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銅胎嵌多寶鼻煙壺(1張圖片)
  • 21年11月17日 08:1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多寶嵌”又稱“百寶嵌”,其工藝出現於明代,是在螺鈿鑲嵌工藝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其方法就是在同一件器物上用象牙、翡翠、寶石、瑪瑙等珍貴材料鑲嵌而成。其目的是為了突出器物的構圖主題和強化裝飾效果,從而展現出器物的富麗豪華、多姿多彩。 

  我國歷史上,這種用珍珠寶石及其他各種名貴材料來對器物進行鑲嵌的裝飾技法,其實在漢代就已經出現。據《西京雜記》記載:“漢制,天子筆管以錯寶為研。”所謂“錯寶”,就是不同品類的寶石或珍貴材料。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裡記載:“如雕刻寶嵌紫檀等器,其費心思工本,為一代之絕。”說明在當時,“百寶嵌”器物是一種極為奢侈的消費用品。 

  鼻煙壺作為盛裝鼻煙的器具,自明末清初由歐洲傳入我國後,便深受皇帝大臣、達官貴人們的喜愛,因而所用材質也十分的珍貴,常見的有瓷、銅、象牙、玉石、瑪瑙、琥珀等材質。其製作工藝也十分的繁複,運用了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內畫等技法,可見其珍貴程度之高。 

  這件清代銅胎嵌多寶鼻煙壺(見圖),高10、寬6、口徑2.5厘米,重110.5克,大小與現代的煙盒相近。壺呈扁瓶型,平沿,直頸,豐肩,橢圓圈足,雙獸耳。壺體兩面以鎏金銅胎為地,以紅珊瑚、綠松石兩種彩石為材料,利用材料的天然色彩,復經構思、鑲嵌、粘接和後期點染等多種工藝。鑲嵌牢固,其造型別緻,工藝奇特,製作精巧,色彩豐富,工藝精湛,為不可多得的掌中珍玩。 

  據史料記載,百寶嵌工藝在乾隆時期達到極度成熟,而鼻煙壺藝術在這一時期也達到了極盛。這時玩賞收藏鼻煙壺成風,中國傳統藝術的多種技藝如繪畫、書法、燒瓷、施釉、碾玉、冶犀、刻牙、雕竹、剔漆、套料、蕩匏、鑲金銀、嵌螺鈿、貼黃等,都用在了小小的鼻煙壺上,使其成為了斗富顯示身份的東西。 

  以鑲嵌工藝製成的鼻煙壺存世量更少,流通品偶見有銅、銀胎鑲嵌鼻煙壺。清乾隆御制紫檀鑲綠松石錯銀饕餮吉祥鼻煙壺,在2008年紐約佳士得春拍上以8.5萬美元拍出,可見其價值。因此收藏鼻煙壺必須財力、經驗累積與閱讀學習並重,切忌心急。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