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中國歷史上各地的關口和軍事重鎮
  • 23年11月15日 02:14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在冷兵器時代的中國,軍事要塞很重要,因為只有地形好,易守難攻就是打勝仗的基礎,正所謂天和地利人和,所以中國從南到北有很多重要的軍事重鎮和關口,知名的長城就是防禦匈奴的。
1. 關寧錦防線
由錦州,寧遠(今遼寧興城),山海關組成,依次分佈於遼西走廊上。西邊是遼西的崇山峻嶺,東邊就是渤海,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山海關作為最後一道防線至關重要,從地圖上就可以看出,過了山海關就是華北平原了,可以直達北京或一路南下。這裡插一句,其實對於防禦清軍來說,只有山海關是有用的,寧遠和錦州就是個擺設,具體原因看下一張圖就知道了。參考戰例:松錦大戰,寧遠大捷, 寧錦大捷,遼沈戰役
2. 古北口和喜峰口
燕山山脈中的兩個重要關口,和山海關一起成為了遼東進入北京的三條主要道路上的屏障,相比起山海關來,由於都是山地中的道路,所以行軍不如前者方便。看到這裡你也明白前面說寧遠和錦州是擺設的原因了,因為自清軍吞併漠南蒙古諸部之後,版圖向西大大延伸,本來處在蒙古控制之下的地區現在也納入了自己的版圖,進攻明朝的道路有了更多的選擇,所以不必死磕關寧錦防線了。所以自己巳之變清軍嘗到甜頭之後,先後總計六次通過這兩條道路入塞搶劫,給華北平原帶來空前浩劫,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參考戰例:清兵入塞,己巳之變,庚戌之變歷史上有哪些國家是被自己「作」死的?它是如何做到的? – 知乎  我這個回答詳細講述了關寧錦防線和明朝滅亡的關係,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3. 居庸關
北京的北大門,處在太行山脈的山谷中,軍都徑上的一道屏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防禦著西北方來的敵人。當年土木堡之變就發生在離居庸關不到100公里的地方。參考戰例:土木堡之變
4. 倒馬關和紫荊關
太行山脈中很重要的兩個關口,也是位於草原遊牧民族入侵的主要路線上,穿過這兩個關口,翻過太行山脈,就可以往北京進軍了。參考戰例:成吉思汗分兵內外夾擊紫荊關的金軍,土木堡之變居庸關、倒馬關和紫荊關統稱為「內三關」。
5. 宣府與張家口
宣府和張家口一起組成了北京的北大門,主要防禦從草原上來的敵人。參考戰例:野狐嶺之戰
6. 大同
位於大同盆地,既是通往草原的橋頭堡,也和宣府一起保衛北京免受遊牧民族的侵略。從地形圖上可以看出,它處在一個交通要道上,通過大同向南可以繼續攻打雁門關,沿桑干河河谷往西可以進攻宣府。參考戰例:白登山之圍宣大地區處於和遊牧民族作戰的第一線,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明史》,列傳第九十九,馬永、梁震、王效、周尚文、馬芳。這幾個人都是嘉靖時期宣大地區抗蒙古的名將,他們的傳記都是描述和蒙古軍隊作戰的,對手主要是吉囊和俺答等韃靼部首領。
7. 雁門關
位於恆山之中,控制著連接大同盆地和太原盆地的要道。通過雁門關後往南就是太原,往東可以抵達平型關。參考站例:雍熙北伐(楊業在雁門關外戰死),應州大捷。
8. 偏關和寧武關
