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秦始皇兵馬俑的發現再現了秦帝國的強盛,也為人們打開了瞭解秦代歷史文化的寶庫。與兵馬俑同時出土的大量青銅兵器中最讓人著迷的要數鋒利堅韌的秦青銅劍。
劍是古代貴族和士兵隨身攜帶的用於防身的兵器,屬於短兵器的一種,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劍在西周時期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到了春秋戰國,除了作為兵器外,劍的又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我是一把來自秦始皇兵馬俑坑的青銅劍。我和我的十幾位兄弟雖然在黃土下沉睡了兩千多年,但出土時依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我們擁有著細長而尖的柳葉狀劍身。劍身結構緻密,刃部磨紋細膩,紋理來去無交錯,共有8個稜面,經過專家們用游標卡尺測量,發現這8個稜面誤差不足一根頭髮絲。並且,我們的長度均在81-94.8厘米,遠遠超出戰國時期其他諸侯國的青銅劍(長度般在50-65厘米)。
青銅劍在技擊格鬥中,首要功能是刺殺敵人、穿透對方的鎧甲,劈砍、劃拉只是輔助功能而居於其次,比對手的劍長出近30厘米的我們,在格鬥中顯然更容易刺到對方,所以這很可能是我們被加長的主要原因。然而,青銅硬而脆,過長的劍極易折斷,因此劍的長度歷來是受到限制的。可見要使我們達到這樣的長度是很不容易的。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冶煉時的銅錫比例調配。錫少則劍太軟;錫多雖硬但劍卻容易折斷。而經過化學定量分析顯示,我們的銅錫配比讓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並且劍身有規律地做多段的收束,劍身寬度逐段變窄,而厚度則做比例性的加大,因此使我們的物理性能達到非常完美的地步。
最令世人驚奇的是,被埋藏兩千多年的我們出土時依然鋒利無比,竟能一次劃透十幾張紙。專家學者在對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科學測試後發現,我們的表面居然有一層10微米厚的鉻鹽化合物,其含鉻量為0.6%-2%。正是因為這薄薄的灰色含鉻保護層,起到了強有力的防腐抗銹耐蝕作用,才使我們千年不銹、鋒刃銳利。要知道這種“鉻鹽氧化”的保護方法,是近代才出現的先進工藝。而兩千多年前的秦人到底是怎麼掌握這項技術的,至今還是一個謎。
如今,凝視我們,你能否聽到數千年前大秦男兒挎弓執劍的吶喊,看到他們帶著對家國的信仰、對未來的期望,向著戰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