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底部胎體形狀鑒定瓷器年代(1張圖片)
  • 15年12月11日 00:10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尖圈足、圖2.外削協齊平窄足、圖3.平其淺足、圖4.尖足、圖5.裹牆底有槽足、圖6.外牆內斂裹斜道足、圖7.渦形突乳釘足、圖8.外牆內斂裹圓角足、圖9.裹外斜削足、圖10.齊平足、圖11尖圓足底

明代洪武瓷器底足中心乳釘狀突起,是元代器足的遺風。這種器足處理,在當時處於主流地位,成為明顯的時代標誌。同時也興起各種型制的圈足,種類繁多,常見的有圓洞形厚底足、高足、裡壁斜削外傾斜式圈足等。

另外,民窖青花碗一類,則底面無釉,圈足深高,有的挖足過肩,殘留有削痕及同心圓跳刀痕。元、明兩代瓷器的砂底,露胎處均可見星點狀或大片的火石紅斑。其形成原因有兩種:一為胎土本身含有鐵質,經窯火燒結轉為氧化鐵而呈現紅色;另一為工匠著意塗刷而成。這種自然與人為而成的火石紅斑,自元代始多見,經明代延續到清代中,乾隆以後才完全消失。通常是火石紅斑越濃重,表明器物製作年代越早;但景德鎮製瓷業幾經鑽研,近年已初步掌握了使砂底露胎處呈現火石紅斑的技術。

洪武正處於元、明交替之際,是一個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的瓷器,截止目前已有相當數量的傳世品與地下發掘物可供研究。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