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產地宜興(共2張圖片)
  • 19年8月20日 12:54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中國最知名的紫砂壺產地是浙江宜興,因為那裡產的紫砂泥最好。”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說的就是紫砂壺產地宜興紫砂礦土的珍貴。 宜興的陶土品種繁多,廣佈於宜興南部丘陵山區。丁山、張渚、渚東為主要紫砂壺產地。
紫砂壺產地宜興紫砂礦土種類
l宜興當地一般把陶土分為白泥、甲泥、和嫩泥三大類。
1)白泥是一種灰白色為主顏色單存的粉砂質鋁土質粘土;
白泥:呈白色,微泛綠,成陶後呈白色,出產於宜興大潮山(伏東),原為日用陶所用原料,取其精細之泥為基料,加入金屬氧化物後製成各種色泥。
2)甲泥是一種以紫色為主的雜色粉砂質粘土(通稱頁岩),未經風化,又叫石骨,材質硬、脆、精;
3)嫩泥則是一種以土黃色、灰白色為主的雜色粘土,材質軟、嫩、細。《陽羨茗壺系》記述:「嫩坭出趙莊山,以和一切色土乃粘埴可築蓋陶壺之丞弼也」。
嫩泥呈磚紅色,原為日用陶所用原料,摻入紫砂泥中增加可塑性和降低燒結溫度,如取其精細之泥可作輔助原料。
宜興陶都所產的各種天然陶土,不論是甲泥或嫩泥,都含有多量的氧化鐵。含量多的約在百分之八以上,含量少的也在百分之二左右。又因各種甲泥和嫩泥含鐵量多寡不同,泥料經過適當比率調配,再用不同性質的火焰燒可以呈現顏色深淺不一的黑、褐、赤、紫、黃、綠等多種顏色。這就是紫砂壺呈現各種瑰麗色澤的原因。
l 宜興紫砂陶所用的原料,包括紫泥、綠泥及紅泥三種,統稱紫砂泥。
紫砂礦土產於宜興丁蜀鎮黃龍山,任墅西香山附近和伏東一帶,呈結晶狀,而被玻璃相少,具有教高的強度、抗熱震性和透氣性。良好的結合性和穩定的可塑性,因此賦予了紫砂茗壺手工成型、拍、壓、塑、鏤、刻等多種工藝手法.
紫砂礦土俗稱”生泥”,形似塊狀岩石,礦土開採後,經數年露天堆放,風霜雨雪,待其風化,鬆散成小顆粒方可開始加工使用。
紫砂礦土大約要開採千噸陶土方能得1噸左右紫砂泥,須經人工精選,剔除礦土中的老塊、夾石、廢土和較明顯的含硫、含鐵物質,然後由礦土機械粉碎呈粉末狀,並視產品的大小再選用適當的篩孔過篩(篩孔有60目、40目、32目和24目),加水練成塊狀,經人工錘煉或真空煉泥機壓煉,排除泥中空氣,放置數月方可成為供製坯用的熟泥。
1)紫泥是甲泥礦層的一個夾層,礦體呈薄層狀、透鏡狀,礦層厚度一般在幾十公分到一公尺左右,穩定性差,原料外觀顏色呈紫色、紫紅色,並帶有淺綠色斑點,燒後外觀顏色則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主要成份為水雲母,並含有不等量的高嶺土、石英、雲母屑及鐵質等。綜合分析,紫砂泥屬於粒土–石英雲母系,頗類制瓷原料的特點,因此單種原料即具有理想的可塑性,泥坯強度高,乾燥收縮率小,為多種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藝條件。
俗稱”天青泥”、”底槽青泥”、”紅棕泥”、”大紅泥”,為製作紫砂茗壺的主要原料。深藏於黃龍山岩層下數百米,在”甲泥”礦層之間。礦層分佈不同,燒成溫度範圍較寬,其最佳燒結溫度在1180oC左右。
◎天青泥:「天青泥」原產於黃龍山大水塘,產於清代中期,現已失傳。
在紫坭中,自古至盡以天青泥為最。什麼是天青坭?現在有兩種說法。一說雨過天青色,稱為天青,青中泛藍。瓷器類的天青色既為此色。而紫砂坭中的天青,與陶器迥異。明周高起《陽羨茗壺錄》中記述:「天青坭出蠡墅陶之黯肝色。」是說經焙燒手的顏色像深豬肝色。為什麼把這種礦土叫做天青坭,探究依據,一、天青,染色名。深黑而微紅的顏色;所謂深青而含赤色的紺色(《辭源》371頁)。二、前人因這種坭與天青染料相似,習慣稱之。據說丁山大水潭,原本是開採紫砂坭的宕口,天青坭既產於此。後來挖通了地下水脈被淹沒,成了一個大的水潭。最近政府為民辦實事,開發整修大水潭成公園,潭邊立長樂陶莊製作的大型紫砂塑像——始陶異僧和紫砂壁畫,供市民休閒和瞭解舊時窯場的概況。