寧武關位於呂梁山中,在季節性的恢河旁,是圖中三座關口中戰事最頻繁的一座關口 。偏關位於黃河邊(老牛灣,很著名的景點),只有當冬季黃河結冰,北方的遊牧民族才可越過黃河攻打偏關。圖中連接雁門關、寧武關和偏關的線就是長城的大致走向。參考戰例:寧武關之戰(周遇吉VS李自成)雁門關、寧武關和偏關統稱為「外三關」。
9. 平型關
平型關位於恆山和五台山之間,地勢險要,控制著太原和華北之間的交通要道,過了平型關,就可以經靈丘和飛狐峪進而攻打紫荊關。參考戰例:平型關大捷
10. 太原
位於太原盆地,往東可以抵達娘子關。參考戰例:金軍南下攻宋
11. 臨汾
關中及太原通道上的城池,擁有了臨汾往哪邊打都行。
12. 娘子關
連接太原和真定,位於翻越太行山脈的主要路徑上。參考戰例:楊延昭鎮守的三關之一
13. 潼關和函谷關
 潼關和函谷關位於中條山、華山、崤山之間的谷地上,靠近黃河邊,地勢險要,是關中平原和長安的東大門,防禦者從中原來的敵人。秦軍就是在函谷關拒六國兵馬的。參考戰例:秦函谷關拒六國
14. 漢中及散關
漢中通往關中平原的主要道路就要經過散關和寶雞,所以散關是控制秦嶺交通要道的重要關口。還有一條非主流路線就是子午谷了,不如前者便利,風險巨大,當年高迎祥就企圖通過子午谷進攻關中,結果在黑水峪被孫傳庭痛擊。參考戰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吳階、吳璘打敗完顏宗弼,曹真擊敗諸葛亮
15. 幽雲十六州
幽雲十六州的範圍大致就是山西北部和華北平原北部及燕山山脈的一部分。可以看出,前文介紹的大部分重要關口都在幽雲十六州,南邊就是大片的平原,開封坐落在這片平原上,除了少數河道外幾乎無險可守。北宋就是在這樣糟糕的環境下立國的,可以說是沒有國防的。
幽州:今北京               
順州:今北京順義儒州:今北京延慶       
檀州:今北京密雲
薊州:今天津薊州區  
 涿州:今河北涿州
瀛州:今河北河間       
莫州:今河北任丘北
新州:今河北涿鹿       
媯州:今河北懷來
武州:今河北宣化       
蔚州:今河北蔚縣
應州:今山西應縣       
寰州:今山西朔州
東朔州:今山西朔州
雲州:今山西大同
16. 襄陽
秦嶺–淮河分界線不但是中國的南北分界線,而且一起組成了抵禦北方政權侵略的天然屏障。黃河在冬天會結冰,軍隊可以借此越過黃河南下進攻,但是淮河冬天不會,可以阻止不善水軍的北方軍隊。所以在宋金戰爭中,金軍雖然初期勢如破竹,當推進到秦嶺–淮河線時也停下了腳步。但是,從圖上可以看出,秦嶺和淮河並不是連接在一起的,中間有個缺口,而襄陽就坐落在這個缺口上,由此成為了南宋最為重要的戰略中心。其實金軍和偽齊政權在初期是佔領過襄陽的,多虧了岳飛通過一系列戰役(岳飛收復襄陽等六郡之站)最終收復了襄陽。隨著吳階、吳璘在川陝戰場站穩了腳跟,南宋的秦嶺–襄陽–淮河防線構築完畢。這條防線堅持了130多年,直到鹹淳九年被元軍攻下。襄陽城破,南宋的國防被撕開了一個口子,10多年後就亡了。不單單是戰略上,襄陽本身也是個很重要的交通要道往南可以抵達武漢、荊州,往北可以去中原,往西可以進入關中和漢中,如此便捷的交通優勢是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的一個原因。
17. 河套平原,不是一個重鎮,而是一個重要的軍區
紅線和黃河圍成的地區就是河套平原。北部是陰山山脈,西部是騰格裡沙漠,南部是庫布齊沙漠。因為有黃河穿過,所以在這裡形成了農業灌溉區,以水草豐美著稱, 民諺曰:「黃河百害,唯富一套」 。河套平原對於遊牧民族的意義就相當於台灣對於美國的意義,即發起進攻的橋頭堡。佔據了河套,遊牧民族軍隊就不需要通過茫茫大漠來運送補給,物資及水源可以直接從河套的農業區獲取,極大地方便了後勤。這一點在明朝中期得到了驗證,自小王子(達延汗)統一了漠南蒙古諸部之後,就開始經營河套,一直到俺答汗時期正式站穩了腳跟,明朝北部的邊患就日益嚴重了起來,嘉靖時期「南倭北虜」的「北虜」就是始於此。當然,中原王朝強大的時候也會盡力奪取這塊地區,如蒙恬指揮的「 秦攻匈奴之戰 」,攻佔「河南地」,指的就是河套平原,從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18. 太行八陘燕山山脈和太行山脈一般就是以軍都陘為分界的。
