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古人的文房雅器(1張圖片)
  • 17年2月13日 03:0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相傳,200多年前的清朝乾隆年間,有一個進京趕考的秀才,感覺用石硯研墨不方便,而且攜帶起來較為笨重,其妻便突發奇想,用自己梳妝用的空粉盒裝入絲棉,澆上研好的墨水,讓丈夫帶進了考場。這便是中國古代有關銅墨盒由來的一個美麗傳說。

  銅墨盒是盛裝墨汁之器,由於材質明亮,上面刻繪的圖案文字線條明快,優美雋秀,充滿文化氣息而在清末風靡一時,舊時讀書人書桌上大多有此物,是當時文人墨客的常用文化用品。

  由於硯台上磨出的墨汁被風吹後容易干,用銅墨盒來儲存墨汁則能保濕不易揮發,既可以隨時使用又可方便攜帶以備書寫之需。清代沒有現成的瓶裝墨汁供應於市,集書畫藝術與雕刻藝術於一身的刻銅墨盒深受文人喜歡,至清代中晚期盛行並將刻銅藝術推廣向頂峰。

  中國的刻銅藝術在商周時期就已產生,但幾千年來唯有清至民初的刻銅墨盒達到了頂點,它的製作集質地、做工、造型、刻工、詩文、書法、繪畫、印章、篆刻、裝飾花紋多種藝術表現形式於一體,在銅墨盒上被發揮得淋漓盡致。如今這一傳統的文房用具儼然走入了收藏者的視線,成為了一門新興的收藏種類。由於銅墨盒上所刻多系書畫篆印,又常與歷史事件及人物相關,故具備較高的歷史文化內涵及收藏價值。

  刻銅墨盒雖為“小物件”,但其製作均為手工打磨,材料外殼一般有白銅、黃銅兩種,清代多為黃銅,民國時多為白銅。其內膽和底多為紫銅,這是因為紫銅含鉛量高,性軟、防腐,所浸墨汁不致變質腐臭,內膽放有絲錦用於吸存墨汁。盒蓋內嵌端石砧板,作掭筆之用,盒身內壁上刻有一圈薄邊沿與盒蓋相吻合,嚴實合密,這種設計簡單、大方、美觀,置於案上,穩穩當當,玲瓏秀氣。

  刻銅墨盒底部一般銘有作坊或商舖名稱,如“寶齋”等。刻銅墨盒大小規格不一,大的超過二十厘米,小的兩三厘米,個別的還有疊盒,器型以方、圓為主,也有各種異型如三角、六角、八角、書卷、扇形等,器型越是巧妙,製作難度相對來說就越大。

  刻銅墨盒在雕刻工藝上吸取了平雕、竹刻、篆刻的技法,多以陰文、陽文、雙鉤線刻為主,集做工、造型、刻工、詩文、書畫、印於一器,有著極濃厚的文化內涵。清末民初刻銅墨盒成為文人雅士、達官顯貴把玩摩挲的古玩,得一精美刻銅墨盒被視為一種時尚。

  關於銅墨盒的出現,有人說魯班發明的木工墨斗為墨盒發展的雛形,但銅墨盒究竟出自於何時?從考古發掘資料看,南京明代吳禎墓葬發掘簡報中指出,在該墓室石壁龕出土一件銅墨盒,外加木盒,長10.2厘米,寬9.8厘米,高5厘米,並且盒中還殘存吸過墨汁的乾絲棉,可見銅墨盒至遲在明代就已出現。

  《孟子》中有云:“木匠不為拙工而改廢墨”,屈原《離騷》中也提及“修繩而不陂”,然而正式提出墨斗的,是宋代沈括《夢溪筆談》云:“如繩木所墨斗也”。從以上可以說明,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孟子、屈原所處的年代,那時雖未出現墨盒,但墨盒的雛形--墨斗即已出現,說明墨盒的起源還是比較悠久的,恐怕只是到真正流行就比較晚了。

  清代震鈞《咫尺偶聞》云:“墨盒盛行,端硯日賤,宋代舊坑,不逾十金,賈人也絕不識,士大夫案頭,墨盒之外,硯台寥寥。”可見這時銅墨盒已成為當時文人雅士的時髦之物。同時為追求古玩的韻味,對銅墨盒的製作開始講究,並著意在銅墨盒蓋及四周,以書畫設計和銅刻技巧,把刻銅作為一門藝術,一時刻銅墨盒的工藝盛行,水平也甚高,如“竹石圖”、“二喬賞花”、“王羲之觀鵝”、“鳴春圖”、“前赤壁賦、”“桃花源記”、“蘭亭序”等,應有盡有,各領風騷,真可謂百花齊放,不勝枚舉。

  到清末民國初年,一些官僚士紳、文人學士之間,興起一股贈送銅墨盒以增強友好之風氣,如清代四朝元老、以理財著稱的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閻敬銘贈送親友的墨盒上鐫刻有閻氏書法,內嵌端石硯板,精緻美觀,溫潤如玉,堪稱上乘之作。

  至於刻銅藝術,清末民初已發展到頂峰,如刻銅高手陳寅生和張樾臣的刻銅墨盒,他們二人所刻的山水人物和花鳥蟲魚,無不生動秀麗,獨具匠心,一刀一劃,乾淨利落,捉刀功夫如同使筆,行文灑脫、流暢,十分精緻,其鬼斧神工,令人拍案叫絕。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