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禮部造「太醫院印」(共3張圖片)
  • 21年7月17日 12:2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枚清朝“太醫院印”(圖1)。印面7.7×7.8厘米,通高10.8厘米。印銅鑄,柱鈕。印面(圖2)有陽線寬邊框,鑄滿、漢兩種文字:漢文仿古篆,右上起順讀“太醫院印”;滿文為篆書體,左上起順讀。印台有漢、滿兩種文字的刻款:“太醫院印 禮部造 乾隆十四年正月(某)日造 乾字一千八百三十一號”(圖3)。

圖2

圖3

  太醫是專為帝王、皇后、嬪妃和官員看病的醫生。黃帝時有岐伯,管理宮廷醫藥的相關事情。周朝設有醫師、上士、下士為帝王及卿大夫行醫治病。秦漢時設有太醫令等官職。唐代、宋遼時期在太常寺設有太醫署或太醫局。金朝時始稱太醫院,是專為宮廷服務的醫療機構。明清時期,太醫院的職能更加完善,除了負責宮廷人員的看病診治外,還要負責皇帝有關醫療事務詔令的貫徹落實、醫生的培訓考試等工作。《清史稿·官職志》載,太醫院為五品衙門,設院使1人,相當於院長,“初制正五品,宣統元年升正四品”;副職2人,稱“左右院判,初制正六品,宣統元年升正五品”;有御醫13人,“初制正八品。雍正七年升七品,給六品冠帶。宣統元年升正六品”;吏目(官名,與醫士類似)26人,醫士20人,醫生30人。“院使、院判掌考九科之法,帥屬供醫事。御醫、吏目、醫士各專一科。”清初太醫院按明代舊制共設十一科,即:大方脈、小方脈、傷寒科、婦人科、瘡瘍科、針灸科、眼科、口齒科、正骨科、咽喉科、痘疹科。嘉慶二年(1797),將咽喉與口齒、痘疹與小方脈各合為一科,遂成九科。嘉慶六年(1801),將正骨科劃歸上駟院。道光二年(1822),由於認為“針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從而廢止針灸科。同治五年(1866),將原來的傷寒、婦人兩科,歸入大方脈,加上小方脈、外科、眼科、口齒科,共為五科。 

  太醫院的主要職責是侍直,即在宮廷內伺候聽命或宿夜值班。院使、院判、御醫、吏目、醫士各以所業專科,分班入宮,輪流侍直。“掌分班侍直,給事宮中曰宮值,給事外廷曰六值。西苑壽樂房以本院官二人值宿。”光緒十三年(1887)議定, 西苑(現中南海及北海)壽樂房,每日須有兩名太醫院官直宿,藥庫的庫掌、筆帖式等,遇差傳喚;乾清官御藥房,每日由太醫院大、小方脈二科各一人直宿,以供進御。此外,文武會試、順天鄉試,“由院遴選通曉醫理之大方脈科、瘡瘍科各一人,申送委用”;刑部監獄,“由院選派醫生二人供役,每月給發藥價銀米。效力滿六年,割回到院,升授吏目”;凡諸王、公府及文武大臣,外藩、公主、額駙及台吉大臣和軍營需醫,太醫院要奉旨差官醫治。 

  太醫地位雖然尊崇,但是“伴君如伴虎”,民間有“太醫難當”之說。清初太醫院醫官除看病處方外,還要為帝王煎藥。《太醫院志》記載:“凡烹調御藥,本院官請脈後,開方具本奏明,同內臣監視。每一劑備二服,合為一服。候熟,分貯二器。本院官先嘗之,次內臣嘗之。其一器進御。”為皇帝煎烹御藥,太醫與內臣要一道監視,待藥煎好後,分別倒入兩杯中,一杯先由主治御醫先嘗, 後由院判、醫官、煎藥太監依次飲嘗。另一杯則進呈皇帝服用。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說:“按照常例,皇帝得病,每天太醫開的藥方都要分抄給內務府大臣們每人一份,如果是重病,還要抄給軍機大臣一份。”御醫整日小心翼翼,謹慎從事,如履薄冰。如果方子難以奏效,太醫輕則遭到申斥,重則受到嚴厲懲處。 

  清朝時期的太醫院原設在北京東江米巷,大門向西,上懸掛紅底黑漆字“太醫院”匾額,左右兩側分別為土地祠和聽差處。院內有大堂五間,懸掛康熙皇帝賜御醫黃運的親題詩文:“神聖豈能再,調方最近情。存誠慎藥性,仁術盡平生。”作為太醫院院訓。大堂之左有南廳三間,為御醫辦公之所,右有北廳三間,為吏目辦公之所。大堂後面是先醫廟,供奉著伏羲、神農、黃帝的塑像,還有藥王廟,供奉嘉靖年造的銅神。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將東江米巷改名為東交民巷,成為使館區。太醫院幾經輾轉,在地安門外皇城根兵仗局東建立新的辦公衙署。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