從哪兒來的呢?換言之,那燦爛的殷墟文化,是從哪兒奔湧而來的呢?
是鄭州商城,是杜嶺方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