在紫砂行業內,長期以來習慣把紫坭稱為青坭。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仍是如此。1932年出刊的《宜興陶器概要》中記述:「宜興陶器,大體可分為紫砂粗砂兩種。而在產地內部則可分為六種,試分述於後。第一類,青坭業(紫砂業)一、青坭業之業地蜀山、潛洛、上岸;二、原料產地:青龍山、朝莊山、銀墅山;三、坭料名稱:青坭(一名紫砂)、綠坭(又名潭砂坭)、大紅坭……」此處青龍山有誤,應為黃龍山。上岸即今紫砂村、朝莊即今趙莊、銀墅即今任墅。之所以引述上段文字,是為印證在紫砂業內一直都把紫砂坭稱為青坭。而天青坭則是紫坭中最好的坭,經過焙燒後的顏色深沉、和潤、典雅。具體實物可見許四海收藏的「大亨掇只壺」。舊時紫砂業者用坭都考慮成本,一般的紫砂壺所使用的坭料,都是普通的紫砂坭。而花盆類則更差一些,既要成本低,又要收縮率小,用的坭料俗稱中坭或紅棕坭。為了達到視覺美感,就在坯件表面粉刷紅坭或本山綠坭,術語叫化妝土,較大容量的普通茶壺也是如此。真正的天青坭,因原料稀少,非高手不用,非精品不做。
因為天青坭稀缺,上世紀七十年代,宜興紫砂工藝廠以人工合成的方法,欲使天青坭再現。由此出現了拼紫坭。但終因基礦、配方及量產等因素,未能如願。但偶爾也曾出效果,只是較少。應該相信,如果精選基坭,合理配製,掌握火候,還是能達到天青色效果的。現在有些宣傳,作品言必天青,什麼上祖流傳,珍藏幾十年,就未免誇大其詞了。
◎底槽青泥:位於礦層底部,塊狀中有青綠色的”雞眼”、”貓眼”、色呈偏紫泛青,細而純正,十分稀少。
◎紅棕泥:位於礦層中部,呈紫紅色、紫色,隱現綠色斑點,質軟緻密,間有微小的雲母閃爍。
◎大紅泥:位於礦層中,少量出現。雲片狀結構,呈紫紅色澤,鮮艷明麗。
◎清水砂,清水泥,普泥,紅紫泥  清水砂就是清水泥,該泥為純種紫泥礦,宜興丁山陶者呼之「普泥」,為較常見之泥料;良者稀而貴,劣者多而廉;玩家習稱「紅紫泥」,本泥因視之古樸,經長期使用後老味濃厚,又乃古代陶人最喜使用,為流傳較多傳器之泥料,故以「清水泥」名之;乃作與賞二者最推崇之泥料。窯溫:1160度。收縮比:約12%。礦產地: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口本色泥。泥性:乾濕易掌握,穩定性高,黏性合理,成型較易。陳泥須回煉,否則易生黑邊、花泥,提煉時須留意氧化鐵及石灰質之剔除。特點:泥色醇和爾雅,文人氣息濃厚,大小件作品皆可展現紫砂風華;易與使用者產生共鳴,為明初陶手最喜使用之泥料之一。沖茗特性:使用日久愈呈紅潤包漿泡茶易上手,親和力佳,溫度掌握簡單,可輕鬆沖茗,泡養日久愈加紅潤樸拙,古穆端莊。紅清水泥是清水泥中的極品,比普通的清水泥好養。
2)綠泥是紫砂泥中的夾脂,故有「泥中泥」之稱(團山泥則是紫泥和綠泥混雜共生一起的泥料)。綠泥產量不多,泥質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為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塗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顏色更為多彩。
俗稱”本山綠泥”,古名”梨皮泥”。礦土呈淡綠色層片狀,燒成陶後現梨皮凍色(米黃色)。產於黃龍山岩層與紫泥共生礦層中,僅數厘米厚,位紫泥上層與巖板間,俗稱”龍筋”。其礦物組成為水雲母、高齡石、石英及少量的鐵氧化物。本山綠泥生成於紫泥層與巖板的夾脂之中,故有”泥中泥”之稱,因出產量稀少,不宜製作大件作品,而且也不易燒製茗壺佳品,故僅少數茗壺用本山綠泥製作,而常與紫泥相調合成團泥,易製作,成品率也高。
