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吳曉鈴(1914-1995)是我國著名的戲曲小說研究專家。他祖籍遼寧綏中,1914 年生於河北遷安,幼年隨父從河北灤縣來到北京。1935 年從燕京大學醫學預科二年級轉入北京大學中文系三年級學習。1937 年畢業,留校任教。1938 年 12 月 逃出滄陷的北平,繞道來到西南聯合大學。1942-1946 年在印度寂鄉泰戈爾國際大學中國學院教中國古典文學。1947 年供職於巴黎大學北京漢學研究中心,編纂《通檢叢刊》,同時在北大,清華,輔仁大學兼課。1951 年任中國科學院(後分出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學術秘書;1957 年轉入文學研究所。1982 年春夏兩季,應邀訪問美國十七所大學,與漢學家交流經驗,調查各圖書館入藏的中國古籍。1985 年又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系客座教授。吳曉鈴不僅是享舉國際 的大學者,也是繼吳梅,馬廉,胡適,鄭振鐸,周作人,傅惜華等人之後的著名藏書家。他的藏書具有現代學者收藏古籍的顯著特點。
1 專業特點
如同鄭振鐸收藏戲曲編纂《清人雜劇》《古本戲曲叢刊》等,以保存古代戲曲資料,胡適收古典小說作為其"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依據一樣,吳曉鈴藏書也以自己從事的戲曲,小說,曲藝研究為主,不僅《四書五經》《二十四史》統統不收,就連普通文人必備的唐詩宋詞也難入其眼目。他的各類藏書 2272 種,6263 冊,另有梵文和孟加拉文圖書 564 冊,其中戲曲最多,有雜劇 117 種,傳奇 501 種,加上《盛明雜劇》初集,二集, 《雜劇新編》《六十種曲》《元曲選》等叢編,總量在一千部以上,彙集了元,明,清三代乃至民國時期的重要曲集和主要作家的戲曲作品,涵蓋了雜劇,傳奇,諸宮調, 宮廷大戲,承應戲,皮黃,影戲,曲選以及與戲曲相關的曲話,曲韻,曲譜,宮譜,樂譜,劇目,散曲,俗曲等各種文學體裁[1],品種繁多,內容豐富,堪與專業圖書館相媲美[1]。小說是吳氏藏書的另一個重點,有 265 種,包括筆記小話,話本, 擬話本,文言小說,章回小說等。他說: "我沒有魄力和富裕的經濟能力去購置那動輒索價數百金的講史小說,我還只能徘徊在一條曲折的山徑上滿不在意地采折幾朵野花奇葩。如萬曆四十年周氏大業堂刊本《通俗演義西東晉志傳》 " ,貫華堂刻本《水滸傳》 ,程乙本《紅樓夢》 ,乾隆二十九年抄本《綠野仙蹤》等,都是吳氏所藏小說的精品。其中一些艷情小說,如崇禎二年刊本《禪真後史》,崇禎刊本《金瓶梅》 (殘) ,乾隆大字抄本《金瓶梅》 ,明刊本《隋煬艷史》籌,流傳稀少,多被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注為"未見"或"存疑" 。曲藝類包括子弟書,寶卷,彈詞,鼓詞,民歌民謠,笑話,謎語等。 傅惜華《子弟書總目》著錄公私收藏子弟書 446 種,吳曉鈴自己就藏有 103 種,其中絕大多數是百本張抄本,26 種未見他家入庋。寶卷 330 種,其中 187 種已被車錫倫《中國寶卷總目》著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