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的保護方法與品相價值(1張圖片)
  • 20年9月3日 20:23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漆器是我國傳統工藝類文物中的奇葩,其歷史悠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第三文化層中曾出土一隻朱漆木碗,距今已有近7000年的歷史。

  漆器具有胎輕體薄、堅固耐用、防腐抗酸的特性,加以裝飾華美,色彩絢麗,又具有審美價值。漆器歷經幾千年的不斷發展創新,品種豐富,技法考究。

  據明代隆慶年間漆工名匠黃成所著《髹飾錄》,漆工技法有十四大類,一百多個品種。製作漆器一般分為制胎、塗漆、彩繪、打磨拋光、烘乾等步驟。

  胎骨有木胎、脫胎、竹胎、皮胎、瓷胎、金屬胎等。漆器的主要裝飾方法有彩繪、堆漆、鑲嵌、描金、描油、雕漆等。就目前漆器的收藏情況來看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出土器物、一類是傳世器物、元代以前的漆器以出土為主,元代以後的漆器以傳世為主。

  出土的漆器由於長期在地下埋藏,朽爛和變質較多,而且大多飽含水分,當保存環境發生變化之後,會發生開裂、收縮和變形,故應進行脫水處理,使其定型。

  對於一般收藏者來講,不大可能有出土的漆器製品。故這裡不做詳細介紹。對於那些傳世漆器,最主要的是防潮。由於漆器的表裡不一,即外表為漆,內裡為竹木或其它材質,一旦受潮,其膨脹係數不同,肯定會造成漆皮的脫落,另外過於潮濕的收藏環境易滋生黴菌,但是過於乾燥的氣候,易使器物開裂,所以適宜的相對濕度範圍應在50%-60%之間。

  如果器物的外表已出現裂縫,為了防止縫隙繼續擴大及有害物質侵入胎骨,必須予以修復。最有效的辦法是以硝基清漆加稀料稀釋後滲入裂紋之中。也可以用環氧樹脂修補。

  在修補時對溢出的液體要及時拭去,最後補色、上蠟、拋光。對於已經脫落的漆皮、在器物本身經過脫水處理後。可以採用乳香膠、松香、石蠟等將其貼到原脫落處。由於漆器缺少大件,故在收藏時應採用盒裝,不要裸露放置。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會使器物保持在一個較為穩定的環境之中,而且也可以避免因不慎造成的損傷,如碰撞、跌落等。另外,漆器切忌使用化學溶劑擦拭,特別是表面有彩繪的器物更要注意。

  漆器的品相包括漆面的完整程度,是否有脫落及開裂,同時還包括其製作工藝。漆器可以說是一部濃縮的我國古代工藝美術史,上迄公元前5000-前4000年的河姆渡文化,下至清代。涉及的範圍極為廣泛,就胎體來講,有竹、木、織物、金屬、皮革等材料。

  器型有生活用具和祭祀器及樂器。成型工藝有旋制、剜制、卷制、拼接、脫胎等。裝飾工藝有單色、罩漆、描漆、描金、堆漆、填漆、金、雕漆、雕填、螺鈿、剔犀、百寶嵌等。

  漆器的歷史價值極高,涉及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如商代漆器上的紋飾,顯示了成熟的青銅器對漆器裝飾的影響。戰國時的薄木卷胎漆器表現了成型工藝的進步。魏晉時期漆器的漸少,說明了青瓷器興起對漆器的衝擊。而唐代金銀平脫漆器則展示了金屬工藝的高超水平。

  可以這樣講,每一歷史時期的漆器都有明顯的時代烙印。而漆器的藝術價值與歷史價值相輔相成,如明宣德時的剔紅梵文荷葉式盤,造型逼真,刀工精細,藝術價值極高。而盤底黑通光漆,漆質斷紋,條條相疊如蛇的腹部紋,俗稱“蛇斷紋”,為斷定明宣德漆器的依據之一。

  漆器的經濟價值取決於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一般來講,製作工藝相差無幾的器物,以年代久遠,並且反映了當時漆器製作工藝水平的價格較高,而同等年代的器物,則以工藝是否精湛決定價格。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