19. 河西走廊及河西四郡
北部是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裡沙漠,南部是祁連山脈,祁連山脈的冰川融雪在山腳下形成了一片帶狀的綠洲,連接新疆和中原。 西漢元狩二年(前121),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出隴右擊匈奴,使整個河西納入西漢版圖。在隴西郡和北地郡基礎上,增設河西四郡 ,武威、張掖、酒泉、敦煌,以此來保衛這條交通要道。甘肅省的名字也是來源與其中的兩個郡,即張掖的甘州,酒泉的肅州。嘉峪關是明長城最西段的關口。圖中畫出的紅線就是G30連霍高速。
20. 四川盆地及劍門關
東邊是巫山,西邊是青藏高原,南邊是雲貴高原,北邊是大巴山。進川道路主要就上面三條。一條是經長江三峽到重慶再去成都,長江中上游水流應該挺急的,古代坐船去估計挺危險。一條是漢中到巴中再入川,這條路就是今天的G85高速。還有就是漢中經劍門關(今劍閣縣)到成都的,也就是「蜀道難」中的「蜀道」, 「劍閣崢嶸而崔嵬」描述的就是劍門關。這條路就是今天的G5高速,我查了一下圖片,好像是挺難的。至於參考戰例,大家去搜吳階(和他弟弟吳璘)這個人就行了,南宋和岳飛齊名的抗金名將,三代守蜀,川陝戰場就是靠他守住的。另外三國時期這個地方故事也不少,就不舉例了。
21. 安慶
這是個佔據水運要道的極佳案例。安慶之所以能成為南京的門戶,就是因為處在南京的上游,由此控制了通過水運運往南京的物資。想要攻打南京就必須先打下安慶,如果繞過安慶的話,那麼後勤補給只能通過陸運,效率肯定比不上順流而下的水運,而且南京城向來皮糙肉厚,一時半會兒打不下來的話就會成為消耗戰,南京的物資可以輕輕鬆鬆從安慶經長江獲取,時間一長陸運的肯定堅持不住。而一旦攻佔了安慶,那麼就可以奪取本屬於對方的水運優勢,一下子實現了逆轉,打下南京也就指日可待了。參考戰例:陳玉成安慶保衛戰,曾國荃攻佔天京(南京)
22. 虎牢關
虎牢關北抵黃河,南靠嵩山,是洛陽的東大門。最有名的戰役就是李世民擊敗竇建德和王世充的虎牢關之戰。圖中李世民的進攻路線我不太確定,歡迎指正。
23. 上黨地區
上黨地區由長治盆地和澤州盆地組成,被太行山脈和太岳山脈夾在中間,南邊是王屋山。往南出太行山可以攻擊經黃河沿岸進入中原的軍隊,往西出太岳山脈可以前往關中,往東翻越太行山脈可以進去中原,往北就是晉中盆地,是十字路口式的交通要道。戰國時韓國上黨郡郡守馮亭把上黨郡獻給趙國,想借助趙國之力對抗秦國,由此爆發了秦趙之間長達兩年的戰爭,最終秦軍在長平殲滅趙軍主力,佔據上黨。可以看出上黨往東翻越太行山脈就可以抵達趙國國都邯鄲,所以素有「得上黨而望中原」之說。圖中標出的兩條路就是由關中進入上黨的路線,即當年長平之戰秦軍包抄趙軍的路線。
24. 長城線路圖
以前在教材及相關書籍上看到長城的地圖總是覺得非常奇怪,弄不明白它為什麼是這樣走的,現在配合地形圖就一目瞭然了。上面的關口及地形前文都已介紹,這裡就不細說了。值得注意的是,長城在居庸關分成兩道,北部的是外長城,也叫邊牆,南部的是內長城,叫次牆,內外長城圍成的部分就是前文所介紹的「幽雲十六州」的西半部分。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