◎本山綠泥:採掘量極少,不易製作大件產品,僅作小件產品和作”化妝土”,加入適量作色濟可變化成各色裝飾泥。
◎白麻子泥:色與本山綠泥相似,質地粗。位於紫泥上層,且雜質教多,須精揀方可合用,成陶後現淡墨色。
◎紅麻子泥:色似紫泥,質地粗。位於紫泥上層,間夾星點麻子綠泥,成陶後呈桃紅色。
3)紅泥(或稱朱泥)則是位於嫩泥和礦層底部的泥料,礦形瑣碎,需經手工挑選。周高起云:「石黃泥,出趙莊山,即未觸風日之石骨也,陶乃變硃砂色。」
俗稱”朱泥”、”硃砂泥”。因其成陶後,色似”硃砂紅”故名。產於宜興任墅趙莊山,嫩泥礦層底部,質堅如石,其含鐵量高,產量甚稀。礦土外觀呈磚紅夾色,以粘土為主的粉砂岩土,可單獨成陶。紅泥收縮率大,燒成溫度在1080oC左右,常制小件器物。七十年代中期,此種紅泥甚缺,即改用川埠紅泥加嫩泥替換,礦土呈土黃色,石質堅硬,成陶與其相似。八十年代以伏東紅泥制壺,其玻璃相重,燒成溫度在1050oC左右,成陶後色朱紅,聲脆亮。
◎任墅趙莊紅泥
◎伏東紅泥
因其含鐵量多寡不等,燒成之後變硃砂色、硃砂紫或海棠紅等色。因為產量少,早期除銷往南洋的水平小壺用朱泥製作胎身外,一般只用作化妝土裝飾在紫砂泥坯上。
至於朱泥的胎土,不過是制壺陶手,為了求得更精細的泥料,將紅泥以洗泥沉澱,得到約140目到180目細孔的泥料,製成細如滑脂的朱泥壺。朱泥的土質成份,最大的特色是含有極高的氧化鐵,約在14%到18%之間,這是朱泥所以燒成後壺身成為紅色的主要原因。由於朱泥的泥性甚嬌,成型工藝難度亦高,而朱泥由生坯至燒成,因收縮率高達17%至25%,故一般成品良率約僅七成。
◎石黃:呈卵狀,外殼鐵質褐黃色,中核似雞蛋黃,粉狀細膩,含鐵量甚高。加入紫泥,成陶後色紫若葡萄。加入天青泥,成深古色。加入紅泥成大紅袍泥。
石黃,是紅坭髮色的主心骨。在紫砂業界,長期以來統稱紅坭,在歷史文獻的記述中,也有稱為朱坭的。只是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硃砂這個名詞開始廣泛使用。
 宜興紫砂壺,始於明代正德年間。宜興紫砂壺是藝術品,它形制優美,顏色古雅。 另一方面,它又是實用品,明清兩代,伴隨著瓷器的興盛,宜興紫砂器藝術也突飛猛進地發展起來。邵友蘭,清道光年間人,是當時的制壺名家之一。也是當代紫砂大師顧景舟先生祖母的前輩人。邵友蘭善做仿古器型,尤以「配泥精緻,質堅如玉為一絕」。所用印章有橢圓式帶邊紋的「陽羨邵友蘭制」,還有帶邊的方章「友蘭秘製」,小印楷書「友蘭」二字,銘刻一般署名「二泉」所作。由於紫砂藝人的印章材料堅固,一般可以沿用若干年,甚至終生都在使用,因此印章款的鑒別是判斷紫砂壺作者的一個直接依據。
1950年至1960年的宜興紫砂壺,是具有明顯時代特徵的品種,這個時期的紫砂工藝,可以說是紫砂製造工藝能夠流傳至今、發揚光大的一個重要原因。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歷經戰亂的宜興紫砂從業者僅存五十多人,而制壺的老藝人更只剩下二十多人。在人民政府的扶持下,老藝人組織起了合作社,恢復了紫砂壺的生產。這個時期出現了朱可心、王寅春、蔣蓉、顧景舟、吳雲根、裴石民等一批壺藝大師,這些大師的作品,精品迭出,砂質優良,工藝規範,受到了壺具收藏愛好者的追捧與青睞。
紫砂壺的原產地及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范蠡,就是那位功成身退的與西施一起退隱江湖的「陶朱公」。數來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 不過,紫砂做成壺,那還是明武宗正德年間以後的事情。從此蔚成風氣,名家輩出,花色品種不斷翻新,五百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發展到今天,可謂巧奪天工,技絕寰字。
 
