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雕像《釋迦佛應化事跡圖》(共7張圖片)
  • 19年3月11日 06:2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翡翠雕像局部

  大事因緣 應化度生

  釋迦牟尼誕生於公元前566年的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作為佛教創始人,歷史上釋迦牟尼佛是佛教徒最為崇拜的對象,也是佛教藝術中最為常見和主要表現題材,本文介紹的大型翡翠雕“釋迦佛應化事跡圖”就是一件表現釋迦牟尼傳記故事的組合式題材作品。它集材質、造型、雕工、題材和名家雕刻與監製等諸多優勝特點於一身,堪稱一件難得的當代佛教藝術珍品。

《釋迦佛應化事跡圖》翡翠雕像正面

翡翠雕像背面

翡翠雕像局部

  一、作品內容解讀 

  此件作品由一塊巨大的天然翡翠雕刻成,整體呈山形,通高1.6、寬1.4米,重2.65噸,體量巨大,造型自然。週身除底部外施以各種雕工,表現了釋迦牟尼五種生平事跡,分別為誕生、出家、苦行、轉法輪和涅槃,它們以成組的形式雕刻,環繞玉石的週身,依山就勢,宛若天成。 

  1.誕生相。誕生相雕刻於作品正面轉法輪相右側。畫面以一棵巨大的無憂樹為背景,畫面中心嬰兒,雙腳沒於盆中,表現的正是本件雕刻作品的主人翁——釋迦牟尼誕生時形象。誕生像兩邊各有二女,是太子生母摩耶夫人及其姨母波闍波提夫人。畫面上方雲霧繚繞中雕有九個形態生動的龍頭,口吐清泉如白鏈一般飛流直下,生動再現釋迦太子誕生時“九龍浴太子”的奇瑞景觀。 

  2.出家相。出家相位於轉法輪相左側上方,畫面雕刻十分簡單,在群山環抱的石縫之中,太子以右手執刀於頭頂,剃除自己的鬚髮。貌似簡單,實則隱含深意,意在表現太子出家完全是個人的自發自願,突出太子看破紅塵,尋求解脫的堅強信念和決心。 

  3.苦行相。苦行相雕刻於作品背面。釋迦牟尼佛跏趺端坐於一個山洞內,雙頰下陷,小腹塌陷,真實生動表現了釋迦佛苦行時因飢餓而變得枯瘦如柴形貌特徵,與佛典《方廣大莊嚴經》描述釋迦佛苦行時的形象特點完全吻合。 

  4.轉法輪相。轉法輪相雕刻於作品的正面,場面宏大,人物眾多,主尊釋迦牟尼佛居於中央,法相莊嚴,神態慈和寧靜。左手橫置雙膝結禪定印,右手舉於胸前結說法印。釋尊身旁雕有五弟子和二金剛力士,在釋迦佛的正下方,雕有一隻鹿和一個法輪,以法物的形式再次標顯轉法輪相這一主題。另外,在釋迦佛上方雕有幢幡、祥雲,進一步彰顯了佛陀地位的崇高,增強了主題內容的神秘色彩。 

  5.涅槃相。涅槃相雕刻於作品正面的左側。以娑羅雙樹為主要背景,襯托出佛陀涅槃時內心之寂靜;雙樹前方雕一長方形石床,進入涅槃的釋迦牟尼佛靜靜地躺臥其上,雙目微閉,神態安詳。值得注意的是,在釋迦牟尼頭頂青煙化現一尊站立的佛像。進一步詮釋和表現釋迦牟尼涅槃狀態,即色身雖已終結,但進入了不生不滅、應化無窮的理想境界。涅槃場景周圍祥雲繚繞,烘托出一派祥和寧靜的氣氛。 

  另外,此件作品上除表現釋迦牟尼一生“五相”之外,還有兩處雕刻值得注意:頂部雕刻一組漢式佛寺建築,為釋迦牟尼開創的西天佛國的壯觀景象。作品背面鐫刻的文字,“釋迦佛應化事跡圖”,為此件作品名稱;釋迦苦行像上方刻贊佛長偈,共十四行: 

