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紫砂壺的區別是什麼,怎麼鑒定早期紫砂壺(1張圖片)
  • 16年9月9日 01:14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明代跟清代壺最大的區別,就是實用、樸實無華,清代壺玩的成分多了,後來文人參與進來了,在壺上印什麼的都有。文化品味提高了,經濟價值大了,人家也開始仿了,假的可能性也就大了。
紫砂壺絕大多數表面光素無紋飾,不像瓷器可以通過紋飾斷代,只憑造型、泥質、款識很難準確把握。它的製作方式又是家族式的,父子相傳,師徒相授。種種因素,都使紫砂的鑒定更為困難。而鑒定名家的作品更易使人落入贗品的泥潭。
早期紫砂壺的幾大特點:  
一是早期的紫砂壺器型都比較大。紫砂壺的發展從形制上講是從大到小。而且工藝都比較簡陋,壺蓋沒有洞,是坐蓋,出水孔為單孔,剛開始出水慢,茶葉會堵住,這樣就要改進,所以紫砂壺的發展是通過實用來改進的。  
二是早期的紫砂壺從造型學上講比較渾圓,都是實用器,所以無裝飾,它的特點是素面,樸實無華,線條柔和。到清代由於文人參與設計創作,開始有構圖,注重詩、書、畫、印,大大提高了紫砂壺的藝術欣賞性和收藏價值。好像曼生壺就是一種藝術創造。  
三是泥質
早期的紫砂壺所用土裡雲母含量比較高。過去書上講時大彬制壺時撒金剛砂,所以壺上的星星點點,銀光閃閃。實際上「時壺」上的星星點點經過科學測試,就是雲母。早期的用土,泥砂比例和現在不同,泥多砂少,加上當時燒製工藝比較簡陋,溫度不高,所以燒出來的壺都是偏紅的,硬度也不高。明朝末期到清代中期這種壺比較多,晚一點的壺,泥的結構就不同了。因為一個坑開採完了,就沒有了。   
四是款識
收藏紫砂壺最主要就是要有款。再好的紫砂壺如果沒款都是一大遺憾,所謂「壺以名貴,名以壺傳」。款很重要,但更重要是要看質量。現在瓷器有一個新名詞,叫「無款官窯」,有一種說法叫「無款多佳器」。但早期的紫砂壺多是無款的,因為都是民間的實用器。明代流行刀刻款識,早期的款多楷書,無篆書,刀刻署款必須有書法基礎或較高的悟性,一般工匠很難達到。而且刻款速度慢,不適應商品生產的要求,因此它逐漸被印鑒代替。紫砂壺上的印鑒用於多處,如蓋內、底足、執、壺內等,印款的內容十分豐富,包括作者姓 、名、字、號等等,明末清初印章款識出現,給大量製作贗品提供了溫床,給鑒定紫砂壺的真偽增加了難度。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