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奓斗幹嘛用的(共7張圖片)
  • 23年4月5日 15:5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古代的奓斗是什麼?奓斗幹嘛用的?奓斗又名渣鬥,是古人的實用器,是古代宮廷宴席桌上盛裝骨刺的用具。
奓鬥起源至商周時期的青銅觚,奓斗(渣斗)其特點是侈口,高頸,鼓腹,短足,口徑可與腹徑相等或稍大,頸的高度約佔全器的二分之一。當奓斗作為實用器使用時,其功能相當於唾盂。
奓斗的材質
1.瓷器奓斗
2.玻璃奓斗
3.青銅器奓斗
故宮裡收藏的奓斗

故宮裡收藏的奓斗都是皇宮定燒的瓷器,多用於皇帝大婚的,或者是慈禧太后壽辰用的
綠地粉彩籐蘿月季花紋奓鬥,清光緒,高8.7cm,口徑9cm,足徑5.9cm。 
  敞口,圓腹,圈足。造型端莊秀麗。內壁下部施白釉,上部及外壁通體施綠釉,釉上以粉彩繪籐蘿花鳥紋,月季花盛開其間。上下以描金弦紋做邊飾。底白釉紅彩書「大清光緒年制」6字楷書款。


 粉彩荷花鷺鷥紋奓鬥,清光緒,高9cm,口徑9.6cm,足徑5.8cm。
  奓斗敞口,圓腹,圈足。造型端莊小巧。內施白釉,外白地粉彩繪荷花鷺鷥裝飾紋。上下以描金弦紋做邊飾。口沿下紅彩書「大雅齋」3字楷書款,旁邊鈐橢圓形紅彩印章,印章內雙龍環繞 「天地一家春」5字篆書款 ,底白釉紅彩書「永慶長春」 4字楷書款。
  此器釉色瑩潤,畫面清新淡雅。為同治時期御窯廠為慈禧太后祝壽所訂燒的瓷器之一,是宮中宴飲時的衛生用器。


黃地紅喜字紋奓鬥,清同治,高9cm,口徑8.7cm,足徑5.2cm。
  敞口,圓腹,圈足。造型端莊秀麗。內施白釉,外通體黃釉色地上,以紅彩滿飾「喜」字紋。上下以描金弦紋做邊飾。底白釉紅彩書「同治年制」4字楷書款。
黃地粉彩五福捧壽紋奓斗


 奓斗黃地粉彩五福捧壽紋奓鬥,清同治,高8.9cm,口徑8.7cm,足徑5.1cm。  
  敞口,圓腹,圈足。造型端莊小巧。內施白釉,外通體黃釉色地上,彩繪各種雲蝠紋,間插團「壽」字,口沿、腰部及近底處飾金彩一周。底白釉紅彩書「同治年制」4字楷書款。

五蝠,即五福。明朝劉三吾等奉敕撰《書傳會選》卷四云:五福者,「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終命。」注云:「人有壽而後能享諸福,故壽先之,富者有廩祿也,康寧者無患難也,修好德者樂其道也,考終命者順其正也。以王道言之,壽者尊賢養老也,富者利用厚生也,康寧者老安少懷也,修好德者任賢使能也,考終命者封謚如法送之以禮也,以福之急緩為先後。」五蝠捧壽為古代祝壽的常用題材。
奓斗圓形喇叭口,腹部上豐下斂,圈足。腹部環飾纏枝花卉紋,串聯的枝葉將梅花、菊花、荷花、海棠、梔子、芍葯等不同的花卉連接起來,一上一下,交錯排列,新穎獨特。口沿下及肩部分別雕刻俯式蕉葉紋和如意雲頭紋各一周。外底陰刻雙方框,內雙豎行楷書「乾隆年制」四字款。
  此器造型小巧秀美,黃釉釉面瑩潤。「壽」字紋每週排列4字,每字外環繞5雲蝠紋,寓意「五蝠(福)捧壽」。該器是同治時期御窯廠為慈禧太后祝壽所訂燒的瓷器之一。


藕荷地繡球芍葯花紋奓鬥,清光緒,高8.8cm,口徑9.6cm,足徑5.8cm。
  奓斗敞口,圓腹,圈足。造型精緻小巧。內施松石綠釉,外通體藕荷釉色地,上彩繪各種花鳥紋。釉色濃重、艷麗。上下以描金弦紋做邊飾。口沿下紅彩書「大雅齋」3字楷書款,旁鈐橢圓形紅彩印章,印章內雙龍環繞 「天地一家春」5字篆書款,底白釉紅彩書「永慶長春」 4字楷書款。


紅地金喜字紋奓鬥,清同治,高9cm,口徑8.7cm,足徑5.1cm。
  敞口,圓腹,圈足。造型端莊小巧。內施白釉,外通體紅釉色地,上以金彩滿飾「喜」字紋。底白釉紅彩書「同治年制」4字楷書款。
  此器為同治大婚用瓷。「囍」字習慣稱「雙喜」,據傳為宋代大文豪王安石所創。因為其為兩個喜字組成,所以就成為喜慶尤其是婚嫁的吉慶符瑞。在同治大婚禮用器中,作為主色調的紅色一般與金彩同時使用,烘托更熱烈的喜慶氣氛。


白套紅玻璃纏枝花卉紋奓斗
清乾隆
高9.8cm,口徑10.3cm,足徑5.7cm。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