  化起從本源,功成應賢劫。萬行顯真宗,三祇積鴻業。為法出於世,降靈示分脅。眉橫天帝弓,目帶青蓮葉。仙師相垂淚,天神爭捧接。灌頂當在宮,飛輪化彌帖。宗承天日貴,像貫師子頰。善教誰與傳,抨彈獨豪俠。遊觀驚老死,逾城棄臣妾。落發親寶刀,貿衣遇群獵。寄跡狎麋鹿,苦身示羸怯。食糜人盡知,坐草魔方懾。潔若蓮出水,明逾鏡開篋。山海類高深,雲雷等辭捷。三時教彌闡,萬類根自愜。四問聊欲酬,十仙度相躡。補處記慈氏,遺文囑迦葉。臥樹徒載春,香薪已焚氎。悲心及綿遠,舍利光煒燁。獨我生後時,餘波幸沾涉。 

  此偈為唐代著名詩人王勃所作,出自《釋迦如來成道記》卷下,是目前所知贊佛應化事跡最為經典的詩文,堪稱中國佛教文學史上的里程碑之作,也成為後世佛傳藝術中文學、繪畫、雕塑創作的“宗致綱領”。 

  二、作品價值與意義 

  此件“釋迦佛應化事跡圖”作品由一塊天然翡翠原石雕刻成,材質精良,體量巨大,造型自然,雕工精美,內容豐富,題材美好,在目前所見佛教題材的雕刻作品中堪稱稀有;特別是全部雕工由我國著名工藝美術大師姜文斌和中國玉雕大師陳江聯手操刀完成,雕刻內容由我國當代著名佛教高僧淨慧長老親自選定並監製,又為作品大為增色添彩。 

  材質之美是此件作品最為突出的特點。作品由整塊翡翠雕刻而成,體量巨大,種水甚佳,質地細密,色澤光亮,堪稱大件翡翠中的上品,材質無比珍貴,體現了當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繁盛背景下人們對佛教及佛教文化一種新的表達和願望,對前人精神信仰和藝術追求一種新的繼承和延續方式,具有新的時代特點和意義。 

  雕工之美是此件作品的第二大特點。巨大的翡翠石料通體施以各種雕工,雕刻內容除了佛教人物外,還有烘托氣氛的雲紋、花草、樹木、山石等。精緻繁複,玲瓏剔透。佛教人物各具神態:佛像端莊慈祥,弟子質樸憨厚,金剛威武雄壯,女性溫婉柔美,形象地表現了佛教世界裡不同界域凡聖不同的形貌與性格特徵。通過雕刻家的妙手,被賦予了藝術靈性和生命力,成為一件讓人驚歎的藝術作品。其雕刻面積之大,內容之豐富,佈局之奇妙,雕工之精細繁複,令人歎為觀止。 

  題材之美是此件作品的第三大特點。題材表現的是釋迦牟尼一生的五個重要事跡,可謂內容豐富,寓意美好。藝術作品特別是佛教藝術作品,其目的不僅要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更要予人以智慧和道德的啟迪。此件作品雕刻了《釋迦佛應化事跡圖》,使其在材質、造型和雕工等優勝特點的基礎上,又被賦予了佛教的精神和思想內涵,賦予了神聖的至高無上的佛祖光輝,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實現了翡翠與佛教文化的完美結合,它必將成為佛教藝術史上一件繼往開來的傳世之作。 

  名家雕刻和監製是此件作品第四大特點。此件作品由我國著名工藝美術大師姜文斌聯合中國玉雕大師陳江操刀刻就,題材內容由我國當代著名佛教高僧淨慧長老親自選定並監製完成。多位大師的參與確保了作品完美的宗教和藝術品質,也大大提升作品的身份和地位,大師光環已與作品融為一體,將永遠為之增光添彩。 

  今應物主李進先生之請屬此小文,願它化作馨香一瓣,獻上我對伯父淨慧長老永久的思念;同時更祝願這件佛教藝術珍品永駐世間,光照大千,覺悟大眾,利樂有情。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