  宜興紫砂壺,始於明代正德年間。宜興紫砂壺是藝術品,它形制優美,顏色古雅。 另一方面,它又是實用品,明清兩代,伴隨著瓷器的興盛,宜興紫砂器藝術也突飛猛進地發展起來。邵友蘭,清道光年間人,是當時的制壺名家之一。也是當代紫砂大師顧景舟先生祖母的前輩人。邵友蘭善做仿古器型,尤以「配泥精緻,質堅如玉為一絕」。所用印章有橢圓式帶邊紋的「陽羨邵友蘭制」,還有帶邊的方章「友蘭秘製」,小印楷書「友蘭」二字,銘刻一般署名「二泉」所作。由於紫砂藝人的印章材料堅固,一般可以沿用若干年,甚至終生都在使用,因此印章款的鑒別是判斷紫砂壺作者的一個直接依據。

宜興窯恪齋款紫砂提梁壺

紫砂壺通高13.5cm,口徑6.55cm,足徑10.9cm。

 壺方形委角式,方口,方足,短彎流,高提梁,方形蓋,拱形鈕。深栗色砂泥。器身一側刻隸書「小樓一夜聽春雨」,另一側刻隸書「一片冰心在玉壺」,署款「南林氏」。蓋內與壺底分別有「國良」、 「恪齋」陽文印款。
  宜興紫砂壺壺的整體造型方中有圓,圓中見方,柔和工致。
  「恪齋」即吳大澂(1835—1902年),號恪齋,清代著名金石學家。吳大澂擅書法,精篆刻,繪畫功力湛深。尤其酷愛紫砂壺,親自設計壺式,與當時制壺名家合作制壺,所作砂壺常有「恪齋」款。此壺的款識「國良」指俞國良。俞國良是清末民國初年的制壺大家,其作品紅大傳爐壺於1932年獲美國芝加哥博覽會優秀獎。此壺為吳大徵與俞國良合作完成。

宜興窯紫砂百果壺

宜興窯紫砂百果壺壺身圓形,其上點綴瓜子、蠶豆、白果、蓮子等果實,辣椒為流,菱角為柄,蘑菇為蓋。紫紅色砂泥,細膩潤滑。
  百果壺也稱花果形壺,清代初期一代名家陳鳴遠開創花果壺之先河,乾隆、嘉慶時期其成為流行壺式。製作紫砂百果壺要根據果實的顏色調製出各種不同色調的砂泥,民國初年曾有過批量生產,社會流傳較多,但民國產品的水平與此壺相差甚遠。

宜興窯紫砂百果壺,清,高9cm,足距5.5cm。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