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珍藏的五件青銅像尊(共5張圖片)
  • 22年8月21日 09:4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像,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其古往今來就是吉祥、和平的象徵。戰國末年的《呂氏春秋·古樂》中,即有“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之載,證明商代人在作戰時還會動用象隊。而像尊為商周時期造型、紋飾構成最具匠心的立體青銅器物,是當時祭祀禮儀中使用的盛酒禮器之一。由於這種青銅容器以真像為模特,因此才會鑄造得如此精美、逼真。同時象尊還反映出我國古代高超的青銅器鑄造技藝,以及其無與倫比的藝術創作水平。

圖2

圖3

圖4

圖5

  據相關文獻記載,目前海內外博物館中收藏的青銅像尊已發現五件。其中商代象尊三件,應該為商代人南遷時的遺物與證明,並非於湖南鑄造;這種青銅像尊多是零星散見於山川之間,而非中原墓葬內出土,所以這亦為文物考古界至今求解的謎團之一。同時還發現西周象尊和不明年代象尊各一件,均為“鎮館之寶”的館藏文物。 

  商代青銅像尊中,以1975年湖南省醴陵市獅子山出土,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的“商象形尊”最為珍貴(圖1)。其高22.8、長26.5厘米。尊蓋已失,橢圓形尊口開於象背之上。象鼻長甩,鼻頭前伸,鼻端有孔經鼻管與腹腔相通,象鼻實際上起著流的作用。像的整體形態是寫實的,就像是一頭在奔走中突然停下來的青年公象,但是象的身上之細部紋飾卻是想像出來的。像的外表通體遍佈雲雷紋在底的動物紋飾:象鼻做出鳳鳥形狀,上伏一虎;象身各處飾有獸面、龍、虎以及龍頭蛇身的神物。其紋飾做工細膩,至為美觀。它是目前發現的唯一有明確出土地的商代象銅尊,也是造型最為生動、鑄造最為精工的鳥獸尊之一。 

  唯一全器保留的,則是尊蓋保存完好、現藏於美國華盛頓的弗利爾美術館的“商夔紋象尊”(圖2)。象形器高17.5、長21.2厘米。其體態豐滿,象鼻上翹再彎曲為流,像背開口,蓋飾龍紋,並以其上方雕刻的一隻小象為鈕。象鼻飾鱗紋,像身佈滿龍紋、雲雷紋和四瓣花紋,像腿飾獸面紋。 

  三件商代青銅像尊中,年代最早、體量最大的,是法國巴黎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典藏的“殷商象形尊”(圖3)。1903年,法國藏家卡蒙多伯爵於以3000法郎將其收入手中,同年捐贈給國家;1911年入藏盧浮宮,1945年轉入吉美博物館。像尊高61.5、長96厘米,是目前所知的動物形尊中最大的一件。此象尊器壁較薄,呈青黑色。象鼻較短上翹,雙耳橫張,小尾右卷,四足較粗。像背開口,器蓋已失。像腹兩側飾牛角獸面主紋,兩旁加飾倒夔紋,主紋周圍飾雲雷紋,象鼻兩側、四足中段和器口周邊還飾以鱗片紋。此象尊造型古樸,憨態可掬。 

  據戰國時期儒家經典《周禮》中,其“其朝踐用兩獻尊,其再獻用兩象尊”所載,說明在周代禮儀中象尊還佔有一定的位置。目前發現的唯一有明確出土地的西周象銅尊,為西周中期的“鳥紋象形尊”(圖4)。1975年在陝西寶雞茹家莊1號墓乙室出土的象尊,現藏於陝西省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館。在商代早、中期的青銅器上,鳥紋就已作為輔助紋飾出現;而周代人以鳳鳥為祥瑞,故西周後鳳鳥遂成為青銅器主題紋飾。此鳥紋象尊高23.6、長37.8厘米。背中部開長方形口,蓋飾二環鈕,有鏈與器相連。蓋面飾卷體蛇紋四組,像身飾渦形鳳鳥紋四組,中間對峙三角紋兩組,並以雲雷紋襯底。其造型、紋飾等風格,可謂與商代青銅像尊大相逕庭、各有千秋。 

  目前還無法證實確切年代的,是1973年湖北省黃岡市禹王城外出土,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的“象尊”(圖5)。此象尊通高29.4、長29厘米,造型為一隻歡快奔行中的大象。象鼻高高翹起,扇形的大耳左右展開,身上以綵帶裝飾。像背上有一圓柱形器口作注水口,象鼻為出水口。提梁尾端裝飾著一個獸頭。大象的頭頂站著一位雙手執物、背靠提梁的銅人,人物的面部特徵像外邦人士,隱喻古代華夏文明與外來文化的交流。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