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2019年是豬年,豬是中國十二生肖最後一個屬相,雖然現實中豬比較慵懶,但是在古代豬是財富的象徵,在漢代如果說羊代表了吉祥,那麼豬就是財富的象徵。在漢代豬是財富的重要象徵,豬也是一個富足家庭中所必備的家畜。因此漢字中「家」中「豕」就是豬的象形文字,可見在古代豬是人民重要的財產,是財富的象徵之一。
漢代玉握豬漢八刀工藝
「漢八刀」以簡潔幹練的刀法著稱,雖然簡單,但是雕刻精美,這就是漢八刀特點,也是古代手藝人智慧的體現。玉豬的造型勻稱,呈伏臥狀,造型生動活潑,刀法嫻熟流暢,線條簡練明快。
西漢圓雕和田黃玉豬
西漢圓雕和田黃玉豬是漢代黃玉豬。高2.9、長12、寬2.5厘米。玉豬俗稱握豬,在漢代十分流行。玉豬一對兩件,質地為和田黃玉中的極品——「雞油黃玉」,玉質精純,沁色鮮明,極為罕見。玉豬的造型勻稱,呈伏臥狀,尾部鏤有一小孔。用嫻熟的刀法和簡練的線條將豬的面部、四肢等細部特徵刻畫的精準生動,具有典型的「漢八刀」風格,充分反映了漢代玉雕技藝的高超。玉豬表情溫和,雙眼炯炯有神,神態沉穩,憨態可掬,十分可愛。
西漢圓雕和田青玉握豬
西漢圓雕和田青玉握豬,也稱青玉握,是古代握於死者雙手中的陪葬玉器,長10.5、寬2.2、高2.3保存基本完整,局部有沁色。器物造型、工藝與館藏鎮館之寶黃玉豬相同。玉豬一對兩件,質地為玉質精純的新疆和田青玉料,為典型的「漢八刀」風格。該青玉豬質料精良,做工精湛。
白玉玉握豬
玉豬為一對,呈伏臥狀,其吻部突出,前後蹄都屈收於腹下,短尾,吻部和尾部各穿有一小孔。器為白玉質地,玉質純正溫潤,造型豐滿圓潤,表面精細光潔,有較強的玻璃光澤,採用典型的「漢八刀」技法雕刻而成,簡練流暢地勾勒出豬的耳、背、尾、腿等各部分輪廓,形態生動,惟妙惟肖,別具一格。
玉豬
玉豬高2.7厘米 長11.5厘米 寬2.4厘米。器呈白色,形狀為長柱形。作臥伏狀,以陰刻線雕琢出豬的長吻、雙耳、背脊和四肢等各部位輪廓線,腹下琢成平面形。
造型簡潔,玉質光潤,刀法簡練,雕刻技法粗獷,為「漢八刀」雕法。
玉握豬的發展演變歷史
在漢代的玉器門類中,握豬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喪葬明器。其實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了在死者手中擺放物品的習俗,這些物品有玉器、動物骨牙等,但是相對而言沒有得到廣泛的普及。到了商代及西周時期,玉握開始逐漸代替動物骨牙慢慢成為主流,但其形制並不唯一,多見各式碎玉片的組合。商代已經出現死者雙手中握有龜甲形玉石器及其它質地的器物。春秋戰國時期,握玉為長方形玉石片。漢代,握玉改為柱狀形豬,以象徵死者生前財富。隨柱狀形而雕琢,線條挺秀,尖端見鋒,藝術風格獨特,是漢代獨有的雕刻方法。至漢代則出現了以「握豬」為主的喪葬習俗。「握豬」顧名思義本身是豬的形象,其使用的方式是握於往生者的兩手之中,但是由於死者身份地位的等級差別,握豬的材質也有分別,一般來說玉製的握豬相對於其他石質的握豬而言更加高貴。那麼在漢代為什麼死者需要手中握豬而後入葬呢?這和當時人們的財富觀有一定的聯繫,握豬的原因是指豬能生子,代表財富,越生越多,家家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